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历史背景与主要特征|随州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时间:2019-04-18 03:16: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是当前我国城乡差距的三大历史背景。市场化改革推动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从计划性和跨越式转向自发性和渐进式,总体上取得了成功,而融入全球化潮流则加速了这一过程。但是,涉农领域市场化的滞后造成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短板——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稳定城市化滞后。随着城市对农民工限制的取消、农业税的取消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速度的加快,户籍制度的实际影响大大削弱,农村土地制度才是深化涉农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由于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中西部地区是当前我国涉农领域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关键词:城乡差距;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地区差距;经济体制改革;涉农领域市场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1.3;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01-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成功发展范例。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除了1980至1984年农村改革和1995年至1997年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所带来短暂的农民收入相对较快增长之外,城乡差距总体呈现持续快速扩大的态势。2002年以来,虽然城乡收入倍数差距大致稳定在3.30倍左右,但绝对差距仍然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已经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高出13 190元。并且,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与城乡户籍制度挂钩的一系列城乡差别的社会经济体制,城乡居民身份附着了巨大的隐形福利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4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最高的http://news.省略/fortune/2004-02/25/content_1331124.htm。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近期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发展较快,对城乡差距问题的研究已经较为具体深入,尤其对城乡差距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相比之下,基于宏观视角和历史视角对当前收入差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的综合分析较少,而这种综合研究在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对于理解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和发展趋势,把握改革方向十分必要。本文对此做出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二、我国城乡差距的工业化背景
      我国的城乡差距形成和演化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受到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三大趋势的影响,其所表现出来的宏观趋势是三方面影响的复合。
      
      工业化是近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我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中的城乡关系总体上是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其演化过程与工业化过程的各个阶段总体相适应,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缺乏公认的、一致的划分,这里的划分主要借鉴刘易斯、钱纳里、霍夫曼、罗斯托等人关于经济结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并参考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归纳概括而来。:
      一是工业化前的农业革命阶段。工业化之前一般都会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产出快速增长,形成经济剩余,为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食物、原材料和劳动力,此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发达国家工业化前的农业革命时间大致为:英国1690—1700年,法国1750—1760年,美国1760—1770年,瑞士1780—1790年,德国和丹麦1790—1800年,奥地利、意大利和瑞典1820—1830年,西班牙1860—1870年保罗•贝罗奇著《1700—1914年农业和工业革命》,见卡洛•M •齐波拉主编的《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中文版第368页。。
      二是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创新陆续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加速,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发展,劳动力需求猛增,工业相对于农业呈现高速增长;城市资本收入增长迅速,城市财富进入原始积累阶段,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快速下降。此阶段,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差距不大,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不大。
      
      三是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及工业资本的持续高速积累,重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工业经济规模和劳动力占比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主要为工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有所减缓,城市劳动力转为相对稀缺要素;城市劳动力工资收入快速上升,城乡差距快速扩大。
      四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部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进步速度减缓,消费需求增长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工业部门生产和管理技术向农业部门快速扩散,二、三产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对提高农业部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趋于强烈,农业生产率显著提高。虽然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例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和人口城市化的逐渐完成,农民收入开始快速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趋于缩小。
      五是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消费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由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农业生产固有的高风险,政府往往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进行补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消失。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清末1860—1890年代的洋务运动,但由于国内政治体制问题和国际殖民主义环境,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工业化始终没能充分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独立完整的主权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苏联工业化的斯大林模式为中国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板。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超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1953—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其中重工业占比高达89%。
      
      尽管计划经济时期近三十年的超工业化道路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这种道路缺乏农业技术和制度革新的必要支撑,低估了国民经济部门内在联系的复杂性,忽视了产业结构演进的渐进性,加之以社会生产高度集权造成生产决策与生产过程相脱离,以及微观主体激励不足带来的制度性低效率等问题,超工业化道路并没有真正实现“赶超”。尽管工业部门占国民经济比重在1970年就超过了40%,1978年接近48%,但是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远远低于相应工业化阶段的一般水平。到1978年农村人口仍然占到总人口的81.28%,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脱离,经济秩序紊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甚至出现下降。因此,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化道路总体上并没有取得成功,我国当前举世瞩目的工业化成果主要得益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工业化道路。
      有别于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化的计划性和跨越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自发性和渐进式。首先,工业化所必需的农业经营制度革新——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肇始于农民谋求生存的生产实践;其次,工业化整体上遵循了从农业到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到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生产性服务业,最后到高质量生活性服务业的自然发展顺序;第三,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放松计划经济体制对工业化自然顺序的限制,以及总结、承认和规范自发形成的经济秩序方面。
      

    相关热词搜索: 历史背景 城乡 主要特征 差距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