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耶路撒冷:历史留下的彩色碎片_耶路撒冷历史简介

    时间:2019-04-16 03:22: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耶路撒冷是复杂的,交织在现实和历史当中。关于这一点,我們这支小小的记者队伍进入耶路撒泠的那个清早已经隐隐感受到了。金色的阳光照耀在这座建筑在高地上的城市。遍地白色的低层建筑随着丘陵起伏,在阳光当中闪亮发光,散发出无法言喻的神圣气息,正如号称以色列第二国歌《金色的耶路撒冷》所说的那样,它是一座“黄金之城”、“青铜之城”。耶路撒冷又是现实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們入住酒店之后,在酒店的13楼,可以隐约看见远处呈“之”字形蜿蜒的高墙,一直延伸到未曾散去的白雾当中。毋需多问,我們即可判断这就是分隔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占领区的隔离墙。这座预计长度将达到703公里的隔离墙至今仍旧在建设当中,将巴勒斯坦的土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历史未曾中断,现实仍旧意味深长。
      碎片一:那些历史沉重的脚步
      耶路撒冷是一座至少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城,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宗教故事。它的老城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却是世界上宗教传奇最多的地方。犹太人的哭墙、圣殿山上的岩石清真寺以及阿克萨清真寺、耶稣殉难的圣殿大教堂覆盖着沉重的历史。年深日久,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走在狭窄的老城小道上,看得见后来修起的白色楼房盖住越来越多的古迹。高大而古老的拱廊被新建筑埋没,变成横跨街道的一小段石桥。
      对于各种传说,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2世纪伊斯兰教著名领袖萨拉丁“封门”的故事。耶路撒冷老城八座城门当中的金门早就被砖石砌死。远远只能看见一个极像麦当劳标志的城门轮廓。天主教的圣墓大教堂两个门当中也被砌死了一个。据以色列方面的导游称,两者皆是萨拉丁的杰作。据说犹太教里的救世主弥赛亚下凡拯救犹太人,必将从金门入耶路撒冷。萨拉丁封上金门的含义不言而喻。而圣墓大教堂被封门则毫无缘由,大概是这位历史上奉行宗教宽容政策的帝王觉得圣墓教堂开了两个并排的大门有点夸张。然而传说当中往往微言春秋,萨拉丁“封门”影射三大宗教彼此冲突,知者内心无不感慨。
      耶路撒冷老城眼下分为阿拉伯、犹太、基督和亚美尼亚区,有教堂无数。但凡有古建筑之处,无不装饰华美乃至流光溢彩。耶稣背负十字架一路行走的“苦路”两侧,各式风格的教堂鳞次栉比。虽然圣像上的耶稣一律在受难,但是在多元文化气氛中,它却形态神情各异。就连圣母玛利亚,也时而被绘作贞洁少女,时而绘作慈祥圣母。在一个亚美尼亚教堂里,画像上的圣母玛利亚更是身披金袍,头戴凤冠,俨然一副母仪天下的九五之尊。如此风格迥异,或者在某些方面也说明了耶路撒冷老城的宗教多样性。从手捧《圣经》在哭墙默诵的犹太传统派人士,到圣母大教堂内亲吻耶稣涂油处的信徒,耶路撒冷从不缺少善男信女。信仰的力量让整座城市增辉不少。然而多元宗教之间的相互排斥愈发突出了这座城市里信仰之间的不容。
      1948年以色列立国。立国翌日即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战后耶路撒冷被分为东西两部分。犹太人的圣地西墙(即哭墙)位于东耶路撒冷,被约旦控制,不许犹太人到此祭奠。1967年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全境。此后犹太区内的部分清真寺亦不许阿拉伯人前来朝觐。现代史也是历史。冲突从未因为人类进入了更加文明的社会而停止下来。
      碎片二:泾渭分明的民族界限
      耶路撒冷老城多猫,猫儿們静卧四处,自有人上前喂食,生活过得优哉游哉,当是老城里过得最为舒坦的生物。人同为生物,却与猫大为不同,明里暗里常常厮斗不已。勾心斗角往往从小事开始,耶路撒冷尤其明显。老城除了古老建筑之外,放眼望去,满眼都是以色列国旗。后来回国之后有朋友说,那是要确保任何一个游客,或者记者,在拍照或者摄影的时候都能录入以色列存在的标志。虽然已经控制全耶路撒冷有近45年,联合国却始终没有认可以色列对这座城市的所有权。遍插国旗就成了一种心理宣示。
      以色列阳光充足,普通民居楼顶常备有太阳能热水器及小型储水塔。以色列籍导游告诉记者們,黑色水塔为阿拉伯人家庭所有。白色水塔即为以色列人所有。在老城高处放眼望去,黑白水塔林立,犹太人阿拉伯人分居何处,看得一目了然。因为有以色列籍导游带队,一路上少不得听到她许多数落阿拉伯人的话语,说阿拉伯小孩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不读书,说恐怖分子的自杀炸弹袭击。当次日我乘车前往巴勒斯坦自治区城市拉马拉的时候,开车的阿拉伯司机阿卜杜拉却又在一路上大骂犹太人,说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修建了高高的隔离墙,还剥夺了巴勒斯坦人的发展。回国之后,又有曾经去过耶路撒冷的记者向我显摆他所收获的传说,不幸还是关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冲突。2000年,以色列政客阿里尔-沙龙硬闯阿拉伯人的圣地圣殿山。从1948年以来阿以冲突和战争积攒的仇恨再度爆发,酿成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义。六十余年过去,如今双方的互相揶揄、埋怨和贬损,与流血的战争相比,不过是历史的一叠小菜罢了。然而其中的大是大非,却会难倒最高明的法官。
      碎片三:警惕一宗教一和平
      耶路撒冷有金光闪闪的老城,也有崭新发亮的新城。新城的楼层普遍不高,数层即封顶。楼房大部分以耶路撒冷特有的白石贴面,让整座城市白光氤氲。当年一战结束,英国殖民者获得耶路撒冷的“托管权”,便下令所有新建民居,一律用白石贴面,因而留下了这座白色的城市。英国殖民者所到之处,往往留下一堆至今仍旧需要大国“调停”的历史矛盾,唯有这白石贴面的敕令,颇显出这个国家常有的贵族气息。
      在以色列国旗之下,看到的自然便是以色列的世界和它的子民。耶路撒冷最有特色的人群大概是军人和宗教人士。清晨起来,便可看到公车站前,前往搭乘长途车的军人络绎不绝。在我所到过的国家中,此处军人比例大概为最高。他們大部分穿着草黄色卡其军服,贝雷帽叠好塞在左肩的肩章下。许多人身背M-16自动步枪,弹夹用一种古怪的方式卡在枪上,一端现出橙黄色的子弹。另一种人则是全身着黑,连高帽都乌黑发亮的犹太教正统派人士,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上。以色列籍导游说可以凭他們高帽下的发髻判断出他們的宗教派别,让我們连连惊叹,然而最惊叹的却是他們在耶路撒冷的骄阳以及超过30度的高温之下,依旧能够将自己裹在厚厚的黑衣当中而行走无碍。军人和宗教人士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这个国家的特点:戒备,但忠于自己的信仰。
      以色列时刻保持着警惕。超市的入口,有荷枪实弹的保安人员在进行安检。在圣殿山入口,我們被警察挡住不得进入——拜沙龙硬闯圣殿山所赐,非穆斯林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圣殿山一一只能远看岩石清真寺金光闪闪的穹顶。我端起照相机,眼前却伸出一只大手挡住。警察和保安們都不愿出现在镜头里。戒备无处不在,以至于我在公车站前端起照相机,都被保安大声喝止。
      马哈内-耶胡达市场却是这种戒备的反例。此处没有荷枪实弹的军人和警察,因而流露出难得的生活气息,市井喧哗此起彼伏,仿佛是国内某个大型菜市场。谁曾料想,10年前耶胡达市场是自杀炸弹袭击的重灾区。2002年4月的自杀性袭击,夺去两名中国公民的生命。多年之后,以色列对付阿拉伯人的高压政策终于收效,自杀炸弹鲜有再现。耶胡达市场便渐趋平静。我們在市场见到的女大厨塔莉,便欣然在此开设了自己的高档餐馆,人均消费高达100欧元。人們在此闲坐小饮之时,何曾记得这里也一度风声鹤唳呢?
      两日之后,在我們这支记者队伍前往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瓦采访的时候,距离我們100多公里之外发生了以色列三年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从埃及一以色列边境潜入以境内的6号公路,开枪扫射路上的大巴,当场造成7人死亡。我在回想自己在耶路撒冷的那短暂时光的时候,总会觉得这座城市表面平静之下的各种暗流。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太多可以效仿的案例,却从来没有认真打造过长久的和平。希伯来语里,耶路撒冷可以翻译成“和平之城”。它一直努力地追寻和平,却难以企及。

    相关热词搜索: 耶路撒冷 碎片 彩色 留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