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浅谈智慧课堂在初中历史中的应用

    时间:2019-01-23 03:21: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即便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中的今天也不例外。历史是一门文科性非常强的学科,历史课讲授的内容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创造一种历史的意境和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学生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几点要求。
      一、要求准确严谨
      这是对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求。历史是有专业语言的,这些专门用语是由历史基本概念组成的名词体系,每个词都有其特有的定义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如:沙俄和苏俄、国王和天皇等等。历史专业语言除历史术语外还包括一些历史习惯用语,如时间分公元前、公元后,若只说数字则认定是公元元年后,如果是指公元前某个时间,那么“公元前”三字不可省略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历史学的要求,都要求教师做到教学语言的准确。此外,又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沦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仔细推敲这句话,发现少了“逐步”这两个字,这样这句话就是极不严谨的。近代史上,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由此可见,用词还要严谨,切不可用一些模糊语言来应付学生,决不能因为教师一时的疏忽或口误给学生造成一辈子对历史的误解。
      二、要求简明精练
      恩格斯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历史教学内容繁杂,信息量大,而相对的课时量却有限,可以说任务重,时间紧,给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师的语言不简明精炼,势必给学生吸收教学信息带来不便。另外,教学语言冗长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回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对繁杂的内容要尽量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当然精练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历史课堂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史。例如在学习《马关条约》内容时,我只对学生说:“割地、赔款、设厂、增通商。”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割地是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是指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设厂是指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通商是指曾辟通商口岸。仅仅用短短的9个字就高度概括了条约繁多的内容,利于学生识记、理解和运用。
      三、要求生动形象
      一个高素质的历史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课堂语言要通俗易懂,讲究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把不能重现的历史现象再现在学生面前,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味,听起来如同嚼蜡,学生并不情愿地听教师讲课,那么,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还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在讲“火烧圆明园”时,我先用舒缓愉悦的语气介绍圆明园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但讲到强盗的暴行时立即改用控诉性的语言和采用悲愤的语调:“侵略者焚毁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通过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比憎恨。
      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有的可能相差二十倍”。精心设计、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是把语言家的用词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密、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都集于一身而作的综合表达。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努力锤炼课堂语言,提高自身修养和学识,用美好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 浅谈 语言 历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