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多关照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时间:2019-01-19 03:26: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婚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离婚率逐年上升,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子女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我校,每10个学生中就有一到两个学生是来自单亲家庭,他们在与人沟通、交流、相处、合作以及自身的性格倾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令人担忧的一面。如何让他们的心理同正常孩子一样时刻充满着阳光、积极,克服他们自卑、敌视、害羞、封闭等心理因素,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单亲子女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前言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使单亲家庭大批量出现。据《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8)的统计,我国的离婚率1985年为0.9%到1989年离婚率上升为1.3%,1995年则上升到1.8%。差不多每年以(0.1%)的速度上升。进入2000年之后,我国的离婚率将以每年200万对的速度递增。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80%的单亲家庭属于父母离婚而致。因为多数单亲家庭较之正常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着更多的问题,所以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据调查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物质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父母的离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平衡,因而也容易给他们带来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据我们了解,近年来,青少年动不动离家出走和自杀日益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离异,家庭破裂所致。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显示,离婚对孩子会产生比较消极的影响。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研究会―肯特州立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离婚后家庭的经济收入、亲子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我国有关离异的家庭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也不少,在我校,每1000人中就有接近200人是来自单亲家庭,这其中95%是来自父母离婚的家庭。其中男生占41.6%,女生占58.4%。这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挑战,他们是心理的弱势群体,一般被人忽视,可能一丁点的言语不当、细节疏忽就让他们受到心灵的打击,甚至心灵的创伤。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感觉受伤害的总是他们。
      
      二、单亲家庭子子女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
      
      (一)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产生的体验叫自卑。自卑感就是一个人总感到某些方面不如人,或者甚至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人。它是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胆怯、不自信、孤独、寡言、做事缺乏积极性、交际面极窄、不断地否定自己等等。
      (二)叛反心理
      对对方的言行不加分辨地反抗和抵制,使双方关系紧张,交往难以健康发展,先前的情绪、环境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故而,新的情绪、环境作用于人,强度受到削弱,主体个性心理表现为反叛心。具体的表现为对任何事、言行拒绝接受,没有商量、交流的空间,以自我标准来评价是非,甚至有时故意惹恼对方为快乐等。
      (三)怀旧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通过实验证实人际关系中存在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离异家庭,学生受“首因效应”的定势作用的影响,难以忘怀旧家庭成员相处的时光、友谊、亲情。在家庭新成员相处过程中,虽然,“近因效应”也发生作用,但其清晰程度,深刻程度受到的冲击,那种试图改变原有图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是的,当我们和这样的孩子交流时,特别是当谈论到过去时,说起他们爸爸妈妈在一起时的那个家,我们的孩子总是充满着满脸的幸福感,很享受那种幸福感,那种温馨、那种快乐、那种和谐氛围、那种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是我们这样的孩子永远的回忆,也许他们的快乐从此永远就定格在那一段时刻。
      (四)敌视心理
      表现为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而言,往往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
      (五)害羞心理
      在交往中过多地束缚自己的言行,表情害羞、神情不自然。
      (六)封闭心理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入。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离异作为参考,评价人和事,从而不轻易相信人,从不表白自己的心愿。
      (七)孤僻心理
      行为怪癖、偏执,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人际交往。
      (八)嫉妒心理
      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和优势、荣誉和成绩十分不满,报有憎恨情绪、冷嘲热讽,甚至不道德行为。
      (九)自恋心理
      表现为过分地自我关心,自我欣赏。
      世界卫生组织在给“健康”下定义时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心理不正常,持续时间超过三过月九成为了心理障碍。这种障碍必将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
      
      三、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特点成因
      
      依据我们同单亲家庭孩子的交谈了解,发现单亲家庭孩子存在问题因素主要是:
      (1)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在父母离异之前都存在着相当长的一段摩擦期,在此期间内家庭一直处于动荡状态,父母由于感情不和等原因,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拿孩子出气,使孩子情绪低落,抑郁悲观,久而久之,便会扭曲性格,造成心理障碍。
      (2)父母离异之后,家庭环境或经济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不少家庭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或家庭环境的突然变化,使不少孩子心理骤然失衡。有的孩子变得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有的孩子则远离人群,就像孤雁一只;有点孩子则得不到应有的归宿,流浪街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有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亲常以自己的心情好坏为转移,拿子女出气筒,使孩子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偏激、逆反等不良个性。
      每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家庭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出于诸多原因,他们的家庭在一瞬间成了诸如单亲家庭、祖孙相伴、叔侄相伴的单亲家庭。家庭生活得变化乃至情感世界的骤变,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深层的摧残,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他们还不成熟的心理在短期内事无法适应的。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缺失母亲,就会使孩子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17岁),由于孩子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孩子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行为的比率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德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社会。
      
      四、对单亲家庭孩子心理教育对策
      
      (一)正确评价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场合下,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甚至改变某个学生的一生。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准确、尤其是单亲家庭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卑感都较强烈,老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增强他们自尊心和上进心,即使是否定评价的语言,也要极具艺术性。
      (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自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应该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会。对单亲家庭孩子,我们所有的科任教师都要给予特别关心。上课尽量给他们准备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小问题要他们回答,并给予适当表扬;下课平等与他们谈心等等。这样,他们便不再对老师设置心理防线,也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了。
      (三)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家庭是这类学生性格形成的发源地,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在多他们的教育中,应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各方教育合力,按每个家庭的特殊结构和家长的不同层次达成不同的共识,以帮助学生改善家庭关系。
      (四)建立倾吐驿站:倾吐、发泄时心理的需要,所以有“吐故纳新”之说
      写日记是自我倾吐方式之一。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研究组最新发现,10-18岁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对成人看自己的日记或信件持无所谓的态度的比例越来越大,依次为5.9%、12.4%、17.9%。专家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学生越来越少在日记或信件中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研究室,班上可设立心理咨询投送箱。实行导师制也是一种极好的方法。这样可让教师认养单亲家庭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给予他们无限关怀,为他们提供了讲心理话的机会。
      (五)办家长学校,构建教育网络
      我们很多家长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孩子,教育方式落后,教育内容落后、教育手段单一,甚至粗暴。由此,对家长进行指导是必要的。在操作过程中,尽量请教育专家或心理学专家施教;在内容方面:必须应提高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关系出发,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作为其一。再有组织家长进行每周定时上网学习相关知识或技巧,对不能上网的家长,经常进行电话交流,传递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观察孩子的变化以及孩子的评价,作为考核家长称职与否的标准。另外应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老师要慎用“心理疾病”、心理障碍,避免刺激性语言,减少敏感性词句出现的频率。
      
      五、总结
      
      离异家庭的孩子对家庭的看法和态度在许多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孩子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更多地相信完整家庭对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性,更多地表现出对提出离婚一方的憎恨,更多地认为家庭不能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安全感,遇到挫折或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及时的关怀,对自己的家庭没有自豪感。这些都反映了父母离异让孩子更多体验到不安全感、缺乏关爱和得不到及时的支持,无疑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关分析证实,学生对家庭的态度和评价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作为老师而言,这样的孩子进入学生,我们应给他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他们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去享受阳光,去沐浴春风,去追逐梦想!请多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1999
      [2]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相关热词搜索: 关照 心理健康 单亲家庭 学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