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花开刹那的樱树【凤凰当浴火,刹那见花开】

    时间:2019-04-11 03:13: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运用原型批评方法分析了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命运原型,即受难原型和追寻原型。两种原型彼此交织诠释了命运的真谛:追寻理想的人生之途必定与苦难相伴。对其命运原型的剖析,一方面揭示了童话本身所蕴含的心灵超脱、人生曲折的深层寓意,并从一定高度丰富了文化人类学的内涵。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 荣格原型理论 命运 受难 追寻
      作为19世纪丹麦文学黄金时期的代表人物,安徒生这个以童话闻名于世的文学大师历经曲折,倾尽毕生精力创作了众多经典、广为传诵的童话故事。王泉根在80年代发表的《安徒生童话的艺术》一文中指出:“安徒生童话能有如此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恰恰在于它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正是这种进步的、向上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独特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才使得这位用毕生心血创作出来的一百六十八篇童话放出了特别耀眼的光彩。”[1]因此,正是来自安徒生心灵的人格号召力及其深邃的思想洞察力,使童话本身脱离空中楼阁,有了深刻的人生意义和内涵。形色各异的的主人公身上更凝结着某种统一的原型写照,本文将依据荣格原型理论对安徒生童话中的命运原型即受难原型和追寻原型进行一定剖析。
      荣格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将其理论视角直指人类心灵深处,首先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在人类的原始文化里隐藏着人类精神的“原始意象”,尽管历经远古时光的淘洗和积淀,至今仍停留在人类意识的深层和隐藏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当我们阅读那些包含着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作品时,似乎总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染力,从内心深处撞击和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此外,荣格认为:从集体潜意识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具体事物,这之间必须有一种过渡结构,而“原型” 则是沟通两者的中介,它是指“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2]而安徒生童话中尽管故事情节、事发背景各式各样,但仍可发掘出共通的特定命运原型情景。
      当我们用成人的方式阅读安徒生,给我们最深的感受是流贯于作品中的强烈生命意识。他的主人公在各自的生存活动中奋力挣扎,在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孤独和痛苦后,最终走向精神的“涅槃”,成就了不灭的灵魂。这样的过程和结局,是构成安徒生童话悲剧的主旋律,它不仅显露出与尼采、克尔凯郭尔等人相似的哲学思绪,而且蕴含着许多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和一些最古老的神话原型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命运原型不但在远古的传说、神话、宗教中我们可以找到印证,在人类的情感体验中更是得以共鸣,它像一粒种子已经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扎根、发芽。我们可以将命运原型细分为受难原型和追寻原型,前者侧重人生经历和各种纷繁复杂的体验;后者则立足精神层面,从探究行为的目的性角度出发,发掘各种行为背后的精神诉求、理想追寻。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受难是通往理想的必经之路,追寻是受难时不竭的精神动力。两者构成人类命运的全部。
      困难与幸福总是如影随形,同时困难又意味着痛苦。叔本华在推崇的悲观哲学中提到:“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旧的痛苦刚去,新的痛苦便来,陆续递嬗不已。”[3]而尼采与叔本华一样,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生命处于长期被压抑的状态。可以说,苦难似一种历史的宿命横亘在人类命运的行进途中,人类在无数世代中重复了亿万次的受难和牺牲经验,经过漫长的积淀和浓缩,已经在人类心理中形成了一种“受难原型”。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受难原型占了很大比例:美丽的人鱼公主,为了心中那份爱不能开口说话,最终化作大海上翻腾的泡沫;柔弱孤独的艾丽莎忍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编织坚硬的荆棘衣救助亲爱的哥哥;穿了单薄衣服,冒着大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无助叫卖等众多受难的形象……安徒生对这些心地善良但遭遇苦难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虽然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充满了受难原型,但安徒生本人对生活仍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一种受难经验结束,生命必以一种超脱的方式得以新生,而支撑人不断前行,并克服困难的动力则是高尚灵魂的追寻,对人类最美好情感的追求。
      追寻是人类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命需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永恒动力。
      纵览众多远古神话、传说、梦境等,我们都可以找到死亡与复活、追寻与永恒的众多素材,如夸父追寻速度,逐日奔走;大禹追寻苍生,奋力治水;女娲追寻完满,熔石补天……这些素材加以历史积淀就成为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追寻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欲望,人皆有欲望,人生的很多痛苦也皆由欲望和追求而来。如在安徒生童话中,小人鱼因渴望高等生命,由海中无忧无虑的公主变为一个行走着的痛苦的生命;锡兵因追求而不觉独腿的不足;珈伦因美的欲望穿上红舞鞋却最终祈求侩子手砍掉双脚……欲望的追寻必定以代价的付出为交换物。究其文学大师安徒生创作追寻原型的原因,实则是将悲剧精神的内核转化为喜剧精神,追寻灵魂的永恒成为创作的导航灯。
      总之,原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经历,都是某一人类群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艰难行走、勇于攀登的命运折射和沉淀。而荣格的原型理论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探析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普世价值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凤凰当浴火,刹那见花开”更是人类共同的命运轨迹。安徒生以夸张、幽默、虚幻的笔调创作童话为我们透视了人类的复杂生活,这样,当我们阅读和感受安徒生童话中的受难原型和追寻原型时,不禁幡然悔悟:原来自己已经在曲曲折折的跋涉中跨过了千山万水,那些曾经张牙舞爪的苦难,称其量只不过是人类走向美好境界、获得美好心灵的阶梯。生命的韵味,恰恰在于人生途中,愈走愈美丽。

    相关热词搜索: 花开 凤凰 刹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