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用杯子做花瓶 敢不敢将杯子说成花瓶

    时间:2019-04-20 03:30: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凭借既定概念思考会让直觉出错。这也是我经常感到困扰的问题。  我属于“跟着感觉走”的那一派,往往凭着感觉决定应该如何创作。越想用合乎逻辑的方式思考,越容易陷入原理主义的思考模式,觉得作曲家、乐曲或公司都得要有特定的一套模式。如此一来,完全无法摆脱画地为牢的观念。
      如果一心想着必须遵循特定模式,精神就得不到自由。观察东西时,如果能不受固定概念的束缚,那么即使是看着相同的风景,也说不定能够从中感受更多。
      假设眼前有一个杯子,所有人都说那是杯子,但有没有一种想法是:“不对,这是一个花瓶。”创作者在观察某样事物时,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与观点,所以才会想以绘画或音乐的形式表现。如果只能想出与别人一模一样的创意,根本就称不上是什么特殊的才能。这种人创作出来的音乐,我不会想特意去听。
      能够将杯子联想成花瓶并不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是,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创意: 即使知道是个杯子,也勇于说它是个花瓶?观察事物时,是否能不受概念限制?想象力够不够丰富?对于创作者而言,这些都是创作的核心部分。
      举例来说,作曲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瓶颈。这大概是切入的角度出错的缘故;或在某个步骤上,走偏了方向。这种时候,如果不能转换想法,就会一头钻进死胡同里。即使乐曲已经完成到某种程度,也必须要有断然放弃的心理准备。
      但是,人都很固执。创作者花费时间、精力,相信自己的方向正确,才将作品创作出来,因此很难说放弃就放弃。越是想要找出解决之道,越是无法解决。但是,如果某个环节出错而导致方向偏离,仍然放着不管,继续创作,最后完成的只会是方向走偏的作品,根本不可能摇身变成打从心底满意的作品。
      发现创作瓶颈或自己的错误时,是否能在当下果断地罢手?让我们能够毫不留恋做出了断的,就是不受到束缚的自由创意。让我们产生果断的决心、毅然决然改变想法的,也是出自直觉的力量。
      (作者系日本电影配乐大师)
      音乐流露出的中日民族性
      琵琶,是从中亚辗转传入中国及日本的乐器。现今的琵琶都是四弦,五弦琵琶在中国乃至印度都已经不见踪迹。经过丝绸之路时,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克孜尔千佛洞里绘有五弦琵琶的壁画,据说,这是中国惟一一处关于这种乐器的记录。日本奈良却保存了一把五弦琵琶,这一点耐人寻味。日本人一板一眼,擅长有系统的管理方式。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两国对传统音乐的态度上。日本传统艺能之一的“雅乐”是平安时期(公元794年~1185年)的产物,现在听到的雅乐,无论使用的乐器还是演奏方法,都与当初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通过代代相传,雅乐维持至今,与1000年前毫无差异。
      现在的中国似乎已经听不到1000年前的音乐了。据说,这是因为中国人在传承过程中,自己会逐步设法做出改动,因此,目前的中国民乐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原型了。就拿琵琶来说,不论是调弦还是运指的手法完全改变了,几乎无法被称为同一种乐器。
      这种情况揭露出一点重要的分别。日本人十分听话,原封不动地将传统继承下去,中国人则是想靠自己做些什么,加入了创意和巧思,传统也会逐步改变。相比之下,日本人显然更擅长维护传统,却不太具备创意。
      日本人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却很少加以改革。看到某种典范,将其当成目标时,就会展现出努力的一面,这就是日本的国民性。追上欧洲、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龙头,在这种时刻,日本人会发挥出非常强的能力;但在创作本国独特的事务上,却表现得非常拙劣。

    相关热词搜索: 花瓶 说成 杯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