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时间:2019-04-17 03:19: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根基牢固与否。管理体制、公共政策以及经济因素等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长期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必须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在体制、政策和财政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23-02
      一、农村基础设施概述
      1.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
      要想界定农村基础设施,必须先弄清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指在农村范围内提供的、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它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
      2.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从农村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采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来改造农业,装备农业,不断地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来改善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二,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农村基础设施是整个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障。只有顺利地实现了生产和交换,才能够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农村的生产能力不足,产品不足以维持本国人民温饱,社会其他部门的再生产将无法顺利实现。
      第三,从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可或缺。只有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1.供给不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长期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这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软肋”。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由于没有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对市场需求反应不灵敏等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水利电力设施,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由于农村的科技服务机构不足,农业的科技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这都使我国城乡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村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2.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不合理,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远远大于生活服务基础设施投资。生活性基础设施供给过少,使得本来就不足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无法投入急需的领域,造成了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差。此外,农村的许多社会问题,如农民的医疗问题,农民的生存质量问题等,都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不合理有关。
      3.供给质量不高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不高,投资效益低甚至无效益。从道路基础设施来看,很多农村的街道虽然经过多次规划、整修,排水设施仍然很差,多数农村街道狭窄、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从水利设施来看,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
      4.地区差异大
      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普遍较高,而西部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状况。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第一,长期实行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导致政府投入不足。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性,作为公共产品的农村基础设施,其供给主体本应该以政府为主、农民集资为辅,但实际情况却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却较少。中央政府在财政预算的安排中并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支出放在优先的地位,甚至没有放在与城市基础设施支出同等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大部分是由农民自己集资建设完成的,农民在负担税收的同时并没有享受到政府为之提供基础设施的权利。这是造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基本原因。
      第二,由于中央政府没有切实负担起提供农村基础设施的职责,这一职责就落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的身上。但是,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财权上收,事权下放,财权和事权的不统一使得基层政府陷入了财政困难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只能减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基础设施投资的责任转给农民,而农民的财力很有限,这便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
      2.缺乏总体发展规划
      农村基础设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应该是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但是,由于行政体制条块分割严重,各地的农村基础设施并没有形成互补、开放的子系统,各而是各自封闭运行的。各种基础设施之间不仅协调性较差,而且功能运作上互相制约,互相矛盾。基础设施中的很多设施都具有综合性质,应当进行统一规划。但实际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布局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种综合效益。这造成了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差,降低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无法形成完整的整体效应,使得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3.行政管理制度的缺陷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存在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且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这就使得农民的偏好无法通过行政决策充分显示出来。在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无效的代理链条,表现为基层领导的个人偏好与农民的需求偏好不对称,究其原因,在于长期实行的官员考核晋升制度以及监督约束制度。官员考核的晋升制度使基层领导更加注重一些能够体现其政绩的工程,而不注重农民真正需要的能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结果使得一些并不能体现农民需求的设施供给过度,而那些农民真正需要的设施却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官员的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乏,也使得领导错误的决策得不到纠正,致使农民的需要得不到落实,造成虚假供给、供需错位、重复供给、结构失衡,使得原本就并不充足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四、强化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采取多元融资的方法,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是一种公共产品,根据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政府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因而建设资金应当主要由各级政府来提供。同时,政府还应采取多元融资的方法,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第一,应当按照基础设施的类别、层次,科学合理的划分市场和政府在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范围。农村基础设施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来进行投资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应当对基础设施中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进行区分。对于纯公共产品,应当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对于准公共产品,可以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来进行投资。
      第二,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中央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方面,要重点处理好工农比例关系,切实做到把加强和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作为安排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前提;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逐步增加财政资金对于农业投入的比重。

    相关热词搜索: 基础设施 农村 我国 建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