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自我救赎:语文课堂应当实现的华丽转身]华丽转身的励志句子

    时间:2019-04-01 03:28: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佛家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这个世界又文野交织,爱恨两难。今天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好课观,它对语文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审美观是一种检验,面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我们应当格外擦亮眼睛。在对许多课例的研讨中,唤醒我们的语文教学意识,思考语文的教学真谛,实现对语文教学的救赎是十分必要的。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能够拯救我们的,也许只有我们自己。
      一个自以为满意的教学过程
      不久前,我们工作室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先请两位青年教师上同题课《变色龙》(苏教版八下),然后邀请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魏本亚教授与上课教师开展对话活动。为了深入剖析课堂,我们还在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检测反馈活动,并根据有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与反思。其中一堂课作为研讨的对象,下面是基本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简介作者: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二、 感知故事,读懂情节
      1. 复习小说的三要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 课文明明讲了奥楚蔑洛夫判案的经过,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目呢?
      3.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的过程中,对赫留金、小猎狗的态度多次变化,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找出表明不同态度的语句,边读边画,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三、 揣摩言行,读懂人物
      1. 以笑脸与哭脸显示五次变化,让学生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指出奥楚蔑洛夫判案的依据。
      2. 读懂情节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奥楚蔑洛夫不变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1) 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至十节,边读边思考你读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教师示范朗读第八节,学生分角色朗读)
      (2) 在判案过程中,奥楚蔑洛夫有个举动不知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他频繁地穿衣脱衣这个动作是否多余呢?这个动作,对表现其性格有什么作用呢?
      (3) 第二十五节:奥楚蔑洛夫问时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追问:“洋溢”能否改成“流露”“展现”?“温情”能否改成“神情”?
      追问:这一趋炎附势的性格还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什么地方?(人称的变化上。)
      分角色朗读:同学们读奥楚蔑洛夫,剩下的内容老师来读,并小结。
      四、 结合背景,读懂主旨
      鲁迅曾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招人一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会剩下些什么……”契诃夫写这篇小说,难道就是为了批判奥楚蔑洛夫这个可笑的人物吗?
      五、 拓展探究,布置作业
      文章最后写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接着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总结,并推荐阅读契诃夫更多的小说,如《凡卡》《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等。
      这次活动课前后分别进行了检测活动。检测是用同样的试题,用同样的时间。检测题来自课本配套练习题,共15分钟的题量。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本文的生字词训练;句篇部分,文本的句段相关内容训练;主旨部分,主要是考查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内容简单,是选取平时练习册上的内容。这两节课,上课教师备课非常充分,对教材把握也可谓游刃有余。课堂上,教学环环紧扣,师生紧密配合,师生对话比较流畅,学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课堂的整体气氛比较活跃。听课教师的表现也比较平静。按照一贯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评价标准,大家认为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每个听课教师可以说出五六条优点,再提出两条不足之处。在评课活动开始之前,我观察到,两位上课教师的脸上洋溢着比较满意的微笑。
      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学习结果
      两节课结束以后,我们和专家一起进行教学研讨。魏本亚教授开门见山:我们都在追求“有效教学”,我们教师如何知道一节课是否有效呢?我们的研讨活动主要是还原这两节课。于是和本次活动上第一节课的钱老师开展对话。对话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教师活动”分析中,听课教师一起帮助分析,列出教师的活动:出示图片,简介作者,分析小说三要素,概括文章情节,解题,梳理文章情节,找人物变化的依据,找不变的性格,研究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作者的背景、文章主旨,布置作业。学生的活动:欣赏视频,了解作者,概括文章内容,解题,读书思考,研究变色龙的几次变化,集体交流、分析关键句,了解社会背景,揭示文章主旨。
      接着,我们让上课教师回答:你认为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些什么?教师认为:学生应该会概括文章的情节,通过品读会分析人物的形象,能够深度把握文本。注意:这里教师是说,“学生应该会”,显然,这是教师的一种大概的判断。接着我们让教师思考:为什么制订这样的目标?我们的活动全部是围绕这样的目标进行的吗?有没有办法判断学生自己就能够弄明白文本中的一些问题呢?教师感到茫然,因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接着,我们继续分析“这节课要抓住什么呢”。和教师讨论达成以下共识:文章情节,通过设计的表格填充,是可以完成的。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把握,通过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讨论,也是可以把握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显然是“变”与“不变”。这是难点,可以通过研讨书本课后的习题,通过学习注释了解和把握。课文后面的习题设计其实就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和教师展开的思路。所以,本节课的基点应该放在哪里呢?即由“教”转变到“学”。为了引导教师深入剖析课堂,我们在征得上课教师同意后,把课堂前后检测的结果告诉大家:课堂前后的检测差距是七分。大家都比较惊讶,尽管大家都知道课堂进行了一个前后检测,但是教学的效果与预想差距太大。尽管学习的效果是不能通过一份笔试全部检测出来的,但是,至少这个结果是让大家失望的。
      一节课,就确定性的知识性目标来说,只增长了六七分,是我绝对始料未及的。而且在增加的分数里,我们再对所获分数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了。基础知识并没有增加,甚至有三名同学有所倒退,六名同学保持原来的分数。分数增加最多的是关于文章的主旨探讨。我们知道,教学中在这个环节,教师一般是最用力的,往往会讨论得最认真,也会进行最醒目的板书,学生一般会将之背诵下来。通过前后检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认知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根据我的经验,上完一节课,针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考查,学生增加30分左右是比较正常的,而面对眼前这样一个数据,我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接受的。我也承认,一节课里,学生获得的东西不可能全部得到检验,况且一些优秀的教师总会延展开去,给予学生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但是就常态而言,在语文教学上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果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作一栋房子,那么每一节课都应该实实在在地为之添砖加瓦,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那种既不屑于基础学力的积累,又不给学生以人类文明精华的浸润的虚假道德教育、空洞的理想教育以及无趣的审美教育,是对学生的戕害。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如果在课堂上一改传统做法,由“教”向“学”转变,删繁就简地提出统领性的关键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讨论、书写,甚至冥想,不理解内容的教师及时进行个别指导,从显性知识考查的角度看,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比上面两位教师教学的课堂效果差。   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这不得不引发我们诸多的思考。
      一个亟待实现的华丽转身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对语文教学实效性的诸多思考。其实,即使我不举这个研讨案例来揭示,语文教学的问题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一直处于最敏感的前沿,它被解读的空间最大,被解读的可能性也最多。但我以为,教师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上完一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二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取的能力是得益于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吗?三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充实一些?正如前文所言,可能许多教师无法回答这三个问题。因此,对语文教学的救赎就是要让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请注意:这里是自我汲取,就是要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要再表演和说谎,进行真实的教学,直抵学生的心灵;就是要积极建构一条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幸福通道,而废除秉承已久的“废品生产流水线”。为此必须至少在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摆正学生位置、简化教学过程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一、 凸显目标引领,关注目标形成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行进的重要导向,教学是围绕目标展开的。教学设计之前,应当确立好目标。这里尤其值得探讨的是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清晰预见“教学的结果”或者说“学习的结果”。对此,教师要有清醒的反思意识,备课中要多问自己,“为什么教”“要教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要达到的学习程度,设计“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的实质是一个“逆向设计”。
      其次,是如何具体表述教学目标。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目标的表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把目标表述清楚,对教学进程和环节的把控才可能是清楚的。长期以来,教师对教学目标确立是不够慎重的。教师在写教案时,它往往是第一个被写下的,但就在这无数次的重复之中,它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不需要思考且可以跳过的可有可无的摆设。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从教学参考书和别人的教学设计出发,添添改改即可定出目标。真正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时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精确地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头脑中清晰绘制整个教学流程的重要开端,这个开端往往会决定终端。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也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然而,“三维目标”究竟在教学中有怎样的价值;“三维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是非常值得澄清的一个问题。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一一对应地、机械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三维目标是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一级目标,它还有两个下位的目标即“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加以整合来确定,是最具体、直接、可操作的。
      再次,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否则无法确定教学的正确方向。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果使用“提高” “了解”和“掌握”等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展开。行为动词应该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把握,一句话,应该是可以评价的。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其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关于使用手册和辅助手段,如 “允许”;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 “根据下列一组图,能写出300字的短文” 等;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等;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表现程度通常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如假设一道题有五种解题方法,但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回答,那么就可以这样陈述,“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法”“80%学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法”等。此外,每节课的目标都是独特的,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文本的特点与价值,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差异性。
      其中一位教师设计的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3. 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根据以上的论断,很显然,这一目标的表述是有问题的。其一,目标陈述没有从行为主体——学生出发,对学习主体的指向性不够明确,陈述的方式不符合要求;二是行为动词缺乏量的规定,不明确、不具体、不可操作、不可把握,不能体现经过学习后表现变化的程度;三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即学习这篇文章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没有考虑;四是体现的知识目标是有缺漏的。
      二、 教学有所不为,舍弃方可有得
      中国道教思想中有“无为”之道。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无为”有不要轻举妄动之意,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许多的启示。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内容的广泛性与不确定性。一篇文章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实在是太有讲究的必要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总是主张讲深讲透,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地讲。讲得自己口干舌燥,讲得学生昏昏欲睡。后来人们又提出要回避“满堂灌”,于是教师就设计大量的问题,形成“满堂问”。师生一问一答,一大串问题像炸弹一样狂轰滥炸。为了寻求答案,学生疲于应付,没有低吟沉思,没有慷慨陈词,没有默记咏叹,没有浸润濡染。教师在课堂就像产床边的爸爸期待孩子出生一样的急切,期待正确的答案从孩子嘴里蹦出。这种只期待结果而非过程的教学,除了有限的具体知识,其他是得不到发展的,如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情感陶冶等,低效是必然的。这就是学生学习许多年的语文而语文素养不见长进的原因所在。我们承认,新课程改革的十余年间,课堂确实有一些变化,但是总体进步是缓慢的,并且无实质性的改变。我们应当明确的是,语文是有限的。所谓有限的,就是文本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什么给学生是有选择的,要根据教材编排的体系、单元训练的要求来安排“学什么”。例如《安恩和奶牛》可以同时安排在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来学,在初一学习定位应该是对小说的基本要素的把握,而在高中则在主题的挖掘和语言艺术上下工夫,教学的立足点肯定是有明显差异的。语文教学我们首先关注的应该是“教什么”,这个道理简单得就像吃饭一样,“吃什么”永远比“怎么吃”重要得多。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有限性,教师的一项重要修炼就是要学会选择教学内容。   三、 突出学生立场,体现开放自由
      这两节课和所有的课一样,教师设计并提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回答,再一起读一读,算是赏析与积累。教师自以为是地认为学生可以得到发展。当我们沉静反思一下师生整堂课的言行就不难发现,其实质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参与还是微弱的。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应当怎样学习?语言首先应当是工具的存在。语言作为工具又是多方面的,最基础的是识文断字,以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深层次是凭借语言,从思维和情感两个维度,用不同的方式(科学、宗教、艺术)把握世界并构成人类社会;更高层次,是人之为人的素养,伴随人的价值追求以及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语言既然是一种工具,那么,对这种工具的掌握与运用是需要学习与训练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就其理解而言,是得到一种知识;就其运用而言是养成一种习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自如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无论是得到知识,还是养成习惯,语言都是要语言主体习得的,即语言实践。突出学生立场至少应当表现这样几点:一是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要有鲜明的“学生立场”,成为学生学习的解放者、协助者、激励者和引导者。二是设计学习路径。教师在每一节课前,要有清晰的课堂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互助互动,即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以问题为纽带,通过合作来解决,最终达成学习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备课时要着重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使用读、思、议、练等方式。学习方式要体现开放性,让学生有所选择,有一定的开放度和自由度。三是要认真研究学情。学生是课堂的全部,是学习的全部,学生的作为是课堂的焦点。课堂永远是一条流动的河流,理想的课堂应该因为学生的不同而不同。课堂教学不只是一些无序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也不是教师自我陶醉的各种精彩安排的鱼贯呈现,更不是自以为是地将自己所“欣赏的手段”生硬地穿插其中,比如要体现有合作学习,于是改变座位进行讨论,凡此种种,将之作为课的亮点,成为好看的点缀。课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种“有机”就是对学生学习来说是适切的、恰当的和有效的。
      四、 过程化繁为简,坚持先学后导
      杜拉克说过:“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简单是一场信息革命,其任务是使复杂的事情简单明了,创造适当的指令。”所谓的简单,并不意味着是单一,简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作为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做许多事情,我们可能要做的,就是解放、协助、激励和教导,提出学习重点,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所以,简单是一条永恒的法则,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高效。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化繁为简,把那些繁杂的问题、多余花哨的媒体丢弃。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段实际情况,先预期学习的结果、教学的效果,让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清晰化。这种能够实现的结果估算设定之后,再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再根据结果和内容设计、选择教学方法,让内容与方法为效果服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要发现、解决的问题,按照发现问题、厘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完成教学。反复筛选,抓住主要问题,按照“导学后教”的顺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中的学习问题通过合作来解决。每一节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检测或评估,不单纯追求多而是追求扎实有效。通过反思追求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内容的深入理解,这样方能有真正的效果。我们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就是孩子小的时候,母亲要喂饭,孩子不吃,母亲要哄,孩子就到处乱跑,母亲就来追着喂,追上了,硬把饭往孩子的嘴里喂,孩子就奋力拒绝,有时还把饭吐出来。有一次,我的孩子睡觉了,嘴里居然还有饭没有嚼咽下去,其实他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尽管这已经过去快20年了,我每当和当下的教学联系起来,总是感慨万千。不遵循规律,教师一厢情愿地灌输,自信、勤奋而又愚蠢地强行推进自我欣赏的教学,越是执著越是没有用。
      我所呼吁的“语文救赎”,不是进行一场急风暴雨式的变革,而是,要求语文教学不要越俎代庖。没有暴风骤雨,没有生吞活剥,把我们的心沉静下来,变得更加柔和,就像散文作家莫怀戚笔下的《散步》。教师带着责任、带着亲情、带着和谐上路,贪婪地吸取语言散发着的清新淡雅的芬芳,就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边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放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那些花朵不时散发出幸福、温馨、典雅、高贵的气息。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转身 自我 语文课堂 华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