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如何训练数学思维

    时间:2019-05-25 03:25: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伴随新课程下教学技能的变化发展的不断升入,如今的课堂教学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学生已不在是教师眼中的“小孩子”,他们接触及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可对待学习文化知识兴趣却远没有我们所期盼的那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选择这个课题,正是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开发儿童的智力,实现数学启蒙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思维更灵活、更开阔,学习更轻松,才能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激发兴趣
      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思维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突破口。发展智力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影响着其它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应注意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激发学生思维兴趣,调节学生精神心态,开拓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思维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以下我将谈谈本人的看法。
       1.一题多解学起于思、而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教学中,教师抓住时机,有目的的通过设疑引导,促使学生存疑、质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中, “放任” 学生选用自己喜好的解法,摆脱模式化的束缚和影响,重组思维系统和运算系统,善于迁移,触类旁通,使各知识点融会贯通。由于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并从中寻求最佳的解法,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有利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2.寻根探源通过理清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弄清算理,把握数学规律。运用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类比、演绎等推理方法,正确理解定理的意义,判断恰当,推理严谨。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指导学生做好知识、方法的归纳,寻根探源,促进了思维的升华。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通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又通过用一个三角形进行进行割补或折叠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学生不仅对所学的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公式能够运用自如,事半功倍。
       3.激发兴趣人的兴趣是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它往往与人们的好奇心紧密相联,学习兴趣一旦产生,就会使人对某种事物予以优先注意。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教学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上课开始,我设计一个充满童趣的问题:有两块长方形地,一块的长和宽分别是12米和6米,另一块的长和宽分别是10米和8米。牛妈妈问小牛哪块地面积大?小牛不假思索地回答,两块地的面积一样大。牛妈妈说小牛答错了,小牛怀疑地问:“两块地的周长一样长,它们的面积怎么不一样大?”同学们,你们认为小牛的想法错在哪里?这个问题把新旧知识的矛盾摆在学生的面前,直指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驱使学生带着满腔热情和炽热追求投入到认识新知的活动中。随之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练习,用一根长6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开始计算起来。结果各有各的答案,到底谁对谁错,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最终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只有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凸现出来,学生才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不失为一句空话。
       4.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取商的近似数的应用题时,先出示题目:例12: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几个瓶?再让学生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当学生回答出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2.5千克里有几个0.4千克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几个瓶,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算出结果为6.25,我问学生:“按‘四舍五入’法我们准备6个瓶子可以吗?”学生回答说“不可以。” 我又问:“为什么?”学生都知道需要再准备一个瓶子装剩下的0.1千克油,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才行。最后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并告诉: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随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了“去尾法”。由于这些例题都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容易理解掌握。这样也引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动机。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只有给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引导他们到知识的太空中翱翔,才能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