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角色与本色之濮存昕_濮存昕在最爱的角色

    时间:2019-03-12 03:29: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引言]      追星族所追捧的明星,从无一人是政府倡导全民学习的楷模,而其影响及号召力之大,却是任何政府行为都无法与之匹敌的。人们(当然首先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在这种追捧中表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冲天热情,其中寄托了太多对成功的渴望和对成功者的崇敬,以及从这种崇敬中感受到令人陶醉的幻觉。演艺界出人头地的明星,无一不经过炼狱般的自我修炼、个人奋斗和荣辱浮沉。他们的成功昭示了由奋斗而来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是向往自由的心灵的自然抉择;社会容忍并鼓励这种无须“高尚动机”刷新包装的单纯而亲切的“个人奋斗”,说明了社会正在走向一个多元、理性因而思维正常的人性化的程序。
      
      [人物展示]
      
      形象大使濮存昕
      濮存昕,话剧、电影演员。1953年生,北京人,高小文化。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69年插队下乡,1977年返城入空政话剧团,1986年调入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在空政话剧团跑了9年的龙套,直到33岁那年进入人艺。1988年之前,濮存昕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
      1989年,濮存昕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任男主角,这是他首次在电影中饰演男主角。他扮演的男主角风度翩翩,稳健、成熟、深情、执著,得到谢晋导演的称赞。
      1991年,他再度与谢晋导演合作,在《清凉寺的钟声》中演明镜法师。为塑造好角色,他阅读研究了大量佛法书籍,演出了人物清灵、俊逸、超凡脱俗的出家人气质。
      1996年,他在电视剧《英雄无悔》中塑造警察形象,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解读评说]
      
      濮存昕,只有高小文化,凭着对表演浓厚的兴趣,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成为文质彬彬、博学多才、演技精湛的好演员。
      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濮存昕正是如此。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正因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所以才有今天的辉煌!
      
      [事例展示]
      
      以“二一之徒”自勉
      濮存昕说哪怕在领奖的时候,“我脑子里竟也想起了‘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李叔同根据这两句话,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二一老人’。我自己刻了一个章,叫‘二一之徒’,我试图称自己是李叔同的徒弟,以此来勉励自己。”
      (《天津日报》 2001年11月22日)
      
      当预防艾滋病宣传员
      12月1日,是全球“预防艾滋病运动日”。濮存昕被卫生部授予“预防艾滋病宣传员”称号。他当这个“宣传员”有什么感受呢?濮存昕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我觉得这件事和我以前所有做的公益活动都不同,这是和仅仅捐出一两万块钱供几个学生读书不一样的事。
       我承认自己现在有种成功感,我承认我现在的生活也开始富足起来,因为我拍了一些商业广告。但在这个时候,任何类似我的人,或者说比我做得更好的人,都会有一种自发的、本能的愿望――如何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公益的事,这也可以归纳为一个概念――“回报社会”。比如,你挣了钱了,就应该主动上税;你富足了,就应该认识到你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成功的,你是在这个环境的允许下才可能成功的。
      对艾滋病患者在钱财上的资助不是最实际、最可行的,因为,治疗的负担太大了。我想诚诚实实地说出我个人的态度――我真的不敢说“我要包哪个艾滋病患者的治疗费用”!我不是不想,任何个人是真的承担不起。
      在全球“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的口号下,我个人又提出“携手远离艾滋病,倾心关爱不幸者”。
      凡是对社会有益,对健康又无害的公益事,只要时间允许,我都愿意带头去做。
      (《扬子晚报》2000年10月29日)
      
      免费出演新广告
      濮存昕说,作为一名演员,作为一名在北大荒生活了7年的老知青,为自己当年插队的农场免费拍一则广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非常自然地就这么做了,如果你要让我谈什么感想,我没有,我也不是有多高的境界,也没有成天想着要报答农场什么的。但是他们一提这个想法,我马上就答应了,我是一名演员,既然我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农场做些什么,我为什么不做呢?也可能有人觉得濮存昕你怎么能做豆瓣酱广告呢?不怕掉价吗?我就不怕掉价,也没啥价可掉。”
      (《福州日报》2000年10月19日)
      
      平静对待电话号码被公布
      一份全明星阵容的电话通讯录在网络上传播,FANS欣喜,明星烦恼。
      姜文说:“因为我不会接陌生电话,所以问题不大。当然,这些事情(指电话号码外泄)是一件很令人讨厌的事……”而濮存昕似乎还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电话已经是对外公布的“热线”,他说:“经常有些我不认识的人打电话和我聊天,我要是有空就和他们聊,没空就请他们改日再打,其实他们都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好奇,这事很正常,没啥好气愤的。”
      (《北京娱乐报》2000年10月19日)
      
      除了当官我干啥都行
      有记者提到在《公安局长》这部剧中濮存昕“官气十足”,是否因为他现在也当官的缘故。濮存昕称,“或许多少有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剧情的要求。”“其实我特不适合做领导,到目前为止,我都觉得做得很差,还是做演员自在得多。”虽然做了官,濮存昕却称自己要永远做一个演员,“只要时间、角色合适,我都会去演。”
      (摘自《北京娱乐报》2001年10月19日)
      
      [资料链接]
      
      屡获殊荣的濮存昕
      1991年获话剧“金狮奖”,《李白》获文化表演奖、上海市白玉兰奖。
      1992年获第九届梅花奖。
      1995年获北京市首届“金菊花”奖。
      1997年因话剧《天之骄子》获第七届文化表演奖、北京市年度优秀表演奖。
      
      [心灵撞击文之一]
      
      演戏做人两清白
      周洲
      濮存昕有一句座右铭:“清白立子孙。”在濮存昕的生活道路上,爸爸妈妈给他最大的影响是,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清白立子孙。濮存昕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做得让人竖起大拇指。
      在2001年年度观众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电视剧演员的评选活动中,濮存昕被评选为观众最喜爱的演员之一。面对着观众,濮存昕曾说:“我不是一夜明星,我是一点点进步的。其实我原来是个很蹩脚的演员,那时候导演都不正眼看我。偶像也好,观众喜欢也好,其实我们演员代替观众表达了很多他们心中的东西。莱蒙托夫说过──‘我深深爱着你,但不是爱美丽的容貌,是你表达了往昔的痛苦与逝去的爱’,我们演员就是表达情节、表达生活、表达人的精神。可能满足了观众的想象力和他们的幻想。坦诚地说我不是个出色的演员,我对这次获奖感到很意外,我没有想到扮演《假如有明天》中这个小角色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观众对我的厚爱。”
      正因为有爱,濮存昕才更加热爱公益事业。拍完《假如有明天》,他把所有片酬都捐给了专门治疗艾滋病的医院。濮存昕不是要表现自己,那是他自愿的行为,这种行为归功于品德的教育。他不会忘了自己残疾的那段经历,是社会、家长、同学,那种关爱的精神在感染着他。他记得老师说过,“别人这么对你有热情,其实是对你的一个教育。”濮存昕感受着爱,也把爱热情地给予别人。
      濮存昕的童年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他以自己的信念告别了烦恼,他渴望生活,他向往健康。在一步步地走向成功时,他找到了作为一个有志者的快乐,那就是,别人说你不行的时候,你不要觉得怎么样,你可能真的不行,但是你要让自己行。从自卑的童年到自信的成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了不断努力的人,才可以像濮存昕那样,找回属于自己的健康,找到演戏与做人都清清白白的那份快乐。
      (摘自2001年4月24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赏析品读]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个小小的角色,每个人在严峻生活中都可能面临无奈的现实。可很多人在扮演角色时,都失去了本色。我们应该牢记:作为一个社会人,不能失去本色。应该从濮存昕的座右铭“清白立子孙”中找回属于自己的健康,找到演戏与做人都清清白白的那份快乐。立足社会,面对现实,只有保持本色才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心灵撞击文之二]
      
      不同流才精彩
      吴彤
      一个好演员,要在角色身上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这是濮存昕一贯遵循的对于一种艺术境界的追求,他为此常把自己逼得退路无多。幸运的是,良好的家教和坎坷的阅历综合作用,造就了他男子汉的成熟与旷达,艺术世家的血缘又赋予他敏感沉静的气质和心有灵犀的悟性,而舞台又恰恰为他延伸出一方心灵的净土。濮存昕陶醉其中,恣意舒展,纵情挥洒。所以,舞台上的濮存昕自有一种未被特写镜头削减的动人魅力。
      扮演《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对于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濮存昕来说极具诱惑性和挑战性,因为屠岸贾的生命只为复仇存在,他是一个周身充满着复仇快感的人。在空旷而博大的舞台空间,饱尝过恩怨仇杀的屠岸贾心力交瘁,他用自己的一生表演了一场事与愿违的人生戏剧。问及濮存昕接受这一角色是否感到有压力,濮存昕说创作的过程是艰难的,唯其艰难,才有超越自己的原动力。
      其实接受任何一个角色都会有压力,但是好的演员总会想办法在角色身上树立一种独立的艺术人格,坚持自己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艺途之中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趟出路来,最好还要脱了鞋光着脚走,感觉着砂砾摩擦脚掌的快感,那才是创作的乐趣所在。其实濮存昕的语言也透着一种俊朗。它所传达的是一个通透的生命散发出的活力,是一种深切背后的平和。时光的流逝只能为这种活力与平和增添韵致,却无法将它们磨灭。应该说,这也是一种修炼。很显然,濮存昕永远不会如偶像派那般红,但是他有能力长久地牵引你的目光。无论影视,还是舞台。
      濮存昕说过,不同流,才可能精彩。
      (摘自《北京日报》2003年4月2日)
      
      [赏析品读]
      
      濮存昕说过,不同流,才可能精彩。
      不具个性色彩的人物在艺术作品中是毫无光彩的。任何事物的存在,是因其特征而突出的。
      实质上,演员的“性格化”表演,就是一种自我再创造,再体现。因为只有性格化地再现人物,才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也才能拥有艺术的真实。濮存昕做到了。
      
      [心灵撞击文之三]
      
      人淡如菊
      黄南风
      认识濮存昕很多年了,当然是那种我认识他、他不知我的认识。演过电影拍过长篇电视剧,怎么说都是明星了,但他一直很平和,照例骑着车上下班,照例住在那间十几平米的房子里,照例要到胡同里去倒马桶。言语也不是很多,慢声细气,碰着尴尬事尴尬人便会垂了眼不做声,性情温和。
      “我是个随波逐流的人。”濮存昕这样评价自己。圈里人谈起他也爱用心静如水、人淡如菊来形容。其实每每谈起电影、戏剧现状,他不免有些神色飞扬。因为现状并不好,没有钱就会有很多限制,因此举步维艰,于是他的飞扬就显出几分悲壮。他看看院子一角正埋头修改拍摄表的导演和正忙着调整机位的摄影说:“你看他们,那么年轻,做事有热情多让人羡慕。”
      《爱情麻辣烫》是一个没有主角的电影,因为结构很奇怪,由好几个故事组成,所以对大牌明星的吸引力不大,但濮存昕被吸引来了。这种诱惑就来自剧组的年轻人有热情,对电影有一种狂热。而濮存昕虽说早已自认“随波逐流”,和他们工作却往往被感染也很热情。演过了这些年的戏,早已离不开表演。对濮存昕来说演戏早己不是谋生谋名,成了彼此离不开的需要。
      说到濮存昕的为人,圈里的口碑一直不错,有原则而且仗义。《爱情麻辣烫》在北京做映前宣传时发生的一件事,曾经传为佳话。所谓观众见面会,就是发行公司组织几家电影院、安排演员前往助兴。那天正赶上人艺晚上有演出,时间己经过了夜里9点,尽管濮哥说好演出一结束就会赶来,但是大家还是觉得他不会来,正要散场的时候传来消息――濮哥来了!因为赶上戏散场,路况不好,他是骑着自行车从人艺过来的,进来的时候,手上还拎着一件西装,完全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演员,他永远不会穿着排练时的大背心出现在公众面前,他知道观众这么晚了还坐在电影院里等待是为了什么。为此,远道而来的周华健不觉走上前去握着他的手说:“濮哥,你辛苦了。”那天在大华的舞台上,导演、制片和演员都说了很多仗义的话,台下的观众也表现得群情激动,最后濮存昕发言:国产影片要靠在场的所有人支持才能够发展。于是,就在这种对国产片的期待与爱中,电影工作者和观众得到了团聚,彼此之间没有了距离。
      演员做到一定的程度,个人虚荣的东西就会越来越淡,而责任却越来越大,他们是直接面对公众的,很多社会的义务也没法回避,经常会站出来说一些话。但对于个人宣传,濮存昕一直不是那么热衷,他的解释也很有意思,采访做多了,小女儿的同学就会起哄,让她不高兴,女儿希望自己的爸爸更普通一些。
      (摘自2004年5月《中国青年》有删改)
      
      [赏析品读]
      
      濮存昕虽成名于影视,却是经过多年舞台锤炼的。请听:“我曾经也演过一些挺滥的戏,为了柴米油盐接过一些水平不高的角色,而现在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演员致命的弱点,如果你想被大众喜欢,就要走到他们中间,去琢磨他们喜欢的艺术形式,琢磨他们的心理,演员的上帝是观众,我们的表演是为了他们的生活。让观众认可你的表演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面对记者的提问,濮存昕用“小女儿的同学起哄”来解释更突现了他做人的准则。其实,正是濮存昕为人处世的质朴与仗义,执著与坚韧,观众才开始慢慢地认识他,喜欢他。

    相关热词搜索: 本色 角色 濮存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