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游历「无光之城」黑暗中对话,开启人生「下一站」] 黑暗中的光

    时间:2019-04-18 03:18: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如果不是三岁时的一场高烧,也许普通人眼中色彩斑斓的世界就不再只是刘天华儿时的模糊记忆。他的人生看上去应该充满悲情,但他的生活却比许多普通人更加精彩,一家名为“黑暗中对话”的企业成为他精彩的源点。
      作为“黑暗教练”,刘天华与同事们一起(这些同事中,有40%以上与他一样同为视障人士)在香港“黑暗中对话”工作,并在去年一年创造了800万港元的收入。
      “黑暗中对话”这种模式源自德国,当时50岁的张瑞霖因为一颗良性脑瘤,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商业企业界摸爬滚打20年的他毅然放弃成功的商业企业转投社会企业,将“黑暗中对话”引进香港。
      “在这里正常人和视障人士的生活会完全对调。体验馆内没有任何光线,参观者会在黑暗教练的带领下于一片漆黑中穿行,他们会听到各种声音,感受微风及温度,接触到不同的物体。黑暗教练成为体验者惟一的依靠。通常经过这段黑暗旅程,参加者都会对失明人士的世界有了新的体会,也会对世界、对人生有了全新的看法。”
      有调查显示,100%的参观者在五年之后都不会忘记展览会和他们导游的名字,其中90%的人更加关注盲人的生活,52%的人向他们推荐这个活动,34%的人愿意再次参加,特别会带家人及同事来参加。
      “黑暗中对话”的出现不但让刘天华等人从弱势群体变成有竞争力和上进心、追求自我卓越的团队,而且还通过在黑暗中对普通人的帮助和引导,使许多人的世界观发生了转变。
      对于“黑暗中对话”这家企业而言,其价值更在于它践行了一条公益与商业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在运营两年之后,2011年7月第一次达到当月盈利。
      “黑暗中对话”对张瑞霖来说也是一扇门,他坦言:“亲手打开的这扇门让我活出真我。一家不依靠政府拨款,不依靠慈善募捐,而能在财务上自我持续经营的社会企业的威力,实在是不言而喻。”
      挑战私人集资社企商企互利合作
      “香港‘黑暗中对话’第一个非同凡响的决定是用私人集资而非募捐的方式创办。”中国公益第一人、南都公益基金理事长徐永光曾如此评价。在他看来,这不但是私人资本投资社会企业的先例,打开社会企业与私人资本接轨的通道,也是张瑞霖对“做公益就要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固有观念的挑战。
      300万港元的捐款,在慈善文化发达、慈善资源丰富的香港,要募集起来并非难事。但要说服投资股东出资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企业服务社会的理念要得到出资人认同。最难莫过于说服股东:这个项目不仅能够服务社会,还能有盈利,让投资增值。
      在刚开始筹备“黑暗中对话”时,张瑞霖内心十分忐忑。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成功创办过多家商业企业,但这一次“披甲上阵”,他却要从零开始,已经20年没有做过一线销售的他充满忐忑地去寻找客户和机会。
      有不少朋友出于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向张瑞霖介绍了潜在客户,朋友推荐给朋友,朋友的朋友再扩散传播--张瑞霖联合香港各公益团体举办的“黑暗中对话”工作坊活动,不但在一个月之内就张罗起来,更是创下了每天举办3场、连续举办22场的纪录。
      张瑞霖深刻认识到了公益行动的威力,更加认识到社会资本的威力。这是张瑞霖事先并没有预计到的社会企业的强大竞争力。
      “社会企业主要是解决社会问题,而非自己的财富增值,更重要的是令更多人参与和支持公司的社会使命。”张瑞霖对于社会企业的结构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广泛招纳对“黑暗中对话”未来有关键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做股东。
      专门投资社企的投资平台、有商业经验丰富的商人、有公民社会领袖、有人力资源培训专家以及部分“黑暗中对话”的管理团队成员,在张瑞霖的努力下成为“黑暗中对话”的首批股东,顺利募资300万港元。
      分散和宽广的股东网络,的确如张瑞霖最初设想的一样,给“黑暗中对话”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不少专业意见和帮助。
      如今广为赞誉的“暗中作乐”演唱会,就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诞生。当时“黑暗中对话”希望举办一场与以往五光十色的传统演唱会完全不同的演唱会。听众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聆听歌者的声音,并有各种音响和嗅觉等辅助效果来传达歌曲意境。
      这个想法与“香港社会创业基金”和“人山人海”音乐制作公司沟通后,三方一拍即合。歌手黄耀明当即表示大为感动,主动提出免费义演。
      当然,要办好演唱会,张瑞霖难免要精打细算一番。即便省去了歌手的演出费用,但是场地、音响、宣传等费用数额巨大,在当时任何一项都是“黑暗中对话”所难以承受的。
      大家一起头脑风暴,香港社会创投基金最后提出寻找商企赞助成本,然后把售票捐给“黑暗中对话”基金会的办法。
      就这样,香港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成为“暗中作乐”冠名赞助商。演唱会每场200多位观众连续五场,场场爆满。连香港知名艺人薛家燕也购票去体验黑暗中的音乐。
      
      创新不惧失败做视障员工的精神家园
      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香港“黑暗中对话”一路大开绿灯。但和以往但凡与“公益”沾亲带故就显得死气沉沉的组织或企业不同的是,“黑暗中对话”让人感觉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活力。这与“黑暗中对话”的成长态度不无关系,和其他商业企业一样,张瑞霖十分看重创新。
      “社会创业精神的精髓在于社会创新。没有社会创新,仅仅依靠团队的善心无法成就一个成功的社会企业。”
      “黑暗中对话”诸多新鲜有趣的点子,也是一路摸爬滚打探索出来的。
      第一次跌了大跟头是他们设计的一个叫做“暗中约会”的活动。活动本来希望在完全黑暗中为背景相近的异性提供轻松的认识和交往机会。虽然活动当天有超过20人参加,大家也都玩得十分开心,但却因为对人群了解程度不够、匹配手段不足等原因,没有达成最初的目标。
      有失必有得。活动虽然效果不如当初设想,但大家找到了让人们在黑暗中能更快放松的方法,并且坚定了“要从市场的特点出发”来设计产品的理念。于是“暗中品酒”活动诞生了。
      这个活动抓住当时香港在餐酒消费上的巨大市场机会,找来一位资深的餐酒行业市场总监陆洁珊,请她作为“内部创业者”,全权负责项目。
      同时,“黑暗中对话”专门派出一个业务员负责协助陆洁珊推广和销售,并选出一位视障员工帮助她设计游戏、安排流程、培训视障侍酒员。
      每一个参与者对视障侍酒师可以熟练、准确、快速地更换酒杯而感到惊奇,也对摒弃其他感官的干扰,以嗅觉和味觉专注品酒的美妙感觉难以忘怀。
      “暗中品酒”活动也在推进中,不断收集各方意见,逐步完善,目前已成功成为“黑暗中对话”的常规活动,广受好评。
      源源不断的创新,萌芽自团队每一个头脑的智慧。“黑暗中对话”有11位全职视障员工和19位兼职视障员工,这个特殊群体在此却发挥了超常的创新作用,他们也以身为“黑暗中对话”的员工为荣。
      除了担任体验馆引导员和培训师的工作外,刘天华还会得到公司给予的可以担任各种管理职务的机会。除此之外,刘天华还可以通过各种专业志愿者的培训,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比如参加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系主任丁慧芳教授的“叙事治疗”工作坊活动。在未来他也许会成为心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甚至其他行业的人才,“黑暗中对话”为他创造了无限可能。
      对于刘天华和同事们而言,参观者的肯定、观众的感谢信、媒体的关注也让他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刘天华笑称这是他从上一份职业盲人按摩师那里永远无法得到的价值和成就感。
      “黑暗中对话”的“暗无天日”,在刘天华等视障人士的世界里,是一道绚烂如朝阳的光明。

    相关热词搜索: 无光 游历 之城 一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