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思想偏激是什么意思_“思想偏激”遭会商,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间:2019-03-14 03:29: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引言】   从2010年11月起,北大在医学部、元培学院开始试行学生学业会商制度[会商,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以确定或改善)]。会商的“重点”对象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预计2011年5月份之后,会商制度将在北大全校推广。其中“思想偏激”一项,不仅引起北大学生的争议,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校内争议◆
      北大学生工作部(主持这项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商工作以关注学业困难、多次挂科的学生为主,当然也会关注一些“思想偏激”的学生,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经常夸大学校工作的一些细微漏洞,比如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对于是否已有因为思想偏激被“会商”的学生,北大学工部没有证实。
      少数北大学生表示支持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认为“有些学生太嚣张,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诋毁北大”,实为哗众取宠;有人甚至无中生有,对母校大泼污水,完全失去理智,“应该将他们送到疯人院去”。
      更多学生认为不应将“思想偏激学生”纳入“会商“范围,元培学院理应秉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北大学生大多是以各省市前三名成绩入校的“天之骄子”,许多学生个性十足,因此很难界定谁属于“思想偏激”,“错误的会商很容易埋没这些学生的个性”,容易让人产生“校方禁锢学生思想”的误解。
      
      ◆社会反响◆
      
      [质疑问惑]
      观点一:“思想偏激”衡量标准难确定
      一项制度实施前,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含义与程序,北大对于“思想偏激”定义很模糊。再者说,思想这东西,除了大是大非外,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的,在彼曰“偏激”,在此或言“平和”;某些人认为学生“胡思乱想”是偏激,需要“思想会商”,但有些人觉得“胡思乱想”是人的自由和天性,对这种胡思乱想产生太多“胡思乱想”,甚至动议要“思想会商”,才是不折不扣的“偏激”。思想“偏激”与否,很难界定,不能以固有观念作为衡量别人思想是否偏激的标尺,而把还未健全的东西制度化,操作起来只会使更多人受到伤害。
      
      观点二:如此“会商”阉割大学精神
      大学之“大“,其根本在于人格独立、思想自主、批评自由。如果没有这些,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人类也将永远停留在奴隶时代。而人格独立、思想自主、批评自由,往往无时无刻不包含在各种并不循规蹈矩的“偏激思想”里。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北大却使出掣肘“思想偏激”学生的招式,只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难道北大想阉割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生命活力吗?会商“思想偏激”者的实质是让学生听话,是批判异端思想,这与北大“兼容并包”的校风背道而驰。
      
      观点三:人类进步有赖于“思想偏激”
      稍微有点历史知识或读过几本书的人都应该知道,人类制度的演变、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几乎清一色是由“思想偏激”的人引领的。有些科学怪人为一个“偏激”的想法反复试验,不但弄得自己孤僻异常、不近人情,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知道当时发明火车的人被认为是疯子吗?要知道,伟大杰出的人才绝大多数都有鲜明的个性,在道德法制的基本准则内特立独行,所以他们才能做出他人做不到的事情,这不正是大学培养优秀学生的目标吗?所谓优秀,仅仅是指他的成绩够高,够听领导的话吗?
      
      观点四:会商“思想偏激”扭曲教育目标
      “思想偏激”该不该遭到会商,事关教育目标何去何从。北大校方会商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批量生产标准件,那么尽管去会商好了。如果想要培养特立独行,敢于冲破思想牢笼、体制羁绊者,会商就得慎行。教育是民族之本,如果像北大这样的院校都不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那么悲哀的不是几位激进学生,而是刻板教育的体制。会商“思想偏激”学生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视,它也许会深度扭曲教育培养目标,使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创新能力,滞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观点五:没有思想比思想偏激更可怕
      “思想偏激”虽然没有被视为洪水猛兽,但至少被校方视为另类。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一个开放的大学是成就一个开放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石。可惜,现在包括北大在内的中国大学已经习惯于用利益去衡量价值,用世俗去评判是非,过多的权力介入早已使大学失去了独立品格。会商“思想偏激”必然钝化锋芒、扼杀异见,其最终结果是浇铸出没有独立思想的“意识奴”。对于一个亟需提升文明高度的民族来说,没有思想比思想偏激更可怕。
      
      [理解认同]
      观点一:会商不是批斗打压
      会商“思想偏激”只是针对一些心态失衡的同学,他们在北大强大的学业压力下,对外界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非常敏感,抱怨社会,通过激烈的言论来缓解压力。这与MIT学生酗酒,哈佛学生裸奔有些相似,如果静下心来推敲,他们的观点大多是站不住脚的。再说会商,并不是批斗,也不是硬性的打压,而是一种思维纠偏、性格补弊。
      
      观点二:有利于被会商者适应社会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现在一些同学听到的反面东西太多,适当表达一下看法是没有错,但是如果太偏激的话确实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群体稳定。偏激者离开学校后多与社会格格不入,很容易走极端,导致人生悲剧,适时适当的会商纠偏有利于某些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助益他们的事业,优化他们的人生。
      
      观点三:会商偏激者是一种心理疏导
      每个人都需要心理疏导,涉世不深的偏激学生更需要。马加爵连杀4名同窗,这与他的思想偏激不无关系。如果辅导员或者相关老师对他多一些关爱以及进行基本的心理救援,悲剧或可避免。令人痛心的是,马加爵之后,不少思想偏激的大学生依然没能得到必要的心理辅导,他们要么自戕,要么伤人,药家鑫事件无疑是新的佐证。现今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容易走极端。北大的“思想会商”,正是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是一种人性化的沟通方式,是为学生切身利益服务,这种会商并非没有必要。
      
      观点四: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思想偏激”
      其实,思想偏激有两种,一种是激进、个性张扬、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和批判精神;一种是偏执、极端、自私、固执、钻牛角尖。前者与性格无关,多是年轻人所应有的朝气,后者则与性格有关,是一种心理扭曲的反应。若是前者,北大不仅不应该会商,反而应该鼓励和倡导;若是后者,进行会商,并无不可。
      
      ◆校方回应◆
      争议之下,北京大学的官方网站3月底用专访的形式刊发了该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查晶对“会商”制度的解释,称“会商不是管制学生,也不是处罚学生”。她同时表示,这项制度当前正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一些概念性和操作性的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并会主动听取师生和社会上的意见。
      北大校长周其凤也利用首届岳麓教育论坛的机会,做出回应:“会商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不知为什么会被误解,希望社会能宽容北大的学工老师。”周其凤说,会商的提出和自己有关。“刚到北大当校长不久,接到一位家长的信,信中说自己的孩子曾经非常优秀,但在北大读书时没有把握好,功课一科一科地挂,最后只能离校,让人十分难过。”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应尽可能地“早关怀、早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建立学业会商制度的出发点正在于此。周其凤委婉地承认将“思想偏激”和“生活独立”列入会商范围有些不妥。
      
      ◆教师下水文◆
      
      无思想才是最大的悲哀
      周建成
      
      “思想偏激”,前提是“有思想”。不过这里的“思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俗意义上的“想头”或看法。是人都有俗务,都有俗念,但如果北大学生的“思想偏激”仅仅限于“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的确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可以说是悲哀。
      旧北大曾是中国思想革命的策源地,如今的北大也应该是思想家的摇篮,北大学生理应常怀超越世俗的思想,对历史与未来、人生与社会、哲学与宗教、经济与文化、制度与道德等有自己的追问和探索,有自己的质疑与批判,有自己的设想和建构。“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当然也是需要的。但这种只涉及实际功利(而且是基本生活方面)的意见,实在算不上什么“思想”。说白了,我们这里强调的“思想”,应该是有一定深度的社会思考或人性思考之类,而非鸡毛蒜皮的意见。有深度的思想,可以是形而上的,也可以是形而下的,但绝不包括“形而下下之下下”。
      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过的一句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这句话让很多国人不舒服,但从她说这话到现在,中国的确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而且如果“思想偏激会商制”真的推广开去,北大传统和大学精神危矣,中国怕再也不能为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了。撒切尔夫人所说的“思想”,应该不包括“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一类。铁娘子的预言未必准确,但如果将因饭菜涨价提意见也算作“思想”,实乃北大悲哀!推而广之,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呢?
      又想起李敖到北大演讲。某清华学生的“提问”竟然是:“李敖先生您好,我是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我觉得我们是以清华最热烈的双臂来拥抱您,欢迎您回到我们的祖国,欢迎您回来。”李敖的回应则是:“这叫什么问题,再说我根本就没有离开。”清华与北大并列为中国最高学府,其学生就是这种“思想”,它太不偏激,却以毫无思想而领取了“最悲哀”的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会商 偏激 激起 千层浪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