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国内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19-04-09 03:25: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6月2日,星期六,深圳某软件公司会议室;讨论话题——如何利用社交商务、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优化企业管理。  参与讨论的几十位企业CEO各抒己见。一个声音渐成主流:新兴技术固然重要,然而软件企业能否提供恰当、准确的信息化服务,尤为关键。事实上,这早已成为摆在我国软件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中国软件业正在加速成长,而云计算等新技术则为他们带来更多机遇。”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当前优质人才缺失、发展环境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只有予以正视,方可‘对症下药’”。
      人才尤缺复合型
      2010年,大型清洁能源企业新奥集团正在谋划升级其原有信息化系统。实施中,集团CIO韦有双发现了问题:来自合作软件企业的项目经理无法与自己的团队实现有效沟通,导致纰漏不断。在他看来,这位项目经理是一名技术人才,却并非一位兼具技术、业务及服务的高端人才。
      “中国软件业是否真的缺乏人才?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技人力资源,然而高端人才却实为匮乏。”倪光南说。
      何为高端人才?来自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部总经理柴晓波的答案是:深谙客户偏好与业务知识、具备丰富的IT技能及企业管理经验的高端规划师,即IT+咨询服务能力兼备的人才。
      如今,传统IT企业向咨询服务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卖产品不如卖服务”的时代,IBM的转型成功正吸引着愈来愈多的追随者加入咨询服务商行列。但对我国广大软件企业而言,这并非易事。
      “中国90%以上的信息化工作发生在中小软件企业和中小企业客户之间。然而,中小软件企业基于生存的压力,难以做到深耕行业、培养和留住具备资深信息化能力兼资深行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使培养出来而且留住了,其所服务的中小企业也往往很难接受高昂的服务成本。为了降低服务成本,中小软件企业要么不具备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要么寄希望于开发出可以面向中小企业产品化的服务。”杭州新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锐信息)董事长金炎军强调说。
      他表示,此时,中小软件企业只得冒着开发不出产品化服务的危险进行生存与发展,要化解风险,必须有良好的软件投资环境,显然,我国目前尚不具备。所以,中小软件企业陷入了一个困境:如果仅仅为了眼下的生存,而放弃了深耕行业、自行培养综合人才、提供适合中小企业客户的产品化服务,从长远看,必死无疑。然而,若马上启动行业深耕运作,则很有可能马上死。
      新锐信息是一家基于云计算提供政府监管业务服务的软件服务商。作为中小软件企业亲身实践者,金炎军对我国软件业的把脉或许更加真实。
      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强认为:“在行业过于分散,中小企业众多的格局下,软硬结合很可能会为我国软件行业带来重新洗牌与领地瓜分的机会。”柴晓波则指出,软硬结合的整合方式正成为国内外诸多IT企业与大中型管理咨询公司扩充边界的首选策略,其对国内软件企业带来的市场机会不可小觑。“外强的进入会给国内较大型软件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如果创新不足、不能保持研发技术的先进性与业务策略的方向性,其所面临的风险将不容忽视;而对国内广大中小软件企业而言,缺少系统集成及软硬件整合开发能力或将使其失去竞争机会。”
      金炎军对此却有着自己的看法。在多年运作中,他自认为缺枪少弹的中小软件企业找到了“出路”。金说:“我根据企业自身实践总结出,即便是一家实力羸弱的软件公司,若能做到主动发现客户初期需求而制定好管理软件模型,然后及时、持续处理来自客户的反馈,既解决了复合型人才匮乏问题,同时又可将个性化服务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客户。”
      对于金炎军的理论,倪光南表示认同。“软硬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人才的创新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使企业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应当充分利用。”他说:“金炎军提出的软件开发模式是一种‘快速原型法’。其通过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的非完全的分析和定义,快速设计开发出软件系统的原型,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再由用户对该原型进行测试评定,给出具体改善的意见以及丰富的细化软件需求,然后开发人员再进行修改完善,这种方法对于降低开发风险、缩短开发周期、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大有裨益。当然,该理论尚待继续加以完善,不断成熟。”
      妄自菲薄要不得
      诸多原因,使得人们对于国产软件竞争力信心不足。倪光南疾呼:“中国软件企业完全可以满足国内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需求,只是人们不相信国产的观念仍需政府主导加以改变。”
      当然,若将国产软件置于国际舞台,不少短板依旧暴露无遗。在柴晓波看来,无论从软件行业对GDP的贡献度、技术先进程度、国家投入力度、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还是软件产业百强企业的收入规模与对核心技术的掌控等指标来看,我国相比欧、美、日等软件行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尚有很大距离。“不过,近年来这些困境正在好转。我们在IT技术的深度应用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正如柴晓波所说,在清晰短板之余,更应该看到我国软件业的进步与前景。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24.5%以上;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超过2.5万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比重超过60%;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软件企业,产生3到5个千亿级企业。
      如今,我国软件产业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既有政策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产业结构更为均衡合理、财政资金投入及税收方面具备有利条件、新兴应用需求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等积极因素,又有全球市场增长乏力、国际竞争持续加剧、重大机遇可能稍纵即逝等消极因素。我国软件业如何自处?
      “各个企业的情况互不相同,不可能有通用的方案,但对于中国整个软件业来说,抓住当前IT新变革的机遇是必须的。”倪光南认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尚未制定统一标准,形成垄断,因而必将会为我国软件业提供广阔内需市场。
      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强则指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理念与技术将为我国软件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力。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软件企业可以借助政府在云计算的推广力度,进行联合式产品开发,提升用户体验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打造全新的营销模式;中小企业软件企业可选择在某个局部范围进行突破创新,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亦可依托云平台进行部署与软件产品的开发,降低公司前期市场拓展成本;小型、创新型软件企业则可以借助云计算在移动终端、电子商务与在线社区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不过,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带来的IT应用技术的复杂与多样性,依旧让软件企业的IT技术人员感到困顿;对于我国大多数现金流能力有限的软件企业来讲,选择继续在原有的传统产品方面加大维护与拓展式开发,还是尽全力进军新兴IT技术领域是一个棘手的决策性难题。”柴晓波认为。
      但最重要的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妄自菲薄必然要不得。诚如倪光南所言:“中国信息化需求那么大,国产软件为什么不去争,而非要将大蛋糕让给跨国公司,再从他们那里去争一些低端的外包呢?”

    相关热词搜索: 做大做强 机遇 挑战 国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