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运用多媒体,,开创生物教学新天地_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

    时间:2019-05-01 03:28: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论述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设备增强教学效果,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探索新教法。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新教法   1 前言   现在广大中学生因为受到高考取消生物考试的影响,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样使他们不得不把精力花在考试的主要科目上。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广大生物教师如何运用电教设备增强教学效果?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探索新教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呢?
      2 运用多媒体设备,增强教学效果
      2.1 激发兴趣导入
      好的导言,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每一节课笔者尽可能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引入。如通过实验、模型、讲故事、生活小常识、讨论、设疑等方式引入,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
      如“酵母菌和霉菌”一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知道酵母菌能够用于发面,可以先让学生列举发面都有哪些方法(如小苏打法、物理打泡法及酵母菌发酵法等)。接着教师提出:什么叫发面呢?引导学生了解发面就是使面中充有气体,加热时气体膨胀,使面松软。再通过复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引出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酵母发面的原理。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能产生酒精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工业上酿酒的方法以及轰动一时的山西假酒案发生的原因及严重后果。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甲醇与乙醇在物理特性方面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做品德高尚的人,不做损人利已的事。再通过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在气味上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的一课的学习中。
      2.2 化抽象为一目了然
      在生物课中除了一些传统教学手段(如挂图、标本、模型等)能够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学信息,还常会遇到一些缓慢进行的生理过程,使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这个变化过程;也常有一些微观世界的复杂变化,看不见摸不着,这些知识信息不能直接被学生感知。这些教学内容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从而对生物现象、生理过程的本质一目了然。把复杂抽象的生物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通过如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中得出正确结论,改变过去那种光靠教师单纯口授,或应用挂图、板书等传统媒体进行“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这不仅加大了课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留给学生更充裕的思考问题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如种子的萌发过程就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变化过程,很难看到它连续变化的全过程。但利用超级解霸将用特殊技术手段拍摄到的种子萌发全过程的影片截取下来,就可以使学生在不足1分钟的时间内看到种子萌发的连续的全过程。又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及失水的道理”这一内容时,此时如将通过显微摄影拍摄到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可以不用课件,一些使用实物、挂图、模型可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应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只有对那些复杂、抽象,很难讲清楚的内容,才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3 调控教学进程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画面、录像、投影等教学媒体的变换、切入、特写、定格、递次显示等技术,能调节授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放慢速度,或重复讲解,或增删内容,使教学中该强化的内容得到强化,该淡化的得到及时的淡化,缩短信息传递的距离,有效地调控教学进程。
      如讲葫芦藓的生殖特点,显示器上首先出现葫芦藓的完整植株,再把各个部分用分解的形式描述:其蒴帽和蒴盖脱落后,由孢蒴中放散出大量的孢子,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长出假根和芽体,由芽发育成葫芦藓植株(配子体)。其间运用特写、定格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整个过程。然后递次显示配子体中的精子器和颈卵器放大,精子器中产生精子,借助水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的过程。整个显示过程形象逼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再加上教师恰当的讲解,使教学中的难点轻松自如地解决。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概括出葫芦藓的生殖过程,这样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3 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探索新教法
      3.1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活动不能把受教育者“制作”“生产”“塑造”成为某种产品,而只能激发他们自身的自主性,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若没有自主性,人体在活动中就失去任何愉快和满足的情绪体验,更谈不上才智的发挥,只能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形成依赖、胆怯、呆板的个性。所以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中心地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广大生物教师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摸索一套新教法。
      首先必须改革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型、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富有安全感的交往过程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其次,知识的真正获得依赖于受教育者个体自主的活动。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人的认识既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也不是主体对外界的简单的描摹,而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不断的相互作用而逐步构建的。因此,认识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行动。由此得出,惟有学生积极地作为主体参与活动,教学才真正有了意义。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笔者构建了合作性小组探究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下,通过个人自学(包括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图片、模型、实验材料或用具等)、小组内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掌握)、小组间交流评价(小组代表发言,全体学生参与评价),获得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当然,教师在其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点拨是必不可少的。
      3.2 学生实验重过程、重参与
      实验是生物课的重中之中,每节课都会伴随大大小小的实验,而传统的生物实验只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假思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做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并且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去探索、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及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方面上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有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异想天开,教师应倍加关注那些爱标新立异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使他们敢想敢说。
      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课本上要求用30%的蔗糖溶液,可能会有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改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或同浓度的其他溶液来替代?如果有了这样的疑问,就要鼓励他们通过实验来解答,同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同种方法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就要鼓励他们试一试。通过这一探索过程,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新天地 开创 多媒体 生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