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高中语文课本

    时间:2019-03-10 03:28: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本试卷满分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承前启后的唐诗议论
      何晓园
      从文学传统看,诗歌中直接说理、发表议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由来已久。唐代以前,以议论入诗最集中体现在魏晋诗坛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别――玄言诗。玄言诗以诗的形式记载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文人的心态,表现了诗人们经过玄学思想洗礼后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其以议论入诗、表达哲理的方式对后代诗歌中的议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代诗歌的发展既继承了前代诗歌的议论传统,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文学思想的影响。初唐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时期。在诗歌发展方向上,贞观君臣自觉对齐梁文风进行了理论上的批评和抵制,提出合南北朝诗风所长的文质并重的文学观点。可见,初唐诗歌一开始就不排斥言理,具有议论的倾向。这在贞观君臣的诗歌创作尤其体现在关注征战治乱、表达政治情怀的诗歌中。如唐太宗表达远志壮情的“弃■怀远志,封泥负壮情。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入潼关》);魏征的《述怀》直接吟咏志向追求,表现“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的豪气,全诗情、理、气、志俱佳;虞世南的《赋得慎罚》类似奏疏,从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其治世用刑思想。又如王�《咏汉高祖》、李百药《郢城怀古》等,皆鉴古知今,在大量的议论、说理中假史咏怀,曲折地表现出一种现实关怀。
      贞观君臣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唐诗发展的路径。“初唐四杰”的诗歌重在表现浓烈的情感和昂扬的气势,但沉沦下僚、上疏忤意、仕途遭贬的现实境遇使他们多作不平之鸣,不免也常以议论入诗。如卢照邻的《行路难》从渭桥边枯木横槎引发联想,写尽人生世事的艰辛和离别的伤悲,发出强烈的兴亡之叹,其中不乏直接的议论:“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骆宾王的《帝京篇》借对古都长安的描写,以直接议论的方式,发出“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的世道变迁的感叹。
      盛唐诗歌的一大特征是崇尚风骨,具体体现为高昂的感情和壮大的气势。在通过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决策于朝廷、建功于边塞等方式于诗歌中表现时,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多种方式往往不落痕迹地融为一体,自成佳作。如王维、孟浩然的早年诗作,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李白的乐府诗等。“诗圣”杜甫的诗作,有相当部分体现了他兴寄讽谏的诗学主张和对儒家忠义准则的谨守。在以强烈的是非之情写时事、以时事入诗写实之外发议论,他对自我身世的感伤、对黑暗朝政的不满、对拓边战争的抨击、对豪门骄横的讽刺、对“安史之乱”的反映、对民生疾苦的顾念等兴寄之情,都表现在议论里。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抨击朝廷统治集团生活之腐败和聚敛之残酷,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并对这种社会现实发表了诸多议论,把叙事、抒情、说理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古文大家,韩愈的诗歌创作也深受其古文艺术手法的影响,有其独特的成就。韩愈诗集中以理入诗或以诗言理的议论诗处处可见。如《荐士》:“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此诗是韩愈向郑余庆推荐孟郊而作,从诗三百篇始,对孟郊之前历代诗歌和重要诗人作了一番议论评说,然后落实到孟郊身上大加褒扬,又对用人问题发表了一通感慨之言。全诗几乎句句议论,且诗句多如文句。《调张籍》也是典型的以议论为诗之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此诗针对当时一些崇杜抑李论者的论调,开篇就对李白、杜甫的诗歌作出高度评价,同时斥责了那些刻意谤伤的论者。
      晚唐诗歌中怀古、咏史之作大量出现,对历史兴衰进行总结、议论,表达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怀。以杜牧、李商隐为代表,其议论化的诗句“皆宋人议论之祖”(《诗薮》)。
      综上所述,终唐一世,诗歌的议论化现象广泛存在,其韵渊致,其格也高,其论也深。其议论的表现形态在诗歌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值得重视。只是从整体上看,以议论入诗并非唐诗创作手法的主流,议论化也没有形成有唐一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选自《光明日报》2006年7月28日,有删改)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议论入诗”的根据的一项是( )
      A.唐代魏征的《述怀》诗,直接吟咏志向追求,表现“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的豪气,全诗情、理、气、志俱佳。
      B.杜甫的诗作,在以强烈的是非之情写时事、以时事入诗写实之外发议论。
      C.韩愈以理入诗或以诗言理的议论诗处处可见。如《荐士》《调张籍》均是典型的以议论为诗之作。
      D.以议论入诗不是唐诗创作手法的主流,也没有形成有唐一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2.对“承前启后的唐诗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诗歌的发展既继承了前代诗歌的议论传统,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文学思想的影响。
      B.初唐在诗歌发展方向上,提出合南北朝诗风所长的文质并重的文学观点,一开始就具有言理和议论的倾向。
      C.盛唐诗歌有高昂的感情和壮大的气势,将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多种方式往往不落痕迹地融为一体。
      D.晚唐诗歌中怀古、咏史之作大量出现,对历史兴衰进行总结、议论,表达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怀。
      3.根据文中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以前,以议论入诗最集中体现在魏晋诗坛上,其诗以议论入诗、表达哲理的方式对后代诗歌中的议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B.贞观君臣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唐诗发展的路径。因此“初唐四杰”的诗歌不免也常以议论入诗。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等。
      C.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的诗作,都能把叙事、抒情、说理有机结合起来。
      D.终唐一世,诗歌的议论化现象广泛存在,其韵渊致,其格也高,其论也深,其议论的表现形态在诗歌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选自《古文观止》)
      4.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所放其意(表现、抒发)
      B.庶几狎而得之(轻侮)
      C.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暗中)
      D.二人欢然无所间(嫌隙、隔阂)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秘演为“雄伟非常之士”的一项是( )(3分)
      ①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②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③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④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⑤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⑥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欧阳修给友人秘演和尚的诗集所写的序文。作者按照一般序文的写法,对秘演和尚的诗数笔带过,却通过述说石曼卿、秘演两人的事件,表现他们的高风亮节。
      B.石曼卿和秘演的这种性格,是对封建统治者不满的桀骜不驯的表现。作者欣赏这种性格,认为“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可见他并不甘心于过饮酒生活。
      C.作者明确指出秘演与曼卿他们“伏而不出”的原因是“时人不能用其材”,表达了对他们的强烈同情。
      D.文章写得慷慨呜咽、婉转曲折,篇幅不长,而包含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和深厚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落梅二首(其一)
      陆 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8.这首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格?(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__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__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3)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____________,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乙 选考题(2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唐诗宋词的韵脚
      曹瑞敏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常沉浸在唐诗宋词里。任偶成的佳句浸润着天意的柔风,在舒畅、凄婉、张扬中任意纵横驰骋。它们的每一朵花瓣都有着特有的姿态。唯有在深度的沉思和长久的孤独里,诗人的心才能把灵魂揉成一个个诗句,凝练而厚重,绮丽而轻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童年的梦想在某个午后,驾舟远行,寻找一份没有着落的归宿。要带着红豆所寄的相思,轻发兰舟,探寻对于南国的憧憬――“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在“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样不同的时节里,花下邀三五好友,塘前听雨声,引发少年五彩缤纷的遐思。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是贾岛的斟酌和推敲。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韦应物的意境和哲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李贺对马的钟爱和赞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对自然的白描和敬畏。
      日暮晚归,吟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思绪飞扬时,沉迷于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结伴游走时,诗句则珠玑一般闪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唐诗宋词的韵律、节奏、意境,让人一遍遍涌起和诗人相约、歌舞、醉饮的冲动。
      和“诗仙”一起在大地上行走,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赞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他一起体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最想和他一起品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境界,融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心境,紧随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性情……“关山月”“青海湾”“兰陵酒”“琥珀光”……在太白的笔下化腐朽为神奇。
      到“诗圣”门下,在“为秋风所破”的茅屋里,体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豪情,聆听吟诵古曲的词语合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好雨,仿佛随天地的竹笛声而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陶埙里传出的历史……江南丝竹、漠北琴音无不在他的诗中婉转低回。
      想去寻访东坡居士的足迹,在他的诗词里游走,如同在一幅巨大中国画卷间散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仿佛一幅泼墨山水铺展开来,任五味杂陈,激情喷涌……诗人的心里塞满了诗意和千古历史。
      沉浸在辛弃疾的豪放与曲折里,年少时“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后来却“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婉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一生的凄苦,短暂如“惊起一滩鸥鹭”的偶喜。在“应是绿肥红瘦”的细腻里,感叹“人比黄花瘦”的人生。“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是陆游的写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的痴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的咏叹。“碧云天,黄叶地”永远盛开在范仲淹的心间……词的韵味,绕在心底,似缥缈回旋的琴弦低诉,如瞬间而来的诗词骤雨。
      在诗词的国度里漫游,暂别日月,远离世俗,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怡然,“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淡淡忧愁,“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浪漫情绪一起“拨弄”,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苍凉,“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畅想一并接收。“古调”“自爱”“今人”“复弹”,去世事之烦忧,独醉诗间而不醒。
      师者有诗心,才会带着学生上诗意的课堂,领着孩子们走诗意的人生。我希望在吟诵里,和孩子们一起伴着经典梦回唐朝,又见宋都,踏着诗词的韵律向诗意的绿荫深处前行。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19日)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为什么说诗人在“长久的孤独里”“揉成一个个诗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和‘诗仙’一起在大地上行走”,然后“到‘诗圣’门下”,为什么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二人的诗风有什么不同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与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词风又有些不同,请简要概括其不同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应是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这几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00字左右)(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王蒙:庄子带我上天入地
      宋 燕
      记者:谈谈您对庄子的感受。
      王蒙:在写完《老子的帮助》以后,又把庄子琢磨了一番,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大的快乐。读《庄子》和读《老子》不一样,老子是大的文学家,他用的字是经典,一个字一个坑,8000多字,内容很丰富,而又不完全告诉你,让你看到的时候感到震惊,感到享受。《庄子》同样是一个极富有想象力的人,《庄子》里写的内容记述非常思辨,文章又特别漂亮,写得非常热闹。不管什么事儿一张口就是一个寓言,一张口就是一个成语,一张口就是一个故事,说着说着就蹦到别的地方,也有强词夺理的地方。但你看着特别热闹,特别过瘾,这就把我的劲儿给调动起来。我也想跟他好好练练。我还有下一部庄子外篇的书,我给起的名叫《与庄周共舞》,而且我还写了一首新诗,叫《共舞的感觉》,一上来就是恰恰碰,碰恰恰,是庄周带着我上天入地,有强词夺理的地方我该指出来就指出来,有时候还调侃他一下。为什么强词夺理呢?因为他的理论太彻底了,任何东西一彻底就会互相矛盾。我没有资格否定庄子,庄子就是强词夺理也强词夺理得那么漂亮,强辩也能强辩得那么漂亮,诡辩也能诡辩出花来。他是思想里的奇人异果、奇葩。古今中外文章写得好的人多了,但像庄子这样的,能把东西说得那么活,你再找不到第二个人。
      庄子是举完了这个故事,一举手又是那个故事,是信手拈来,就跟变魔术一样满天星,有时候他给别人驳倒了,但手一挥又满天鲜花。我觉得能奉陪庄子上天入地,跟着转几圈,然后跟着一亮相,像探戈似的,我觉得那真是一种快乐。我愿意把这种快乐心情献给2010年的读者。
      记者:庄子原来的生活环境也不是特别优越,但他的这种快乐,这种执著,这种精神的张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磨炼而来的?从您解读庄子的角度,能不能给大家提一些好的意见和方法,让大家能够尽量减少压力,能够快乐。
      王蒙:有时候我们解读庄子认为是出世,不参与这个社会和政治的。有时候我也奇怪,庄子哪儿来的那些人生经验和政治经验。
      庄子有一段说,人互相用智力角度来游戏,一开始是阳谋,最后就变成了阴谋了;一开头喝酒还有理智,但越喝越乱,最后什么事儿都出来了。两个人一开始下棋很文雅的,您先走您先走,下了三盘,你赢一盘我赢一盘,你又赢一盘我又赢一盘,开始赖,开始讹。游戏搞着搞着就会恶化,卑劣的、不守规矩的阴谋本性就会暴露,所以庄子这个人入世的经验也非常丰富,也非常老到。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呢?我只能说庄子是一个天才,智慧超群,他用的词里都有一种高高在上。他是真人、智人、神人,他是高高在上地看人可笑的一面,每个人的丑态他都看得清楚。所以,他有一种精神力量的优越感,给他映照出自由的,逍遥的,高一大块的精神境界。
      第二个问题,减缓压力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减缓压力有很多方面,其中有一个,就是你多买我有关老子、庄子的书,一定能减缓压力。
      记者:您认为《庄子》关于爱情方面对我们有什么指导作用。
      王蒙:庄子对爱情的指导有点太凉了。外面说他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这太让人难以接受,把生死看得太超脱。他讲感情,讲爱情,讲厮守方面讲得就比较少。从庄子身上来寻找对爱情的执著可能会落空,您还是从诗经上,从李白身上找爱情,杜甫也有一点儿。哎呀――爱情到哪儿找去?《红楼梦》有一点,外国小说上面有讲爱情的。
      记者:对于年轻的读者,在他们这样的年龄阶段应该吸收庄子的哪些思想,给他们做一些人生的指引。
      王蒙:《庄子》最大的可贵之处是对自己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的审视。一个人有了这一条以后,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问题能解决,有些问题不能解决,但还能够坚守自己精神上的逍遥、自由和独立。这对于年轻的读者是最重要的。
      (选自《燕赵都市报》2010年1月17日,有删改)
      (1)为什么王蒙说把庄子琢磨了一番,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大的快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谈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庄子的感受。王蒙认为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话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态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蒙说:“《庄子》最大的可贵之处是对自己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的审视”,怎样理解这句话?(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多么盛大而热闹的场面啊!那美轮美奂的楼阁,气势是那么的壮丽辉煌;众仙聚会,气氛是那么的自在祥和。此时的诗人李白,神游于仙人之中,与仙人们一起推杯弄盏,畅饮琼浆玉液。
      B.苏洵不是个书呆子,他是个生活阅历十分丰富的人,他的《六国论》之所以老辣,显然就是因为这样的分析方法,这是那些闭门于书斋里的人所望尘莫及的。
      C.《伶官传序》一文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述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D.作者写祖母、母亲、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是( )(3分)
      A.诗人以现实社会为依托,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仙境,又以仙境反映出现实社会的黑暗与作者抑郁的心情,以实衬虚,以虚映实,虚实相映,手法同中有异。
      B.她的词创意新奇,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和优美生动的口语化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
      C.杜牧的《阿房宫赋》堪称古赋名篇。它之所以能千古流传的原因,不仅在于立意高,而且在于构思巧;不仅在于议论精辟,而且在于词章瑰丽;尤其是它运用的修辞手法,真是丰富多彩。
      D.《论语》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有很大影响。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每次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总有一种感动淹没我的心②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③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④你也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⑤入梦般的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⑥伴随着自己高远的理想怎样孤独地漫游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④③②⑤⑥
      C.⑤⑥①④②③ D.①⑤②④③⑥
      16.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句诗,扩展成一段用来描绘美丽的海边月色的文字。(100字以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缺处补写句子,注意句式的协调一致。(6分)
      走进唐诗宋词,同李白一起共邀明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进唐诗宋词,去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境界,
      _______________;走进唐诗宋词,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苦,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8.请以“感悟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相关热词搜索: 诗歌散文 中国古代 检测 欣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