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不能忘却的纪念啥意思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时间:2019-03-14 03:25: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引子】      “二战”的硝烟已经沉寂了60多年,战争留下的创伤却依然深深烙在世界人民的心上。纪念并非因为忘却,而是为了警示。警示世人不要忘记烈士和英雄的鲜血;警示世人不要遗忘被侵略者无辜杀戮的同胞;警示世人不要忘记耻辱与压迫;警示世人不要漠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重温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地反映在战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是法西斯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被铲除。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便展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全球5000万人的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摘自新浪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法西斯侵略者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取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的讲话》
      
      【经典影片欣赏与介绍】
      
      《辛德勒的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悚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科拉科,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泯灭。
      值得一提的是,斯皮尔伯格并不想以历史仇恨或历史批判的眼光来处理这个题材,不是要揭开历史的伤疤,加深它的痛楚,他只想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的故事,来检视这个事件和它对当事人以及整个时代的影响,并且将这个影响化做忠诚的记录与忠告,安慰逝去的灵魂,警示幸存者,传递给不曾经历的人。
      战争已经结束,光明已经来临,没有什么是永恒而不可化解的。世人应谨记犹太人为了感恩而送给义人辛德勒的戒指,还有那上面一句古老的希伯来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辛德勒的名单》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它的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程度。我们为它颁发奥斯卡大奖,对于影片的成就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他的才华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肯定。
      ──第66届奥斯卡奖评委会
      
      【重读抗战诗歌】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
      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1935年8月写于汉口)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1938年作)
      
      【佳作示例】
      
      沉淀的过去,美好的未来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欣赏
      湖州市双林中学蓉湖文学社费丹
      
      “二战”,一个遥远的名词,一段全世界人民都不愿再次触碰的悲痛历史。一次欲望的无限膨胀,霎时间,硝烟、战火、鲜血、尖叫,世界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到处是法西斯统治者的丑恶嘴脸,到处是绝望的眼睛和因过度惊慌而扭曲变形的脸。天怒人怨!
      当战火渐渐退去,当硝烟慢慢平息,当阳光再一次照射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再次回顾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辉,再次震撼我们的心灵,《辛德勒的名单》给了我们无尽的思索。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德国社党(纳粹党)党员,名叫辛德勒。他会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他善于利用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然而这些犹太人却因得到这份工作而获得了暂时的安全,作为战争产品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辛德勒的工厂也因此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破灭。他清楚纳粹党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他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他们得以幸存。
      不久,苏联红军来到克拉科夫市,战争终于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一千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戒指,赠送给辛德勒,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助全人类。最后,所有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
      《辛德勒的名单》虽然是一部以黑白两色为主调的影片,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中,黑白的镜头中出现了一点红色,身穿红衣的小女孩似一簇火焰在黑夜中跳动着。强烈的色彩对比,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令人心中不由升起一丝希望――希望这久违的红色一点点蔓延,吞没黑暗,但当我们再一次看到小女孩时,她已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刹那间,心猛地收缩,仿佛听见了心脏滴血的声音。红色衣襟依然在飘动,但生命却在一点点被黑暗吞噬。突然间发现,生命在战争面前是那样的脆弱。心中无限悲凉,不禁想起了日本帝国主义在那个年代对我们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想起了那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荒谬言论。真想撕下那一张张虚伪面具,看看他们的心究竟什么样儿,问问他们在夜深人静时,会不会有一丝忏悔!
      太阳终究要驱走黑暗,一切罪恶到头来终将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当影片进行到犹太人走出集中营获得自由时,银幕上骤然间大放光明,出现了灿烂的色彩。由压抑阴沉的黑白两色到丰富的自然色彩,极其形象地尽显了人们解除死亡危险,重获自由的开朗心情,人们的喜悦一览无余。
      和平鸽、橄榄枝……为地球铺上了一层安详、宁静的色彩,这颗星球也将得以小憩,但隐患依然存在,世界的某些角落依然动荡不定。这表明我们的生活并非像小说、电影那样总有美好的结局。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让我们珍爱所有的生命,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让这悲惨历史重演!
      
      【点评】
      好的影片留给人的不仅仅是眼泪与谴责,更重要的是令人警醒给人以希望;同样,好的影评也不仅仅是对影片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评价,而是借助文字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并理性地认识世界。

    相关热词搜索: 忘却 纪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