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用言语行为转喻分析电影《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电影

    时间:2019-04-08 03:23: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043-01  摘要:本文从言语行为转喻转喻的角度分析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转喻理论是从转喻的角度解释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理论更好的解释了人们理解和应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过程。
      关键词:言语行为转喻;言外;ICM;转喻;间接言语行为
      1、转喻
      转喻传统上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在两个紧密相连的食物中,以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2、言语行为转喻理论
      1997年Panther 和Thornburg 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他们认为转喻有助于间接实施许诺、提议、建议、请求等语言行为,说话者可以通过提及一个言语行为的某一属性来实施该言语行为。
      2.1 事态场景理论
      1999年Panther 和Thornburg 提出了事态场景理论。事态场景包括状态、事件、过程和行为。言语行为是一个特殊的事态场景,一个事态场景包括以下成分:“事态前”部分,即动机、潜在性、能力和性格等可以导致事态的必要前提条件;“事态核心”和“事态效力”部分,前者指现实的或真实的事态,后者指紧跟事态的必然后果;“事态后”部分,指事态的非必然后果。我们可根据转喻和事态场景把言语行为转喻分为三类:事态前部分代表整个场景、事态核心/效力代表整个事态场景和事态后部分代整个事态场景。
      2.2 言外ICM
      Hernandez和Mendoza在2002年提出了言外ICM,在言外ICM中,除了转喻场景中的信息外,还应包括以下语用参数:损益/增益,选择性,权力,礼貌常规,施事类型,说话人意愿的程度,听话人意愿的程度,缓和的程度和社会距离的程度。
      3.《傲慢与偏见》中间接言语行为的分析
      MRS BENNET: Tell her that you insist upon them marrying.
      LIZZIE: Papa, please - !
      MRS BENNET: You will have this house!
      LIZZIE: I can""t marry him!
      MRS BENNET: You""ll save your sisters from destitution!
      LIZZIE: I can""t!
      MRS BENNET: Go back now and say you""ve changed your mind!
      LIZZIE: No!
      在这段对话中,班纳特太太极力劝说莉莉嫁给柯林斯先生。第一句是一个请求的言语行为,班纳特太太请求自己的丈夫告诉莉莉他也同意这门婚事。班纳特太太用事态核心部分“告诉她...”来指代整个事态场景。面对班纳特太太的请求,班纳特先生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因为他不赞成这门婚事。第二句也是请求的言语行为,虽然是个省略句,但同是用事态核心部分代替整个事态场景。第三句,班纳特太太用事态后部分来指代整个事态场景。“你将拥有这个房子”是莉莉嫁给柯林斯先生的非必要后果,属于事态后部分。面对妈妈的极力劝说,莉莉并没有松口。“不能嫁给他”是“嫁给他”的潜在性,属于事态前部分,第四句是用事态前部分来指代整个事态场景。面对女儿的反对,班纳特太太继续劝说。因为柯林斯先生是班纳特家的唯一继承人,班纳特先生死后柯林斯先生将继承一切财产,所以在班纳特太太看来,莉莉嫁给柯林斯先生会使自己的女儿免于贫困。“你会让你的姐妹免于贫困”是“莉莉嫁给柯林斯先生”的非必要后果,属于事态后部分。因此第五句是用事态后部分来指代整个事态场景。面对妈妈的进一步逼迫,莉莉坚持自己的意见,直接说“我不能”,第六句是用事态前部分“我不能”来指代“嫁给他”整个事态场景。班纳特太太看到自己的苦力劝说并不见效,最后不得不诉诸于家长的权威来命令莉莉接受这门婚事。班纳特太太命令莉莉回去和柯林斯先生说自己已经改变了主意。“你已经改变了主意”是“嫁给柯林斯先生”的前提,属于事态前部分,这句话是用事态前部分来指代“嫁给柯林斯先生”整个事态场景。显然妈妈的命令已经让莉莉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此莉莉很坚决的回答说“不”。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莉莉是个聪明、独立的女孩,对婚姻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婚姻既要两情相悦,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4、结论
      本文从言语行为转喻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分析,一方面能更深刻的了解剧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人物关系;另一方面能更好地理解人们应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勇忠. 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M].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勇忠. 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J]. 外国语言文学, 2003.4.
      [3]张辉, 卢卫中. 认知转喻[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相关热词搜索: 傲慢与偏见 言语 分析 电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