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孔子》是史诗巨制还是娱乐大片 史诗级巨制大片

    时间:2019-03-14 03:27: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引言】   《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影片放映伊始就受到了非常多的质疑,比如孔子为什么会武功,他和南子之间怎么会有“暧昧”关系,就连扮演孔子的周润发,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小马哥”能演好“孔圣人”?这些质疑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这部由胡玫导演的大片。胡玫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高希希等同为著名的第五代导演,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优秀女导演之一,执导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等大型电视剧。2008年10月,胡玫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中国电视剧辉煌30年最具影响力导演之一。近年来,古装大片为观众所诟病,不少导演忙着改变方向。为什么胡玫却执著地坚持拍摄古装大片呢?她说:“没有人会喜欢粗制滥造的东西,大家此前对古装大片反感,其实是编导创作态度和剧本题材的问题,与古装和现代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电影《孔子》是一部尊重历史、改编适度、制作精良的大片。孔子的思想对于华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对于当下观众来说,了解和探知这样一个先贤的内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让我们聚焦《孔子》,探求《孔子》。
      【众说纷纭】――来自社会
      层面的反响
      
      【链接一】
      
      看《孔子》失望大过惊喜
      陈玲莉
      《孔子》未上映,就被百家讲坛的鲍鹏山先生指出了几处硬伤。他和此片的编剧何燕江的口水战已开始了好几天,昨日成都观众才终于看到了这部耗资1.5亿的史诗传记电影《孔子》。虽然周润发的表演让人称赞,但片中不尽如人意之处也不少。“我不代表大家。我有权利失望并表达失望。”不妨借鲍鹏山先生这句回应编剧之一何燕江的话,表达一下笔者对此片的感想。
      
      主题失望度:★★★★
      看完不明白孔子因何为圣贤
      导演胡玫说,最初打算拍60集电视剧,纵贯孔子的一生。但是最后变成了电影,短短两个小时篇幅有限,只截取了孔子从51岁到73岁这段人生经历。因为是人物传记,“孔子”又是人人敬仰的大圣贤,所以电影很讨巧地只截取了“人殉之争”“夹谷会盟”“子见南子”“颜回子路之死”等7个片段,展现孔子的政治谋略、仁爱思想以及生平主要事迹。不过也正因为这个“讨巧”让故事显得支离破碎,主旨不明。我们只看到了“孔圣人”被拍成了一个怀抱理想主义的政治改革家,唯独没有看到我们最想看到的――孔子为何能成为万世师表,他给后人留下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电影中,导演胡玫花费大量笔墨描述了孔子官场沉浮的经历,至于孔子如何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一点,篇幅实在有限。有观众评价:“周润发演得很好,但这是一个好人的故事,而不是一个圣人的故事。”有人在看完电影之后质疑:“孔子的思想影响的是全世界,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背井离乡、跟随他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为什么那么伟大?我不知道,这个关键问题没得到回答。”北大的孔庆东教授、清华大学钱逊教授等在看完此片后也就这一点表示过遗憾:“电影应该对孔子早年思想的形成和晚年在文献整理方面的功绩多花些笔墨,结尾有些仓促,对孔子思想的挖掘还不够。”
      
      情节失望度:★★★
      细节改编比较弱智
      虽然主旨不明,但是胡玫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弘扬国学,无疑能顺利达成。个中缘由说来好笑,在编剧的臆想下,那些和孔子有关的剧情被铺陈得相当弱智,从而导致在看片过程中,你会产生一种冲动:马上去书店买本《史记・孔子世家》,看看真正的历史是怎样记载的。
      先不说鲍鹏山先生指出的硬伤――孔子儿子的名字孔鲤被打成了孔锂(编剧何燕江解释为字幕出错),单看编剧在细节上的一些取其糟粕弃其精华的改编,就多少让人有些失望。比如说发哥被感动得流泪的“颜回之死”一幕:寒冬腊月,师徒一行路过冰河,冰碎了,颜回和一车书简全掉进了水里,颜回一次次地从零下几十度的冰水中将书简打捞上来,结果被活活冻死。有人表示:“在那么冷的冰水中,人早被冻僵了,还能去水底捞书?是感人还是骗人?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
      也有人搬出了《史记》中关于颜回的记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质疑片中从出场到死妆容一直未变的颜回(任泉饰),“为什么其他人都老了,最小的徒弟都长大成人了,书上写明了早衰的他却到死都是年轻人一个?”任泉的解释是:“我演的是颜回从17岁到30岁的阶段,二三十岁的人的变化不大。我本人就是这个样子。”美术指导鲍德熹的回应很有意思,他说独留颜回不变老,是为了在孔子身边保留一个美好的形象。此外,几乎每个片段的改编都会引来争议,比如“夹谷会盟”一段,孔子用一百牛车智退齐军,还三言两语夺回失地,可能是因为戏份被删,或者根本就没拍,孔子两斩齐国乐师渲染气氛的前戏丝毫不见踪影,导致最后的谈判缺乏说服力,看上去齐景公就像个好欺负的白痴。不过,在“巴蜀鬼才”魏明伦看来,这些改编只是枝节上的改动,“历史剧不等于历史,在符合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允许夸张,虚构。整部影片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
      
      台词失望度:★★★
      对白冒出于丹、孙子之言
      台词方面,《孔子》的编剧花了不少心思,但是依然被指出bug无数,偶尔还会引发笑场。不过相比笑场,硬伤才是更让人恼火的。比如孔子被逐出鲁国时,弟子颜回对孔子说:“您曾经跟我们讲过,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鲍鹏山先生指出,这句话是于丹所说,并非孔子思想。昨日看片,又有记者耳尖,发现孔子弟子说夫子教他们“以正合,以奇胜”乃是孙子名言,语出《孙子兵法》,如此“盗用”让人顿生时空错乱之感。
      争议最大的是孔子两次提到的“言必信,行必果”,编剧被指断章取义,因为根据原话“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鲍鹏山认为这是孔子批评小人的话,小人才“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孟学说,君子“惟义是从”“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画面失望度:★★★★★
      特效有场面没惊喜
      最没创意的是电影的CG特效部分,不管是开篇孔子背后的山水,还是战争场面中涉及到的城墙、箭阵,CG后期制作痕迹一目了然,甚至有剽窃之嫌。为了突出电影的史诗性质,导演在片中安排了众多大场面:“夹谷会盟”中齐国重臣往高台下一指,镜头突然翻转了几座山,山谷间万马奔腾的画面仿佛《无极》再现;在“武子台平叛”一节,叛军万箭齐发的场面正是不知被多少导演效仿过的《英雄》中的战争场面……况且《阿凡达》中有更多这种大场面在前,这样的画面自然有些让人失望。片中最唯美的一段倒是周迅在草地上作清纯状奔跑的画面,当真是可以满足所有有洛丽塔情结的观众的想象。
      (摘自2010年1月21日 《成都晚报》)
      
      【链接二】
      
      《孔子》获专家学者好评:
      不乏味不说教不干巴
      郝岩
      1月18日,电影《孔子》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举行了一场看片会,邀请的观众主要是北京大学的数十名教授和知名学者。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孔子》中厚重的中华文明底蕴和意味隽永的儒家思想获得到场嘉宾的肯定,尤其是周润发所塑造的孔子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周润发塑造的孔子形象生动、有力量,让人看到了孔子为了理想目标坚韧不拔奋斗的精神。整部电影场面宏大,有追求、有历史感,对白自然流畅,最重要的是适度、得体。张颐武反复强调这是一部给中国人和外国人看都很得体的电影。对于电影的意义,张教授认为,它是一个让中国和外国那些对孔子或中国文化不了解的人认识孔子、认识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如果看过电影之后,人人都开始读《论语》,读孔子的书,那就是电影的成功。
      专家们对电影的整体质量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影片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电影应该对孔子早年思想的形成和晚年在文献整理方面的功绩多些笔墨去描述等,结尾有些仓促,对孔子思想的挖掘还不够。对此,中华书局总编审顾青基于电影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囿于电影的时长,两个小时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将孔子的一生完整体现出来的。对于有人提出的思想性不强的意见,有专家反驳,如果太散文式地去讲述孔子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必然会造成公众理解上的困难。不能用专家的视角看电影,适合专家学者们看的电影不见得适合普通观众。《孔子》的观赏性很强,达到了与公众有效沟通的目的,不乏味,不说教,不干巴巴,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感动的时候感动,展现出了一个生动的孔子。
      (摘自2010年1月21日 《大连晚报》)
      
      【思考点一】
      
      孔子可以“不反对”
      观众可以“不答应”
      路卫兵
      《孔子》一片还未公映,便引来众多非议。打口水仗已成为每部大片上映的前戏,这次似乎尤为激烈。其实,争执本来就是多余的,在我看来,《孔子》根本就不适合拍摄。
      好多导演都有一个误区: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的电影无所不能。其实,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变成光影胶片。有些导演,发扬的不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而是特别能煽情、特别能矫情,热衷于搞新闻噱头,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小聪明去愚弄大众。比如一部比脚后跟还要粗糙的电影,非要挂上拯救什么、挽救什么的幌子,甚至和爱国主义联系起来。这说明我们一些导演们已经将自己麻木到谁也不怕的极品境界。拍过《西游记》你就能上天入地啦?也没见人家斯皮尔伯格、卡梅隆什么的出来瞎嚷嚷,这就是差距!
      孔子的形象模式化是最大的败笔。怎么看孔子?孔子是历史人物,也是对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影响至深的思想家。今天,孔子更是一个浓缩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象征。孔子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根本不需要变成影像。
      既然定位为大片,就不要谈什么文化。大片的定位是大制作、高票房,要的是效益,讲的是娱乐。所以我们并不在乎《英雄》和《无极》的幼稚无聊。我拍了,你看了,哈哈一笑,一拍两散。可有人偏偏喜欢给大片点缀彩色的浮藻、装扮美丽的外衣,美其名曰:文化大片。商业运作就商业运作,整那么矫情干什么?
      既然谈文化了,那就要说说文化。《孔子》的宣传口号是文化大片、史诗巨片。文化和史诗来源于何处?难道不是孔子本人吗?既然沾了孔子的光,就要对他老人家负责到底。什么叫负责?有了漏洞还不让说算什么?这点都不能承受,怎么拍出令人信服的影片?
      孔子剧组声称他们这样拍“孔子没反对”,这话有着二人转式的幽默。孔子当然不会反对,即便你给他弄个“小三”、配把手枪,他也不会反对。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的感情是真诚的,绝不容许蹂躏践踏!你可以“钻历史的空子”,但绝不可以玷污人内心的圣洁。孔子可以“不反对”,观众也可以“不答应”!
      (摘自2010年1月21日《深圳商报》)
      
      【思考点二】
      
      《孔子》是用来补课而非输出的
      卢荻秋
      《孔子》终于要上演了,正好与《阿凡达》在同一个档期内。导演胡玫呼吁热爱孔子的中国影迷,都去电影院投自己的一票。舆论则期望《孔子》与《阿凡达》的较量,打响中西文化的“第一战”――“文化输出战”。(《华西都市报》1月21日)
      《孔子》与《阿凡达》短兵相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渗透。对《孔子》的热切期待也很z给国人扬眉吐气的感觉。不过,在笔者看来,奢谈文化输出其实为时过早,国人能进影院看看《孔子》,补一补传统文化课倒是当务之急。
      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作品、学术思潮等纷至沓来,大家早已见惯不怪。这是传统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所必需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是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的,而不是束手无策、任由西方文化自由驰骋。但事实上,我们除了曾经在一段时间里通过影视作品向世界展示过落后、封建、愚昧甚至变态的“过去的中国”外,似乎在如何应对上并没有什么神来之笔。近年来在世界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也是为了回应学习汉语的热潮”,局限于语言教学的单一功能,未能拓展到文化传播层面。因此,在应对西方文化全面进入时,中国的影视作品几乎“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的传统之根和国学之魂在大范围、深层次上被搁置起来,在哺育青少年一代和滋养国人灵魂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价值观念的混杂、行为方式的畸变,不能不说与传统之断裂有着莫大关联。
      接续传统之根、博采西方文明之长,在中西方文化的互补、交融中重构我们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模式,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国学热”,正是这一诉求的产物。遗憾的是,“国学热”表面上热热闹闹影响广泛,实际上则流于形式,充斥着大量炒作的泡沫,缺乏扎实的根底,难以深入人心。
      正因如此,笔者对《孔子》的上演充满期待。尽管“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孔子”,尽管也有论者指责其部分细节历史失实,但从导演胡玫以往作品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真诚及其对传统文化影视表达的熟练把握来看,笔者愿意相信这是一部认真的、传神的《孔子》,也是国人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的很好的教材之一。
      对于与传统文化断裂已久的国人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然后才有资格和条件去考虑“文化输出”。虽然《孔子》的档期与《阿凡达》产生了正面“冲突”,但大可不必将其视为中西方文化的交锋,大可不必以商业票房为标准来评判中西方文化的优劣,更没必要把它当成“文化输出”的一面旗帜。
      (摘自2010年0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一针见血】――你做过
      深入思考吗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曾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同样,如果天不生仲尼,最近的中国影视界可能也不会如此热闹。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末尾几年,在媒体眼中,孔子俨然成了影视市场的“新宠”。早在1935年6月,鲁迅先生便写了《孔夫子在现代中国》一文,后载在《且介亭》杂文集里。鲁迅在文中提到,“孔夫子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由今而观,这句话仍然贴切。
      孔子俨然成了一位影视明星
      梁漏然
      
      近年来孔子俨然成了影视市场的“新宠”。电影版《孔子》未播先热,佛山电视台投拍的电视剧版《孔子》在拍摄中更赚足了大众的眼球,湖南卫视拍的电视剧《孔子春秋》也备受关注。此外,舞剧版《孔子》已在山东曲阜上演,多部门联合制作的动画版《孔子》则正在央视热播。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对外宣告着同一个目标:“还原”孔子的一生。没有哪一位古人或今人的生平会在近几年如此为影视界所关注,孔子俨然成了一位影视明星。
      在近几年兴起的所谓“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孔子热”显然只是这种大背景的冰山一角。借着这股“国学热”的东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第一人的孔子成为“热点”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从某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开讲“《论语》心得”到电影《孔子》的拍摄,孔子经历了从殿堂、书斋、学院走向平民、社会、大众,再走向娱乐、商业的过程。说它是后现代式的“解构”也罢,说它是国学、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化也好,一个事实是,孔子离文化越来越远,而离娱乐、商业越来越近。娱乐、商业自然有其规则,所以绯闻有了,穿越也出现了,时尚的、能赚眼球的元素一个都不能少,而有没有尊重历史、违反“常识”倒不是那么重要了。可以想见,这样的“孔子热”与文化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只是一个娱乐事件或一种娱乐现象,遑论所谓传承经典、“还原”孔子的一生这些宏大的题旨。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化”浪潮也从另一个角度更有力地助推了“孔子热”。就这一点来说,“孔子热”与近日引起各界广泛争议的“安阳曹操墓真假辨”实际上都是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运作模式的产物。当然,这种模式本无可厚非,但是经济与利益的强势作用往往会使文化、真相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需要警惕的是,文化能被经济遮蔽、取代,真相也会被利益扭曲。
      娱乐化的“孔子热”是非对错殊难说清楚,高居庙堂、经典化的、为万世师的孔子形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无法完全接受的。传统文化也好、孔子也好,势必要以一种新的面貌成为我们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只是,传统文化新的内涵阐释与范式创设是一个严肃而复杂的课题,作为一种娱乐现象的“孔子热” 显然不可能担当起这样的使命。笔者希望,真实的孔子不要为娱乐化的“孔子热”中所塑造的千奇百怪的孔子形象所取代,真实的历史也不要为“戏说”所遮蔽。这样,当喧嚣过后、浮华散去,真正的文化才有可能显现出来,真实的孔子也才可能被“还原”。
      (摘自2010年1月22日《光明日报》)
      
      【结束语】
      当前,世界电影强国的《阿凡达》正在中国“攻城掠地”,一些国产片纷纷退避三舍。作为“2010年中国第一史诗巨片”,《孔子》毅然挺身而出,以2500个拷贝的中国电影史上最大规模的发行纪录,向好莱坞电影发起中国票房保卫战。影片着重表现了孔子的传奇经历和普通人的一面,而对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却表现不足,这是影片最大的缺陷。
      影片重点刻画了堕三都之役、夹谷会盟、齐鲁大战和武子台平叛四部分。堕三都的浩荡、夹谷会盟的凶险、武子台平叛的烈火、齐鲁大战的惨烈等均有呈现,战争场面恢弘壮观,毫不吝惜笔墨,更有多达近400个特效镜头,可谓又一场“视觉盛宴”。正因如此,有关“孔子”武戏太多、战争场面频繁的争论声又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即使孔子真的“能射善御、膂力过人”,也不能将“万世师表”拍成“功夫孔子”。
      《孔子》着力于“奇闻”与“视觉”效果,这正是其败笔之处。既然胡玫说这是一部文艺大片,那就要强调它的艺术价值。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担负着为人类提供精神力量之使命,它必然是热情的,是非物质性的,是精神性的;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是蕴蓄着人类的眼泪和苦难的,必然是沉重的;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能够向内探察人类内心世界之深度,向上探寻人类精神之高度。如果这部电影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效果,能将孔子推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就怕一些人特别是外国人通过电影中的“南子”来了解孔子,那我们伟大的孔子恐怕要令一部分国人乃至世界大失所望了。

    相关热词搜索: 孔子 巨制 史诗 大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