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论叙事艺术中的同情] 同情的艺术 阅读答案

    时间:2019-05-15 03:24: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受众在接受叙事艺术作品时,在特定条件下会形成同情,同情能够促使受众持续欣赏叙事艺术。   一、何谓同情   我国著名学者罗肖泉系统地研究了同情伦理学的理论,从心理情感和道德行为两个层面详细地分析了“同情”,他认为心理情感层面的“同情”常被伦理学家描述为“共感”“同感”“情感传达”等含义,体现着对他人的情感的共鸣,其中包括幸福、痛苦、感激、仇恨等不同感情。西方思想家亚当·斯密也曾经把“同情”表述为人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同情”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指道德行为层面上的怜悯,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同情”的含义为“道德感之一,是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具体表现为能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并给予道义上的积极支持。没有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尊重和支持,不承认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没有了道德”。“同情”的道德行为层面上的含义和心理情感层面的含义紧密相连,心理情感层面的含义是道德行为层面上的含义的基础,没有心理情感层面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道德行为层面上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都从道德行为这一层面上对“同情”进行理解和使用,强调的主要是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这种道德意义上的同情,相对于心理情感层面上的同情,更能使人们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受众对叙事艺术的持续关注。
      这里讨论的“同情”的含义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同情”有所区别,正如博克所说,同情(sympathy)并不仅仅是中文里的“怜悯”(Pity),也就是说,这里讨论的“同情”的含义比人们日常说的“同情”的含义要丰富,包含人们日常说的“同情”的含义,所以下面的论述和心理情感和道德行为两个层面上的同情含义都有联系。
      二、情感的传递性是同情形成的基础
      同情这种宝贵的情感在人们的婴儿阶段就已存在,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同情”进行解释时有这样的例子:“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同情现象出现得比较早。将近1岁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交往时,就开始能对他人的情绪表露出直接的反应,如看到别人哭自己也哭了,看到别人笑自己也笑了。这虽然还很难说是道德的情感体验,但它却是发展同情的基础。”这种同情是没有上升到道德感的同情,是广义上的同情,是未被社会环境污染的感情,是远离所谓的是是非非的感情,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正是这种同情,才是艺术得以产生并发展的基础。未成年人尤其是婴幼儿年龄越小,道德感越弱,受道德的影响越小,但这些幼小的观众也会受故事的影响出现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是同情形成的最为本质和原始的情感。未成年人有时区分不开艺术世界和现实生活,只是被生活或艺术中的某一情感所感染,不由自主地就产生了同情,这种现象就像集体无意识一样,会积淀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即使时间流逝,年龄增长,阅历不断丰富,这种易被别人情感感染的现象依然存在。
      成年人基本上能够正确区分艺术世界和现实生活,明明知道艺术作品是虚构的,作品中的情感是仿真的,但仍然容易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感染。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设问:“一曲悲歌,千人泣下;一幅画境,行者驻足,世界上能融化人感觉情绪于一炉者,能有过于美术的么?”宗白华先生感慨于艺术的魅力,也从侧面说明了人们是可以被作品中情感所感染的,作品引发了接受者的同感,从而很容易就产生了同情。
      同情或同感不仅产生于欣赏艺术作品时,而且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也说明人是容易产生感情的,在此基础上,就会对他人产生怜悯。叙事中蕴涵的某种意义不但能够打动一位观众,而且能够感染无数人,休谟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情感的传递过程,“凡能激动一个人的任何感情,也总是别人在某种程度内能感到的。正像若干条弦线均匀地拉紧在一处以后,一条弦线的运动就传达到其余条弦线上去。”正是这样的同情,才可以完美地回答艺术作品在感化人的精神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在平时就会自然地对看到或听到的事物进行感情上的判断和归类,更容易对叙事故事中的某些事物进行归纳、提炼、分析,自然地产生同感,这就是同情能够形成的深层原因。
      三、同情的主要因素
      引起观众产生同情的因素多种多样,在这里采取二元对立的方法,简单地把引发同情的因素归为苦和乐两大类。
      “没有人是与他人的幸福和苦难绝对地漠不相关的。”苦尽甘来和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外古今欣赏故事的传统心理模式,这种模式解释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共感。幸福和苦难能够非常有效地引发人们的快乐或痛苦,而快乐或痛苦这两种基本的感觉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就是快乐或痛苦;当这些感觉从我们的思想和感情中除去以后,我们在很多程度上就不能发生情感或行为,不能发生欲望或意愿。苦和乐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心灵的倾向活动和厌恶活动。”快乐或痛苦的感觉导致了人们心灵的倾向活动和厌恶活动的产生,有了倾向和厌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同情。
      他人的痛苦和不幸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因为剧中角色的痛苦和不幸最能触动观众敏感的神经。近年来,励志题材的叙事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感,受众看到的不只是主人公成功时的辉煌,更多的则是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尤其是面对的艰难困苦。例如《张小五的春天》中的主人公张小五,虽是建筑公司总经理,但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不幸:男朋友移情别恋,没钱给农民工发薪水,交不起房租被房主赶了出来,合作伙伴携款潜逃,亲朋好友死缠着催还借款。张小五的一系列的困难和不幸赢得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遭遇的情感挫折就像张小五遭遇的事业和情感两方面的打击一样,观众期待着张小五能全力拯救濒临破产的公司,寻找新的感情,并尽快摆脱困境。《张小五的春天》没有把重点放在张小五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上,而是强调了张小五追求幸福生活所遇到的种种艰辛,引起了观众的同情。
      在历史题材的叙事中,帝王将相花天酒地和奢华淫逸的生活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使观众同情的往往是帝王将相在内忧外患中日夜操劳的苦。《大秦帝国》并没有展现君王生活的优越,而是强调其艰辛的苦。秦献公赢师隰率军在黄河西岸的少梁山与魏国大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厮杀,秦献公不幸身中毒箭而死。嫡子赢渠梁即位,这位20多岁的秦孝公面临着内忧外患,承担了秦国生死存亡的重任。帝王将相之所以引起了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就在于帝王将相在显赫地位上承担着巨大的苦引起了老百姓的同情,同情又反过来促使老百姓想看看身居要位的大人物到底有哪些苦。
      大多数观众欣赏叙事作品就是为了娱乐,剧中人物的快乐往往也能引发观众的快乐,但是,欣赏叙事作品时,除了个别的喜剧之外,观众看到的主要内容,是故事中人物的苦难经历,故事中人物的痛苦和不幸占据了叙事的大部分时间,同时,欣赏者也间断地看到了故事中人物美好的生活,但时间比较短暂,往往是剧中人物获得了幸福的生活,故 事就结束了。
      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可以使观众产生同情,这种情形在欣赏者欣赏家庭伦理剧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展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渴望》是家庭伦理剧的典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破碎家庭、破碎情感和破碎婚姻衬托剧中主人公的苦,这种“三破,一苦”成为家庭伦理剧的基本模式,正是主人公的苦难使观众期待主人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家庭伦理剧中的苦首先表现在主人公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生活比较艰辛,物质条件比较差,例如,电视剧《大哥》中的长子陈文海支撑着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照顾父亲,养育儿子,弟弟妹妹的事情也不能不管,自己开出租车的收入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电视剧《咱爸咱妈》的大儿子乔家伟到处借钱给父亲治病,甚至把女儿的钢琴卖掉了。二儿子乔家男被逼无奈,倒卖票据,给化疗的父亲增加营养。家庭伦理剧中的主人公不仅承受着经济的拮据,还忍受着精神的痛苦,这种痛苦往往不是自己的个人原因造成的,而是人们常说的命,命运不可抗拒,命不好最能获取观众的同情。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不得不忍受丈夫家的歧视,不得不离婚,自己被迫与相依为命多年的女儿分离,又意外地遭遇车祸导致瘫痪。电视剧《嫂子》中的城市姑娘朱惠云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嫁到偏僻贫穷的农村,丈夫、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她既要喂养自己的儿子,又要喂养小叔子,还要抚育几个弟妹,自己却得了胃癌。观众看到剧中主人公的种种不幸和苦难后,不得不流泪,同情由此形成。
      综上所述,由于欣赏者对于故事中的人物的“同情”(共感)——对于苦难的状况引起的同情尤其明显,便与剧中人物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欣赏者因为个人命运、生活经历、道德观念、教育程度、文化环境和艺术素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往往对故事中不同(类型)的人物进行差异性的同情抉择,会有不同程度的审美期待和想象,因而对于人物命运与将来的故事十分关注与期待,为同情的最终形成构成了必要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75.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333.
      [3][苏格兰]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苏格兰]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70.
      [作者简介]
      金洪申(1971-),男,山东高唐人,文学博士,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影视理论;王乃华(1976-),男,山东新泰人,电影学博士,天津工业大学动画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

    相关热词搜索: 叙事 同情 艺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