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江月,解读《前赤壁赋》的钥匙】前赤壁赋赏析

    时间:2019-03-03 03:25:4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前赤壁赋》开头便描绘出一幅静谧、怡然的美丽画面;接着以主客问答的手法,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怀,一种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人物情感由喜而悲,最后转悲为喜,在体味人生的哲理之后欢愉散场。这篇赋写得汪洋恣肆、纵横跌宕、光怪陆离,既有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又充溢着作者深刻的哲理思辨。
      江月,在这篇名赋中成了作者寄托情怀、感悟哲理的见证,是解读本文的钥匙。
      
      一、江月构成了宏阔、幽渺的意境。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是月光乍现时的情景:一个“横”字,写出了月光下的江面辽阔无涯;“接”字让月光下的江面显得幽深而浩淼。一幅江流月夜图呈现出立体的美感,构成了宏阔、幽渺的意境。作者的情思也不由得激昂起来,心灵随即放飞:“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将自己心中积蓄已久的不快统统释放,将世间的愁绪烦恼统统弃置不顾,伴随着这秋天的美丽月色“羽化而登仙”。
      
      二、江月是主人公倾诉愁绪的寄托。
      见明月而生喜悦,闻箫声而生悲情。清风明月,小舟江流,却没有佳人音乐相伴。而“其声呜呜然”的箫声,不能不勾起人压抑心中已久的无限伤感: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在屈原的《离骚》中是君王的化身。在作者的心中,此时的“美人”也是可望而不可即啊!他知道,当初如果没有神宗的庇护,他苏东坡可能早已身首异处,成为政治斗争的殉葬品了。
      如今,被贬穷僻之地――黄州的他,只有将自己的满腔愁绪托付给无言的朗朗明月。江月,成了他愁绪情怀的寄托。
      
      三、江月是触动作者思古之幽情的引子。
      悲情一发便不可收拾,面对曾经的古战场(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古战场,但这并不重要),面对清朗之明月,发思古之幽情则是他感情流动的一个向前突进。东坡(即为文中的“客”,此时的“主客”当为一体)并没有拘泥于一己之愁,迅速从个人情感的泥沼中拔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由曹孟德的诗引出对其人的遥想:“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然后语气一转,“而今安在哉?”不可一世的豪杰英雄们,早已随着这滔滔不息的江水,化为一阵阵“惊涛骇浪”。深沉的感喟之后,又开始观照当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作者以“渔樵”为生,以“鱼虾”为友,生活自由自在,但依然感到生命的短暂须臾,知道“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由眼前之江月发思古之幽情,进而表达了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更为全文增添了一层浓郁的感伤情绪。
      
      四、江月是作者哲理思辨的载体。
      作者的思绪在生命的隧道里穿梭,面对着眼前滔滔不息的江水和亿万年来高悬于天空的明月,作一次生命的思辨和验证:“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天地万物都处在一个永不停歇地变化之中,就如同这奔流不息的长江之水,故而何不尽情享受眼前的山间明月、江上清风呢?用不变的观点来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人和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是不会消逝磨灭的,就如同这高挂天幕的皎皎明月,“江月年年望相似”,又有何感伤可言呢?
      江月,成了作者发哲理之思的载体,变与不变的拷问,充满了辩证的意味,让人们在作者营造的艺术世界里领略到了理性的魅力。

    相关热词搜索: 解读 钥匙 赤壁赋 江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