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今世共饮长江水 世人不识长江水 文章真味之我谈

    时间:2019-03-26 03:23: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古有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我不以为然!   历来我们含辛茹苦的语文教育园丁喜欢让学生做诸如读“西欧美篇”、“各类名著”,每天抄一篇范文之类的事。解道:“文者,必先读而抄之。”然而一些同学抄抄读读之后,也能抄出不少出彩的东西,老师便大赞“茅巴曹鲁”的功绩。倘若抱着某某宝典听得几回大文学者讲几堂课,就能成文豪,那世上岂不是满山遍野可寻得才女子?笑语!诗经有曰:“渡人自渡。”自己是什么只有自己才知道。
      含英咀华后也未必不是一种享受:容晚辈斗胆,在此也学学名家文豪的气派,大言不惭地谈谈如何写文章。其实如何读书,如何写文章原本就不能教,也学不会。写文章的确通常是从模仿开始,但模仿并不一定是创作的起源。那什么才是创作的起源,什么才是创作的开始?应该是心灵的感触吧!曾经疑惑,曾经迷茫,曾经找不到文章的感触。为什么要写文章?大体是诸多成人为了工作的需要,诸多研究生为了前途的学位,诸多学生为了凑字数的考试。这虽无可厚非,但这样写出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文章了。写文章无不要有“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的性状。
      文章只不过是自己感触的体现,内心的渺然。独上高楼,雪芹挥笔:“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就此句而言,我们最多只能说喜不喜欢,它感触得真不真,根本评不出好与不好。感触来自于哪里?应该是平淡的生活吧!但绝不允许强迫的瞬间爆发,也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大文豪面对如今某话题作文,也会大伤脑筋,欲哭无泪。所以我们的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写文,而非写文章。每个人都有平淡的生活,可许多人就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以致生而不活。他们生活得当然有感情。但似乎抒而不出,悲哉!写文章,如果握笔久难下,痛苦万分,则不如不写。然而有时也能煽出某种感情,若感情凝聚了,自然升华成感触。能不能任何时候将感情升华成感触,便是所谓的文采了。朝朝皆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大概就是感情的升华吧!
      所谓文采,乃天生也,这毫无疑问,谁说文人就载着厚厚的酒瓶底,日夜捧书苦读,一定生活得深沉而忧伤。可老师不能告诉学生:“文采是天生的,教不出的。文章写不好,就是写不好。”总有些人搬出“文学功底”来唬人,于是老师就此大做文章。让学生积累好词好话语,增添增添“墨水”,其实这样一来,就本末倒置了。何谈文章?如果只是如“文无定法”的一般作秀,却少实的感触,那么文章就抛掉了灵魂。写得再好,也是无火之炊。会道几个成语典故。会引几句古典诗词,就算会写文章了:别逗了!那个叫做作文的形式,而非文章的体势。
      叹息园丁辛苦!难以规定学生的天资,只好让学生努力努力百般努力。老师不愿伤学生的心。但我更不愿披着“虚假”的现实外表,怀着“输又何妨,狂又何妨”的话语,我要道出乌云的天空:文章写不好是根本没那份才,也不是那块料,跟阅多少书,用不用功毫无关系。但写文章一定要有所爱、有所感、有所恨。正因如此,我试问:难道读万卷书就能名满天下?难道你们也像世人一样不识“长江水”吗?
      
      (责任编辑/雅 明)
      
      雅明留言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王勇却偏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写作就是要靠天分,跟读多少书、用不用功毫无关系。换句话说,写不好就是你命不好,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且不论他的观点有无偏颇之处,单就他敢于这样大胆、甚至在某些人眼中显得有些狂妄地提出这样的论调来看,王勇倒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全盘否定了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导和人们普遍认同的准则。而他又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在文末又给自己的观点加了一个条件:“写文章一定要有所爱、有所感、有所恨。”那么,爱从何来?感从何来?恨又从何来?这其实还是需要我们生活的积累。无论你天生的才气多么大,也不可能让你受用一生。古代不就有“伤仲永”的例子吗?既然王勇同学也认为写作需要积累,那么阅读难道不是一种积累吗?所以说,即便天赋尤为重要,后天的积累更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热词搜索: 江水 不识 世人 我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