•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谢君豪 谢君豪VS袁鸿,剧场的纯真年代

    时间:2019-03-29 03:30: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谢君豪和袁鸿,一个戏剧狂人一个金牌制作,终于相遇。  在此之前他们是神交已久的朋友,成为酒友再成为茶友。  他们依然一碰面就开始聊戏剧,关于戏剧的传承与尊严,
      其间勾动许多故事,叫人向往那时节人的专注与踏实。
      话剧界的未来
      当听到前青艺院长陈颙老师对谢君豪说“你是香港话剧界的未来”时,谢君豪吓了一跳,但事实是,他不但成了香港话剧团最年轻的首席演员,还知道了一件事—舞台上的每一件物事都要有话说。
      谢君豪:我记得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还是演《情话紫钗》的时候,毛俊辉老师问我是不是认识袁鸿,我说不认识。当时听名字还以为是个女生,后来发现微博上有个叫“袁鸿N剧场”的人关注了我,想起毛老师提起的名字,多方求证原来就是你,这才互发私信联络了一番,约了北京碰面。你还专门给我准备了好酒,一见面我们就成了酒友。
      袁鸿:现在则是从酒友变成了茶友。我很早就知道你,2007年就去香港看你的现场,《梨花梦》,你早期的戏我也看了录像带,譬如《南海十三郎》,真是喜欢!香港话剧团有我很多朋友,他们一说起你都是赞叹:“哇,谢君豪,站上舞台就是不得了的一个人!”今年《情话紫钗》在香港重演,我真的是要去看的,酒都准备好了,结果摆了个好大的乌龙:我的港澳通行证过期了,因为马上要去上海,我就让他们把证件快递到上海,但在上海期间没收到,又要去深圳,只好再转寄深圳,结果你们戏都演完了我在深圳也没有收到通行证,看着那条河恨不得要偷渡过去。
      谢君豪:你算是我在内地戏剧界中青代认识的骨干吧,我对内地戏剧人的了解多数是老一辈的导演,他们曾经到香港话剧团当导演,譬如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徐晓钟老师、以前青艺的院长陈颙老师……那时我在香港话剧团还是年轻演员,受过他们不少教诲,对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种传统师徒观念,经常看见我就拍拍我肩膀,“这个小孩子有意思,你是香港话剧界的未来啊!”我一听都吓一跳,没有人这么说过!
      袁鸿:我知道在香港你们是不轻易扛那么大旗帜的。
      谢君豪:是啊!那时候我们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出来演话剧的就六七个人,其他都拍电影或者做幕后去了,说我们是“香港话剧界的未来”,想想也没错。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都是身体力行,陈颙老师导演《关汉卿》,我当时在剧团不过一两年,觉得她肯定要找一个年纪大的演员来演主角,我索性选择一个花花公子的角色,搞搞笑,蛮容易出彩的。等我试演完了要出去,陈老师叫住我,问你为什么不选关汉卿?我说我年纪是不是有点小?她说,年轻人应该上进!不能只选好演的能演的角色,出去准备一下再回来试试关汉卿的戏!这件事让我知道她真的把年轻人当做“话剧界的未来”,不是空口说的。
      等这个戏排到合成的阶段,有次我坐在观众席上看,嘀咕着红背景不好看,被陈老师看到了,她就细细阐述了一通为什么要用这个红,这个红又能如何配合这出戏……后来我导了一出戏叫《人间有情》,舞台做得挺漂亮,有石头铺就的小路,还有做旧的木头,陈老师来看戏,问的第一句是“为什么用这个木头”,我除了“好看”答不出别的来。陈老师就说,在剧场里任何东西都有话要说,你用了木头就要想好它在戏里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袁鸿:陈颙老师那样的戏剧人已经很少了,她最后是在排《立秋》的时候累倒的,真是把一生都付出在戏剧上了。
      剧场的仪式感
      如今一个明星为一部戏肯花两周时间排练已算难得,但谢君豪提起香港话剧团的往事,一个明星接了两百万的广告也费了好大勇气才敢向导演请假,还被勒令“一定不能耽误排练”。不管对谁,戏剧都需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袁鸿:我觉得你是明星,也很忙,但当你投入到剧场,你对舞台是有尊重有情绪的。内地的许多明星要让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来排练几乎是不可能的。前年我接到一个合作过的老总的电话,问我最近是不是经济有问题,我说没有啊,我很好,他就很气愤地说,你当然不缺钱了,你不择手段了!说得我莫名其妙。正巧过几天我有事找他的助理,助理说他前几天请客户看了场戏,以为是我制作的,结果看完客户说了句“原来你就是这个品位啊”,搞得他好几天都很不高兴。我说那不是我制作的,我制作了之前的一版,但那一版跟我没关系。后来我约他喝茶,他说不见;去年他大概知道了那个版本不是我做的,又给我打电话约喝酒……后来我听说就是因为那一版有明星加入,排练时间很短,只有两个星期。甚至现在两个星期排练都算长的,有的明星排练一周就上台了。同样的情况,如果你排一个时间表给毛俊辉老师,说导演这是我的 schedule,我相信他的反应一定是:那你回去吧,不用来了。
      谢君豪:怎么可能我跟导演排时间表!如果只有两星期,我会直接说我演不了——两个星期怎么排啊!这些年不管怎么变,香港话剧团的底线还是守得住的,排一个戏要用多少时间,都是有很严格的概念的。像《情话紫钗》这次重演,中间隔了半年,我们也排练了两星期,已经感觉时间很紧张了。香港剧团的理念是:什么都可以变,你有任何古灵精怪的设想都可以讲,但排练时间上一点不能变,一变就完了。我已经算是有经验的话剧演员,排一个话剧花四个星期算是刚刚好、还差一点点,何况没经验的呢?
      袁鸿:你是演过两千场话剧的人,好多演员不过在学校里排过几出作业戏,上过几回影视剧或者在晚会上演过小品,就觉得自己有经验了。
      谢君豪:那不算的,我最怕听到人讲“我演过很多晚会,所有东西我都知道怎么弄。”怎么弄啊?话剧有话剧的专业底线,一定要遵守。之前毛老师排《烟雨红船》,我是副导演,主演有刘嘉玲、梁家辉和陈宝珠,排练的时候有个演员—就不说哪一位了,接了个两百万的广告要去拍,都不敢问毛老师请假,后来觉得两百万不是小数目,踌躇了好久还是跟毛老师讲了,毛老师算是网开一面允许他去,但一定叮嘱“准时回来,回来之后也不能没精神,绝不能影响排练”。
      袁鸿:前年《情话紫钗》在北京演出,我特别希望更多的戏剧人去看这部戏,你们的舞台呈现那么复杂,可是看起来举重若轻,演员调动节奏、灯起灯落包括音乐的配合,每个节点十分契合。我希望大家在赞叹之余能思考一下:你们怎么做到的?这背后花了多少工夫?这个工夫不是谁有型、站上去帅就可以的,舞台表演是一种能量交换,演员在台上为什么让观众感动?他不付出真心的能量,观众的能量是给不到他的。   谢君豪:剧场就是这样,它最初是一帮人围着火堆呜呜嗷嗷地喊,中间有一位武士,大家共同参与,彼此相信。
      袁鸿:有种仪式感。
      谢君豪:这才是剧场最根本的东西,不是说写实,这方面它跟电影电视比不了,但舞台有特定的吸引力,那就是观众和演员共同创造的一种氛围,它不光是演员完成一段戏,也是观众完成一段经历,演员和观众一起完成一种交流,这也是直至今天剧场还存在的原因。许多影视剧演员想上舞台,不光是可以一气呵成地演出,更重要的是剧场有种梦幻的气氛,大家在这里更容易把自己打开,演完了你会特别怀念演的过程,那种彻底的相信,相信舞台,相信对手,相信观众。
      斗到最后是经验
      有的年轻演员说把话剧当事业把影视剧当挣钱的手段,但袁鸿和谢君豪都不同意这种观点,不管话剧还是影视剧,演员到最后斗的是人生经验是气场是沉淀,而排练场上抑或镜头前都是经验的来源。
      袁鸿: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戏用明星出演,我觉得用明星可以,前提是这个明星要合适这个戏,不能光考虑借明星的名气,还要看明星的心态是什么样的,有的上舞台是为了镀金,证明自己除了影视也可以是舞台艺术家,有的是对舞台感兴趣,也有的是觉得拍影视剧挺累,到舞台一段时间算作放松,不管怎样,重点是要投入,用心演一部适合的戏,起码在写履历表的时候愿意把这部戏放进去。
      谢君豪:我的经验是,演过话剧再拍影视剧再返回来演话剧会演得更好。一个演员必须三方面都有经验才算是一个健全的开始。我跟很多明星合作过,他们的心态多是想通过演话剧来感受一下不同的东西,倒真不是为了钱,因为话剧的收入比影视剧差太远了。明星和话剧到底该是什么关系,关键还是落在戏剧人身上,我们应该接纳他们,同时把最后一关守住,你来欢迎,但既然来了就要听从话剧专业的安排。
      我在舞台上还算有威望,往往明星过来我先跟他们讲:“我排这个戏要一个月,每天八小时回去之后还要练剧本才能勉强登场,你是第一次上台,要多花点工夫。台上好或者坏,都是你的——如果不好那真好像是脱光了衣服被人看,但别怕,我会照顾你。”要恩威并施,把戏剧这个团体的氛围带动起来。
      袁鸿:我也很赞成话剧演员一定要有影视经验。话剧演员对影视剧往往是两种心态,一种是看不上一种是羡慕,但你必须要去体验,之后才可以说“不过如此”或者“挺有意思,不可懈怠”。我觉得你在影视剧中的那种自在跟你在舞台背后的付出有关,就像好莱坞影星也经常上台表演,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常态的工作方式。排练场上和镜头前是可以互相观照的。
      谢君豪:对,两者绝对不是矛盾。很多时候我们说影视演员演不好话剧,其实不然,谁第一次演会好?我第一次拍影视剧多难看啊,被导演喊:“声音太大了兄弟!”很多影视剧演员来演话剧会有话剧演员不及的地方,譬如那种松弛自然的感觉是话剧演员缺乏的。演技谁不会?为什么有的人好有的人不好,中间的差别就在于演员的经验、气场、沉淀。
      袁鸿:我也听到一些年轻演员说他们把舞台看做事业,把影视剧看做挣钱的手段,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比起港台的、国外的演员,内地演员对物质的要求还是太大了,他们会觉得开QQ不合适,因为别人都开宝马了。到底什么样是最好的生活,我的回答是“自在”,能承担对家庭的责任、过一种相对可以把握的生活就行。香港的林奕华导演,演出票房很好,但他还在租房子,宁愿把赚的钱投入到做最好的舞台、请最合适的明星上;日本导演家协会的副主席前几年很高兴地写信告诉我他终于在东京买了房子,40平米,卧室前面就是排演室。他收入不少,但他发起的导演家协会每年会拿收入的大部分用来支持年轻的导演;毛俊辉导演是香港戏剧的泰斗人物,没多少钱可是心态很好,2002年他一场大病之后心态更好了,比我还乐观,去年深圳开演《情话紫钗》一周前演出方退出,我有点压力,他知道就说没问题,我们一起来面对……所以我会觉得,这么年轻就考虑钱的问题,很可能两方面都做不好,不如抱着一种“既然演戏就演到最好”的心态,反而更能成就自己。
      谢君豪:我也觉得这种想法很不全面。香港话剧团的同事这些年光靠话剧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吗,事情没有那么严重,顶多你自己感觉没有明星那么有钱,没有别墅没有豪车而已,但重点还是在演戏上。想着把话剧当成事业把影视剧当成赚钱手段,真是想太多了,不够纯粹。纯粹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对你自己不好—就像上了台,好坏都是你自己,你可以这么想,但你要承受:这么想害的是自己。
      袁鸿:现在内地的戏最大的缺点是太单一,一写实就是讲生活压力、房子车子再加点情感困惑,这种东西是需要的,但电视剧已经不停在讲,站在舞台上总该有一些提炼和升华吧?但我看到的往往是没有经过提炼和升华的东西甚至还低于生活、或者说我不相信这就是生活,只是把我们从手机上网络上看到的段子再改头换面一下放上舞台而已,看完隔了一天我就想不起它的名字和剧情,更不会有向朋友说起它的冲动。好的戏会让人想分享,但当下的戏多数没有。
      谢君豪:我更看重演员演得好坏。在舞台上说话的是演员,能不能吸引住观众演员要起很大作用,也许剧本一般,但演员用自己的沉淀让戏焕发了生机也是可能的。对演员来说,好的戏差的戏区别到底在哪儿?不在题材,而在于你是否喜欢、是否享受、是否愿意把这喜悦跟观众分享,戏说到底还是要回到最初——最初的兴奋最初的生命力。
      谢君豪
      香港话剧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演员,因主演舞台剧《南海十三郎》一炮而红,继而主演电影版《南海十三郎》获台湾金马奖影帝。后在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平台上尝试多方面发展,代表作有舞台剧《情话紫钗》、影视剧《医者仁心》等等。
      谢君豪在香港就是一个传奇。我很早就看到他的戏,也听过很多人对他的评价,“这是个难得的演员”,对他倾心已久。这两年我们认识了,交往之后我发现,他本人不辜负我之前对他的感觉。他从不把自己当明星,而是把自己当演员,在演员这份工作之外他把自己当普通人,我们一起喝酒喝茶聊天,他都没有障碍,这是我非常欣赏他的地方。 —袁鸿
      袁鸿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参与戏剧作品的策划、制作工作,是当今内地著名戏剧制作人,曾创建北兵马司剧场。参与制作和担当制作人的戏剧作品有《恋爱的犀牛》《千禧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2006内地版及2007两岸三地版)等等。
      第一印象是,这个人爱喝酒!正好!后来慢慢了解,看到这么多年他在戏剧方面的坚持,非常不容易。剧场里会有不少事让一个人放弃,但他一直在其中做事—热情,真诚,永远抱正面态度,源源不断地给予别人正面能量。可能像我这样演戏的人很多时候就是关起门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他还能把门打开关注社会,证明他有非常好的心态。
      ——谢君豪

    相关热词搜索: 剧场 纯真 年代 谢君豪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