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时间:2019-04-13 03:15: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受广东省考试院的邀请,笔者于今年6月12日至6月20日参加了广东省高考语文的评卷工作,我被负责评卷组织工作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专家安排评现代文阅读(必做)题的14、15两道题的任务。20日,陈建伟教授在评卷工作总结会上专门针对这两道题的情况提出了他的看法,我非常赞成他的两个观点:现代文阅读必须解决好阅读指向和审题这两个问题。
      回想这几年的高三语文教学工作,阅读这个问题一直是师生感到头痛的问题,往往意会的多,解决问题的少。陈建伟教授的两个观点无疑是点到了这些问题的实质,是高三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今年广东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必做)题的选文是蒋孔阳的《美和美的东西》,既是社科类议论文,又有点像小品文似的散文,读起来有思想、有情趣、有意蕴、又给人启发。第14题问题是:“指出划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这个问题的原话是在文章的倒数第2段中出现的,这段文字是全文的总结和深化段,结合这段文章的前后文内容解读分析,考生的正确回答应该是:“味外之味”的前一个“味”是指酸甜苦辣等具体的味道(可得到2分);而后一个“味”应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文字对美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来解答,它是由具体问题(酸甜苦辣)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深层次的认识,即:这后一个“味”的意思——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可得到2分)。
      但是,我们在评卷时发现不少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总是一知半解,使用很多模糊的语言。有的这样回答:“‘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一种物质属性,后一个‘味’是味道(应紧扣“美”,上升到高层次的认识)之所以美味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有的考生这样答:“第一个味是美的东西(抽象而笼统),第二个味是美的本质(不全面)。”有的考生这样答:“第一个味是固定的美的物质条件,说的是味道(这样回答还可以);第二个味则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等于没说)。”有的考生这样答:“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美和味、色、声发生联系,它会产生一种美,一种美的味道。但它不仅美,而且还需要我们去体会美的事物中所包含的意蕴,即美的味外之味,这才是真正的美。(既没有按题干要求指明前一个“味”的意思,也没有指明后一个“味”的意思)。”有的考生这样回答:“味外之味整句话是说这种味之外的味道通俗点也就是说除了这东西之外的东西但前提是在特定范围内(既不安题干指向做,又没有标点符号,这是一道零分卷)。”还有几道零分卷:“味外之味,前面的味是构成美的东西的味,而后面的味是构成味的东西。”“第一个味是指对事物本身的见解,而第二个味就是指对事物本身之外的品质,事物的内在。”“第一个味是事物的表面、外部,第二个味是指事物的内部、内在。”“第一个味表达的是事物的本身,第二个味表达的是用来(估计漏了“界定”)事物的一个标准。”
      在以上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考生对阅读的指向性指令往往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或在文章中摘抄几句话,或自己把含混不清的认识答上了之。这种不按指向要求的回答无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14题“指出划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考查的就是考生的指向性的解答问题的能力,而无方向的回答无疑是无效的。我觉得阅读现代文必须要有指向,阅读散文的聚焦法和寻意法也可以嫁接到社科类的议论文阅读中,“用聚焦法把握意境的焦点,用寻意法在焦点上深入开掘,是十分简练的教学模式,它的好处是直奔主题。”我认为这几句话不光适合散文教学,也适合所有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因为它指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的指向性思维训练的问题。只要有了方向性的阅读指向,学生就“能随时保持高度的学习方向感,因而在听讲、讨论、汲取信息、回答问题,乃至于参与班级各项学习活动时,都能够把握分寸。”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阅读现代文时一定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再谈一下第15题。题干是这样的:“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做简要分析。(4分)”
      不难看出,题干要求考生先举出生活现象,再要求考生从“美与人的关系角度”(而不是“人与美的关系”)、“结合文中原理”(不能不结合文中的原理)、针对“这种现象”(指的是大学生对原始森林前后不同的感受这种现象,而不能谈与“这种现象”不沾边的其他现象)来解答问题。正确答案是这样的:“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结合文中的原理回答到位了,得到1分)。当大学生进入森林时,他们内心是兴奋的,因而他们对森林的美赞叹,但当夜幕降临、他们又迷路时,内心慌张,因而感到恐惧(谈到了“这种现象”,也说到了“人与美”的关系角度,可得到3分)。”这种解题的思路是先原理,再举例(题干中大学生对原始森林前后的感受)应证。
      也可以先举例应证,再结合文中原理、紧扣“美与人的关系角度”来回答。如:“大学生初入森林,赞叹其原始美,是因为他们未见到过原始森林的壮观,惊叹它的古朴。后夜幕降临,加上迷路了,他们心中产生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举例应证,紧扣“美与人的关系角度”来回答,可拿到3分)。这种心理变化缘于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与人的关系的改变而变。当森林给人以感官享受时,它是美的东西;当它危及我们的安全时,则不美了(结合了文中原理,可得到1分。)”
      可是,有的考生审题不到位,不按照或不完全按照题干要求解答。如:“当这群大学生进入这片原始森林时,对这美的东西感到赞叹;而当他们迷路时却觉得这美的东西又不美,反而感到恐惧(可得到3分)。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不是美的东西,这说明了美的东西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原始森林是美的东西,可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结合文中的原理错了,且胡乱堆砌,得不到分)。”
      有的回答根本不审题就答,如“①他们进入原始森林觉得事物美是看不到一定的物质条件,是人们一种主观上的美;②他们迷路后对森林感到恐怖是一种心理上的紧张,他们的审美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转移;③人们把美看成了美的东西,并没有看到真正的美;④人们并未能看到事物美的本质;⑤美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不仅仅只是某种物质条件(这样胡乱堆砌文中原理,联系的现象又与原理脱节,只能是零分)。”
      有的考生这样回答:“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这种答案完全抛开了题干要求,谈不上审题,只是照抄文中某一段话而已,只能是零分了)。”
      还有的考生这样回答:“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针对的完全不是题干中提到的现象,审题错误,得不到分)?因此,任何美的东西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结合文中的原理是正确的,可拿到1分)。”
      很多学生不是不会做题,而是不会审题。等到做完了后再看题,方发现自己离题了。由此看来,审题是保证正确回答问题的前提,不能轻视,不审题而做题,只能是死做、蛮干,不会有任何好处。
      综合来看,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问答题,一要看清题干的指令性方向,二要认真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只有这样,你的答案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高考语文 两个 现代文 解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