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24 03:23: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课堂提问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一个有经验的化学教师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当地提一些问题去启发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思维动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一、提问时机的恰当性
      
      中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初中生,还有一定的表现欲,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些问题,就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握提问的恰当时机,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呢?
      1.设疑可以从新课刚开始时就进行,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2.设疑也可以在学生觉得知识很简单,听课、学习处于应付或自以为是时进行。化学课本中有些地方看似无疑,却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深处挖掘在学生看来显而易见的问题,启发提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当然,提问并不是形式主义的为问而问,信口开河随意设问,这样是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的。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选择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进行设疑,因为这时学生已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有强烈的求知欲,跃跃欲试,都盼望着老师的“及时雨”讲解,效果是极好的。如在讲“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时,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到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以及白烟被点燃的现象。学生看了很感兴趣,因为在平时虽然观察到蜡烛熄灭时会产生白烟,但从未想过白烟是什么,还会被点燃。这时及时地提问白烟是什么,很多学生展开思考,但也有部分学生脱口而出:“CO2和H2O”,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提问:“CO2和H2O在空气中会形成白烟吗?”、“既然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有怎样的性质”、“蜡烛燃烧是除了发生化学变化产生CO2和H2O之外,还发生什么变化”、“怎样的物理变化”、“白烟是什么”等,通过这一系列提问,学生既通过思考知道了答案,又掌握了知识,又能深深体会到看似简单的实验现象也蕴藏智力因素。
      
      二、提问难度的适宜性
      
      一般说来,学生的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要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就必须使他们面临“问题”,让“问题”来吸引学生。提问必须要有适宜性,它既不是无需多加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在教师的提示下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②要有新意,有讨论的空间;③要有思考性,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后能找到答案。
      
      三、提问知识的渐进性
      
      化学学习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的渐进性,不要就题论题。如在讲述元素的化合价时,教师如果一开始就向学生讲这个问题,学生会觉得很抽象,理解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镁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怎样构成的?
      ②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
      ③镁原子有没有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④镁原子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离子符号怎样表示?
      ⑤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怎样表示?与离子符号相比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区别?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给化合价的学习来了个软着落,学生容易接受,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化合价。
      
      四、提问内容的现实性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才会觉得“需要”化学知识。所以,提问应广泛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实际,注重问题的现实性。要使学生从问题中深切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讲究提问的艺术,力求每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相关热词搜索: 提问 课堂教学中 化学 艺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