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跨境资金市场稳定性分析|跨境电商需要多少资金

    时间:2019-04-10 03:23: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资金市场前所未有的动荡。流动性危机从美元市场开始,突破时区和币种的界限扩散到全球资金市场,并由此引发对在岸和离岸资金市场功能和稳定性问题的探讨。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和有关研究成果,对跨境资金市场和资金流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重点阐述后危机时期跨境资金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前的跨境筹资模式
      过去十年,国际银行业境外债权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增速甚至超过很多国家的国内信贷,跨境资金市场越来越重要。
      各国银行债权债务的币种结构并不一致,如法国的银行境外净头寸基本是欧元,可直接从其国内市场融资解决,但诸如英国、瑞士、德国和荷兰等国的银行境外净头寸则主要是美元,它们在本地市场得不到足够的美元,且持有美元的对手方也不需要欧元,双方往往达不成交易,因此需要通过跨境筹资来弥补资金缺口。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仅欧洲的银行跨境资金需求就达约3500亿美元,但与当时8万亿美元债务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当然,跨境筹资的关键不是跨币种的资金需求,而是决定银行风险状况的到期日结构。大量美元净头寸表明欧洲银行为获取较高回报率,将资金投向了那些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差的美元资产,但这些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期限较短的美元拆借和外币掉期,从而使银行承受了很大的展期风险。
      危机前,其他国家的银行与欧洲银行情况不同。日本的银行当时虽也持有大量美元净头寸,但其美元债权流动性很高(如持有美国政府债券),且日本银行很少利用短期拆借资金进行美元投资。韩国则不同,韩国银行尤其是在韩外资银行因与企业进行外汇衍生交易,在危机前几年中背负了大量境外美元短期负债,因其不受当地外汇流动性规定的限制,且可从母国低成本筹资,因此,通过开展大规模境外融资来满足投资需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银行与韩国银行业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它们虽也利用跨境资金,但主要通过掉期交易,其境外债权头寸不高,也不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
      新兴市场国家尽管也参与国际市场,但对跨境资金需求不大。如在墨西哥,外国银行只持有少量的比索资产,主要通过本地资金市场进行筹资。在巴西,不论是外国银行还是本国银行都主要依赖本地资金市场,同时须遵守有关外币风险敞口的规定。亚洲金融中心地区的银行,如香港和新加坡,其为市场提供美元,但需求相对较小,基本上是美元的净提供者。因此,这些地区银行在危机早期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纵观危机史实,为正确评价危机导致市场动荡的重大影响,应认识到美元在掉期交易中作为周转货币的作用,比在即期交易中更重要。欧洲国家的货币互换标的除了美元外,还可能选择欧元,但大部分其他币种的互换标的则只能选择美元。实际上,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共同参与到外汇掉期市场亦是导致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
      跨境市场资金转移及溢出效应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跨境资金市场出现紧张态势。随着银行通过表内外投资工具涉及巨额次债投资等信息被披露,市场担心加剧。交易对手资信状况的不确定性使银行缩减了信贷额度,市场上资金供应骤然减少。由于这一过程是系统性的,市场参与各方担心资金不足,开始预先储备流动性,由此导致市场上资金供给下降,银行也开始降低杠杆率。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资金期限错配严重,并依靠跨境筹资的金融机构风险完全暴露。此时,由于持有长期美元投资的机构在客观上因市场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出售资产,并在主观上因不愿立即出售贬值的资产而承担损失,因此,尽管信贷环境不断恶化,但银行对跨境资金特别是美元的需求仍维持高位。
      无担保资金市场压力跨越时区传递到有担保资金市场
      由于担心交易对手风险,无担保资金市场上易出现资金紧张压力,且这种资金紧张很快在美元离岸市场上显现。由于外资银行在美国市场上融资成本提高,使得其越来越依靠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筹资。于是,时区之间的差异加大了离岸美元市场的压力。不过,在亚洲和欧洲市场上,很多资金的拆出方,尤其是官方机构不愿意进行无担保拆借,导致美元流动性供给下降。因此,美元资金的压力持续到整个亚洲交易时段和欧洲交易时段的初期,一直到美资银行在其交易日提供美元流动性,这种压力才得以缓解。
      无担保资金市场的融资难问题使得金融机构转向有担保资金市场,即使在这里交易对手风险被弱化,但有担保融资市场上也是压力重重。由于担心信贷质量和抵押品变现问题,利用私营机构证券回购进行融资越来越难,这进一步增加了抵押品估值的波动性,导致贷款人倾向于回收资金。最终,大量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美国庞大的三方市场进行融资的证券也被贷款人拒收。
      美元的供求日益不平衡也造成外汇互换市场资金紧张。当一些机构想通过互换市场进行融资时,贷款人却从市场上退出。其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交易对手的风险,而是贷款人前瞻性持有美元头寸的谨慎性。
      对各国市场流动性的冲击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跨境资金市场的资金紧张状况也影响了国内资金的流动性。有证据表明某些国家国内资金成本在上升,反映出机构想把手中资金在外汇互换市场上换成美元。这种行为使得美元市场的压力传导至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市场。在这些离岸金融市场上,参与者们都想借本币而换美元。在巴西,离岸市场危机使得以前能获得离岸资金的国内公司不得不转向国内资金市场,产生了对小企业的挤出效应,同时也推高了融资成本。
      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加的避险交易引起很多货币的全面贬值,特别是某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受到的冲击更大。例如,墨西哥比索贬值导致一些公司衍生产品外汇交易损失惨重。损失产生后的追加保证金又增加了美元需求,从而导致比索更大程度的贬值,如此恶性循环。
      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政策措施
      流动性危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溢出效应随之扩散到其他市场。金融机构迅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免受危机影响。一方面,许多机构大量持有防御性资金;另一方面,大量资金被转移,以前提供美元的主要非银行机构,将其持有的资金转移到声誉更佳的交易对手那里,使得那些被认为更稳健的银行反而获益。

    相关热词搜索: 稳定性 金融危机 冲击 跨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