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语文课堂要“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时间:2019-02-08 03:22: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语文课堂 德育 渗透
      
      “百育德为先”,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德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有鲜明思想性格的学生个体,这就意味着德育不能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的灌输来实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渠道,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而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充满了理性思索的光芒,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自古就有“文以载道”之说。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义时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强调,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切再次诠释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重任。所以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有这样的认识: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还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去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学生为之感动时,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要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又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到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那么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给学生以启发,教育学生爱国并不空洞,并不遥远,只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这就是爱国的行动。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当今的人类环境――地球,正在遭受着空前规模的破坏,现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课本知识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然后启发学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恶果。再联系实际,谈谈近两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
      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那么,我们生存的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但是我们的一些中学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当作儿戏,吸毒、泡网吧、轻生等这些不光彩的事时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敬畏生命》时,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豪华的、奢侈的投资之后才得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生命。针对我们的一些学生有浪费生命的现象,在讲授《热爱生命》时,我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掉,而是应该把时间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针对我们的一些学生认为世上无爱心,从而把自己的爱心收藏起来的这种现象。教育学生只有尊重生命,才会爱惜自己,进而爱惜他人。在学习《白蝴蝶之恋》时,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先是尊重生命,然后才会去爱怜白蝴蝶,这是发自灵魂的爱。作为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应该试着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那么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生活中不是没有爱心,只是我们缺少发现。针对一些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的情况,利用《再塑生命》来介绍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弱女子,但她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心灵上像别人一样自由!她自强不息,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她以行动证明人是可以战胜生命的挑战。教导学生,海伦有如此成功的人生,得益于她有一颗健康向上、自由乐观、不屈命运的心。告诫学生切勿让灰尘落在你的心灵上,打开心灵的枷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向命运挑战。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在教学中,如何让他们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时,先让他们了解到一群斑羚被逼上悬崖,陷入了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然后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生存的环境需要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谈谈自己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少不了这种精神。
      
      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在人的素质中,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一个人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学校的教育又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这种不良的言行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如在学习《散步》时,引导学生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启发学生,那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不需要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呢?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注重德育渗透的语文课堂里走出来的学生更能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惑,更能正确看待生命,更能珍惜至爱亲情、同学友情……所以语文教师要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必然。语文教师也只有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让语文教学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才能使语文教学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能体现“大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

    相关热词搜索: 无声 语文课堂 润物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