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人生路途多风雨【《三联生活周刊》风雨路途十几载】

    时间:2019-02-20 03:22: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本综合性的新闻周刊,承接邹韬奋先生的办刊精神,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并且反映时代进程。本文通过对《三联》十几年的创办历程的回顾,向读者展示一个品牌刊物的发展的艰辛历程,并为其他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市场化运作;新闻生产;品牌
      
      《三联生活周刊》是中国刊坛上的一颗参天大树,继承了邹韬奋先生当年主办的刊物。邹韬奋先生创办并主持的《生活》周刊,积极反映时代潮流和社会变迁,竭诚为读者服务,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今天的《生活》周刊在承传历史的同时,致力于创办一份有文化思想内涵与深度的刊物。
      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尽管当时我国尚且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关政策还不明朗,但是传媒制度处于渐进变革当中,媒体正在逐渐变成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转变促使中国传媒业的运行模式也从过去的单一的社会经济效益取向转向社会效益市场效益双重取向,这为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依据。而且当时除了《�望》周刊以外,没有现代性很强的文化性的新闻周刊。
      “一笔钱,一帮人、一个思路”搭建了一本新闻周刊的创办的平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董秀玉等人开始了在中国办一份大型综合性周刊的尝试。当时市场化运作概念还很模糊,《三联》借鉴香港媒体的发展模式,与社会资金合作,用广告养刊物。尽管创办初期与几家公司的三任经营合作历经坎坷,并且经历两次休刊,但是《三联》的经营仍然谨记市场化发展的途径。以广告养活杂志,在今天已经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理论,在当时人们看起来还是一个新鲜的理念。
      卡琳斯指出成功的杂志要具有“令人信服的编辑能力”。一个媒体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团队。正是这些人,把一种具有生命的思想方法,价值系统和操作路径不断蔓延扩大。从永定门外到净土胡同 《三联》创办伊始,集合了北京报界、文化界一批知名人物,吸纳《中国青年报》《中华工商时报》的一些优秀的记者。这两份报纸当时首都新闻界处于引领地位 ,前者的文章尖锐犀利,后者则锐意改革,在编辑业务上创新颇多。《三联》组织起自己的信息网络,占领信息的制高点,冲出低级竞争圈;利用独家信息、独到见解、独特版面、独立人格形成了自己的强大的竞争力。
      调查学者米尔顿・霍尔斯坦等人提出了杂志成功建立蓝图,即一个高度集中的编辑哲学、一个明晰的方案规划、对读者详尽的了解和全面联系。《三联》对欧美主流新闻类期刊尤其是《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进行了细致研究,以国际上成功的期刊为参照,创造出一个符合中国读者需求和习惯的编辑模型。《三联》打破国内多数期刊的约稿式的作业方式,依赖自身的编辑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形成了一种“新闻生产“的作业模式。新闻周刊是以编辑对记者采访发回的新闻进一步加工、整理、编辑、重新撰写为基本的写作模式。
      《三联》的宗旨是要反映时代进程,对新鲜度有明确的要求。时效性强的的内容(1周或10天内的)约占30%,其余70% 内容也应是半月来最多一个月内读者关切度较高的,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浓的文化色彩,对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投资、理财、休闲、旅游、养生、鉴赏、娱乐家政等,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如何将文化味道与新闻报道完美地结合起来,《三联》一直在努力探索。作为一份新闻性的周刊,《三联》在新闻类刊物中具备某种文化品味、可读性。发觉一些重要的题目做深度报道,力图赋予新闻报道某种思想深度。《三联》不是简单地追求“独家”而是从处理的独到、独特上下功夫,成就自己的风格品格。《三联》对有关大众生活的选题,给出更多的背景资料,给出文化视角的阐释,给出更多的前瞻性的思考,在沟通信息的同时,沟通观念。
      在主题的采编上,《三联》有着明确的原则。钱刚明确提出的“记录生活“杨浪、杨迎明强调采访稿件的铁律――故事故事故事,细节细节细节,数据数据数据,朱伟多次强调”文章一定要有观点,甚至标题应该就是观点,在这个信息时代,没有谁能真正垄断信息资源。《三联生活周刊》不是要贩卖信息,周刊的记者要有独特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受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它与媒体的功能定位共同决定媒体传播的内容、风格和整体面貌,并最终决定者媒介传播的成败得失。根据受众的需求,精确定义杂志的内容,是杂志能够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三联》的读者定位在中层知识分子,内容上侧重大众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时对与大众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内外时事和热点话题,及时做出生活化的深入报道。
      作为一本由月刊、半月刊到周刊的成功运作,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挑战。1994年采用月刊发行,很难体现性新闻价值, 1995年半月刊的方式开始起步,1999年《三联》的影响力和刊物的质量在同类杂志里名列前茅。在2000年底的时候,《三联》确定了完全追求新闻性报道的周刊发展方向。这是一个突破,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时间的缩短,还涉及到很多的事情,时效、资金、人员等方面都要求有很大的投入。尽管可以借鉴香港等先进地区的经验,但是由于体制等问题,有很多问题都得自己去探索。
      《三联》在周刊市场中《三联生活》有他的优势,尤其是它一以贯之的人文文化品质。《三联》在发行――广告――品牌上,已经取得了成功。然而当品牌营销成为竞争的核心时,由媒体扩张涉及到的既有品牌的延伸,资本纽带的形成,国际路径的打通,就会成为成功品牌高速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性知名周刊是《三联》不断追求的目标,期待这一天早日来到。
      今天市场上的新闻周刊种类众多,在一批新兴的期刊尤其是周刊蓬勃发展的时期,《三联》如何发挥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继续保持一种人文关怀和文化旗帜,是我们不断关注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杂志产业》 [美]萨梅尔・约翰逊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十几 路途 风雨 生活周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