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浅析汉乐府民歌叙事诗之“片段叙事”]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

    时间:2019-05-15 03:16: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汉乐府民歌是汉代诗歌的精华部分,它以其独特且丰硕的文学成就填补了汉代诗歌创作原有的空白。而汉乐府民歌叙事诗更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成就了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仔细分析研究汉乐府民歌叙事诗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其中,“片段叙事”这类叙事诗所占的比重最大。所谓“片段叙事”即是在情节上只是撷取生活中最为吸引人,最能反映生活的一个场面一个片段来集中笔墨予以全力描写,从而使我们从这些富有典型性的鲜活的社会生活镜头想象到整个的生活画卷,以此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片段叙事
      汉乐府民歌是汉代诗歌的精华部分,它以其独特且丰硕的文学成就填补了汉代诗歌创作原有的空白。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继《诗经》和《楚辞》而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叙事诗发展完善成熟的重要阶段,对后世诗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仔细分析研究汉乐府民歌叙事诗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叙述的整个故事是完整的、有头有尾的,且以清晰的交代、叙述展现一个完整故事的全过程。比如说《孔雀东南飞》。第二类是在情节安排上相对说也是完整的、清晰的、曲折的。比如说,《陌上桑》和辛延年的《羽林郎》。但是,两首诗均是在女主人公罗敷、胡姬的一番回话之后就戛然而止了,没有继续交代故事结尾,这样让读者读起来似乎觉得有头无尾,故事情节不够完整,但每个读者均可以通过想象从女主人公的一番回话中把作者所未写出的故事的结尾呈现出来。那么通过想象和推测可以清楚知道一个叙述故事的完整的情节的诗作,其情节安排也可以看作是完整统一的。第三类是在情节上只是选择撷取生活中最为吸引人,最能反映生活的一个场面一个片段来集中笔墨予以描写,对于所要叙述的事情并不采取前二类似的方法做有头有尾的叙述。
      在汉乐府叙事诗中,如第三类情节安排这类诗歌所占的比重较大。后代研究者把这种叙事方式称之为“片段叙事”。“片段叙事”因而也成为汉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比较好的理解如《相逢行》、《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上山采蘼芜》、《西北有高楼》等诗篇,这些诗篇同样也都采用了“片段叙事”的这种叙事方式。这类诗篇的作者在写作时其关键之处不在于完整地叙述整个故事情节,而倾向于希望能通过这种有限的生活场景,让读者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事情,某种处境的人物的生活、遭际和命运。对于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等之类的信息,诗歌中并不作任何交代,只能通过人物的言语、对话才可推测、猜想出从中的一些故事情节来。为了说明这一叙事特点,我们先以《上山采蘼芜》为例做一分析。《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1]这是一首弃妇诗,描写一对离异夫妇偶遇相互问答的片段。在诗中,在叙述故事之前既没有对主人公作详细交代,也没有必要的人物描写。几乎把所有不必要的语言交代都省略了,让出场人物通过他们各自扮演的角色来铺叙这些介绍。不仅如此,还把所要叙述故事的叙事性语言尽可能地省略,全诗几乎只剩有了人物的对话语言,以此浓缩、容纳其所要传递的中心内容,以作为整个故事情节的注释。可以说,作者的高明之处恰恰就在于把握了这种叙事特点的精髓,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容纳诗歌叙事情节、叙述内容。全诗可以分为两层,即两个相互问和答,且皆是把“新人”与“故人”作比较。第一次问答,比较容貌,两人容貌差不多。第二次问答,谈及辛酸往事,比较手艺。很明显,“新人”的手艺大不如“故人”。由这两个简短的一问一答,就简练而集中地概括了“新人”与“故人”之间的差别,“新人”终究不如“故人”美丽贤惠能干。作者仅是撷取了一位遭遇遗弃的女子上山采蘼芜,下山时与前夫意外相遇的情况下,两人简短的对话的片段场景,以此来反映这位被弃女子的不幸,这出家庭悲剧的辛酸。让读者在这个有限的画面中无限想象,在有限的诗句中体会得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再如《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储,还视木行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儿女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共哺糜,上用沧浪天敌,下为黄口小儿。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行,吾去为迟。’‘平慎行,望吾归。’”[2]这首诗以一个家庭这个社会的一个角落中,从一家人家的一件极为平凡而琐细的事件中,提取了一个富有典型性的题材,叙述了汉时普遍存在的下层人民如何由饥寒交迫、求取生存进而起来斗争的全过程。“从这个小小的镜头中,通过简炼的叙事艺术手段,却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的实质和症结。它的叙事艺术的高明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3]诗中对主人公既没有任何交代,而整个故事情节也不是非常曲折多变。整个故事中主人公就给人一种忽而来了、倏尔去了的感觉。全诗分为四解,在第一解中首先写了男主人公悲苦的心情,接着描绘了其家中是怎样一个贫寒的景象:无衣无米,妻子孩子的窘状。第二解写男主人公在这种窘境下明知会犯法也要铤而走险去想方设法以养家糊口,儿女拉住他的衣襟啼哭,妻子也极力相劝,不愿让他去那样做。第三解写了妻子如何苦苦哀劝丈夫的过程,虽只简短的几句话,却是感情真挚。第四解则是妻子与丈夫之间的对话,写丈夫其实也明白这些道理,只是面对家中的清苦他也无奈只得铤而走险,劝妻子和孩子等待他归来。这样,丈夫后来如何,结局如何,作者再没有交代。作者全力描写的只是家中儿女牵衣啼哭、妻子苦苦哀劝、丈夫无奈之言之举这样一个片段。片段虽简短,但却把最为真实、典型的生活画面非常醒目、鲜活地呈现给予读者,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挖掘不尽的生活意味。显然,这种描写依然只是一个故事场景的片段描写,故事情节是不完整的。只截取男主人公从“来”到“去”之间这样一个片段。
      又如《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如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念复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牗,舍孤儿到市。道逢亲友,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毋复道。’”[4]这首诗集中笔力描写这位妇人临终前的情形及对丈夫的叮嘱,以及丈夫入集市买饵两个片段。作者截取这个贫寒家庭生活中的两个小片段来分别加以描写,从第一个片段,我们看到了这位妇人及她的丈夫、三个孩子的艰难处境,她的凄苦、牵念。从她对丈夫的简短言语中,便无限拉出她对孩子对这个家庭的担心。这个非常简炼的人物语言的背后蕴含着一个非常不堪的生活现实,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难体会出这位妇人辛酸的心情,更不难想象他们一家人的艰难处境,以及更为多的如他们这般苦不堪言的平民百姓们的广阔生活画卷。从第二个片段,这位妇人死后,这个家庭的境况更是惨淡,孩子们正如她生前万分担心的那样饥寒交迫,丈夫无奈却力不从心,万分悲痛。这个片段更是进一步全力描绘了这个愈加凄惨的家庭生活状况,使人不忍读之想之这背后的辛酸。作者在描写时只是选取了这样的两个生活片段来集中描述,突出叙写,关注这两个小片段中故事情节的进展过程,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由这些片段却足以让我们想象得到这个故事发生发展的完整情节以及其广阔的社会背景。所以,“剔除不必要的叙述,用最精炼的语言来保证演唱的精彩”,[5]这正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重要特征。
      由此些分析,我们可见出这种“片段叙事”的叙事方式,均只是撷取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或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情节加以集中、突出的描写,大胆地省略了关于人物、事件、背景等不必要的交待性的语言,让作者在这些叙事诗中所要表达、传递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和所有信息通过这些简练的语言所描绘的文字世界来映照这广阔的真实的鲜活的社会生活画面。它较之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叙事并不逊色,相反,正因其留有的空白,让这样的典型性描写更富有想象的空间,隐藏着、传达出更丰富更深刻的作者的意旨。应该说是较为有利于作者来达到更佳的叙事效果的,也能更好地充分抒发其主观情感或阐明某种深刻的道理。
      但是,汉乐府叙事诗的这种“片段叙事”的叙事方式,由于对于所要叙述的事情并不做有头有尾的叙述或是由于交待故事的前因后果过于简略,也产生了使后世读者、研究者对于某些叙事诗难以索解的问题。因此,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片段叙事”的叙事模式既为汉乐府叙事诗彰显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研究难题。不过,其艺术成就始终是值得肯定的。
      

    相关热词搜索: 叙事诗 叙事 浅析 民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