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专题一: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时间:2019-03-01 03:33: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作文成功第一步      A 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符合题意。属于基础等级,能力层级:D。   高考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一道高考作文题可以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个部分。但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标题作文”就可能没有材料,“材料作文”也可能要你自拟题目,“话题作文”虽然给出了话题,但也提倡考生自拟题目。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高考作文的致命伤。因为任何一篇作文,即使符合评分标准的其他要求,只要不切合高考作文题的题意,都不可能得高分,甚至得分很低。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只给出材料或话题作为内容范围,由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在这种情况下,符合题意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B 备考指导
      符合题意是作文的首要问题,“符合”的含义是恰当、适当。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从内容的选材到思想的定位,都比较宽泛,要求也相对灵活,但一定要“符合题意”。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大前提,你就不能写“假如”不成立,“记忆不可以移植”,大前提没有了,何谈移植呢?所以要先承认前提条件,然后或记叙、或议论,都可以。“题意”就是题目的宗旨、中心、观点、思想。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不然就会无的放矢。所谓“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严重偏离题意的,即使文字功底再好,得分也不会超过20分,就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一、审题
      要做到“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关。高考作文试题一般由题目、材料、要求(注意)三部分组成:或完全式,三个部分都具备;或省略式,某部分不出现,如要求自拟题目。审题就是审读作文试题各个部分的文字,力求正确理解,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要做到这三点,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审明概念。题目或题干中的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如果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
      2、审明主旨。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题眼不明,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3、审明关系。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这时,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4、审明题材。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跳离限制,就会有“不符合题意”之失。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
      5、审明体裁。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按理说,仅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感性认识,辨明文体当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每年都有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考生。因此,从2000年起,新《考纲》将“符合文体要求”列在“基础等级”五点要求中的第二点。“文体不符”的出现,恐怕主要还是缺乏审题过程中审清体裁的意识。当然也不排除如下两种可能:一是“只会舞枪,不会弄棒”;一是不明命题的暗示。
      6、审明其他要求。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注意”“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等形式出现。
      二、立意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切合题意,更高一些的要求是高远深刻、新颖独到。主要的问题是怎样立意。对此,有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几十种具体方法。实际上,立意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判断、比较、筛选的思维过程;因而,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又何其多也。但作文(特别是供料作文)立意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分析、类比联想、推理想象、综合比较等几种。需要指出的是,立意要符合要求,决定于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要熟练准确地运用方法,决定于思维能力。
      1、立意的要求。这里只谈立意的基本要求,即切合题意。高远深刻和新颖独到两个更高一些的要求,将分别在“发展等级・深刻”和“发展等级・有创新”中作阐述。
      所谓切合题意,即在准确、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立与之相符的主题思想,能够切中肯綮、没有偏差。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立意范围通常较为宽松,允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立意,但都应与所给话题的本质含义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2、立意的方法。
      前面说过,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思维的方法。这里只简要辨析几种“立意思维”的基本方式,旨在帮助同学们在理念上加深认识。
      ⑴辩证分析。辩证分析就是运用辩证的观点对作文材料(事物、事理)进行分析思考。历年高考作文题实际上都蕴涵着某种哲学命题,如果不懂得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思考,就不可能有准确深刻的立意。
      ⑵类比联想。类比联想就是由此(具体的个别的现象)及彼(抽象的普遍的本质)的类比思考。立意中,这种寻找“此”与“彼”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确定主题的过程,我们认为都是类比思考的过程。
      ⑶推理想象。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在“作文思维”中,想象一定要依据原材料的暗示进行合乎情理的推想。
      ⑷综合比较。立意时由于思维的形式(取向)不同(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顺向思维或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或聚合思维),可能出现多角度、多层面的立意,综合比较即是对多种立意进行分析、筛选后确定最佳立意的思维活动。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谈谈怎样才能做到符合题意。
      一、理解话题含义。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是做到符合题意的基础。一般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中涉及的概念的含义。例如“规则”这个话题,是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和章程,不等于“束缚”“习惯”“裁判”“道德”等。再如“诚信”这个话题,其含义是“诚实、守信”,有些考生误解为“自信、坚贞、相信、信仰、良心、信服”等等,还有些考生只抓住“有弃有取,有失有得”一句话作文,均不合题意。
      二、吃透深层义。深层义是蕴涵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对其深层义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善待自我,就是完善自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评自我、超越自我、娱乐自我等;从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迁就自我、放纵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写出了这两种“善待观”,再说明善待自我不仅仅是“自我”的事,它还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这样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其社会意义也就显豁了。
      三、辨明概念关系。如果话题由几个概念构成,如“痛苦与快乐”“目标与现实”“吸收与创新”等等,还要求考生在动笔前要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作文,考生就必须扣紧“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行文。立意的方向可以是“正确的认知应当战胜感情的亲疏”“感情要服从理性”“感情要接受理性的指导”,也可以是“感情的亲近有助于理性的认知”……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符合题意的。当然,在写作过程中,“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两个方面,可以始终联系在一起,也可以有所侧重,无须平分笔墨,侧重于写“感情亲疏”或者“事物的认知”都是允许的,但不能只写“感情亲疏”而忽视“事物的认知”,也不能只写“事物的认知”而忽视“感情亲疏”。
      四、谨防话题转移。在话题作文中,考生要按试题指定的话题作文,并要做到一以贯之。有的考生在议论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笔墨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便再也收不回来了。例如,一考生以“门与墙”为话题写的《快乐的沟通》一文,文章标题和第一自然段都是切合题意的,但是,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用一个设问句,将“快乐的沟通”这个以“沟通”为中心词的话题,转移到其修饰语“快乐”上去了,直到结尾作者尚无意对早已走偏的题意进行补救。就这样,一篇基本功很好的文章,却因转移话题被归入了低档次的二类卷。
      五、表达有意凸现题意。比如在开头、结尾、段首这些关键处把体现题意的文句“亮出来”,让阅卷者能清楚看到。
      总之,符合题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符合命题意图。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楚是非、优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则强调审题时要看清试题的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二是文章和题目相符。最近几年考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更容易出现这个情况。话题作文的范围很宽泛,如何选准一个切入的角度非常关键,这个角度应该既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也体现在文章的内容上。有些考生喜欢把拟写标题作为写文章的最后一步工作来做,也就是把文章写好后再来拟写标题,这就很容易犯文题不符的毛病。
      
      【例文展台1】
      
      苏轼的赤壁
      福建一考生
      
      风飘飘,水汤汤,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多的哀闷,便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地,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才华,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了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月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纪念这一位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惊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愁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仿佛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的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
      【技法点拨】
      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有关语句,巧妙地嵌入文章,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边上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几处引用显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底;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赤壁,只属于苏轼”,既照应了开篇,也点了题,使整篇文章题意更加明确。
      
      【例文展台2】
      
      忙,不亦乐乎
      上海一考生
      
      忙,是人生中的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忙是问号。忙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怎样才能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非简单的事。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已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向哪儿走,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
      忙是省略号。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人们亦如此。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继续下去,当目标已达成,那就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种忙,就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见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历;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枪的充满着朝气与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忙着用他独有的刀和枪在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就一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
      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的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的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巨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出世而让世人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地忙,而不是整天庸庸碌碌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自己的惊叹号;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的人生精彩篇章。
      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这世上最高级的动物的我们,在忙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要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
      【技法点拨】
      文章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的一个个步骤,但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然后,作者分别用问号、省略号、惊叹号巧妙设喻,抓住这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摆事实,讲道理,入情入理入心。深刻地阐明了人生的忙,忙要像问号一样,经常问问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义;人生如四季一样是有规律的,要选准目标,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而人生有限,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自己的惊叹号,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
      结尾,作者专门用一个段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收束有力。
      
      【例文展台3】
      
      那时花开
      云南一考生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人人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或小或大,却都那样的神圣和虔诚。但也正因为这份高贵的希望,使人们在挫折降临时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不堪重负。
      在挫折面前,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放大痛苦,正如那位网友所说:“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由此,我想起不久前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河南女青年独居重庆,因为感情受到挫折就准备自杀。一个名叫“生命救助热线”的组织千方百计地救下了她。清醒后,女青年千恩万谢,并意识到自己当时太冲动了。其实,这正是把挫折来临时的痛苦无限放大所造成的恶果啊。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那时太痛苦了”“那会儿我被气昏了头”“那时真是生不如死啊”……
      凡此种种,无不提及“那时”。那时就真的那么可怕吗?挫折面前,难道我们只有选择“放大痛苦”这一条路吗?
      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隽永的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言壮语!莫要说挫折不可战胜,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莫说痛苦只可放大,真正的智者只会把这痛苦当作一种前进的动力!
      “那时”,那时的意义难道仅仅留下痛苦和悲伤?
      “那时”,李白不受朝廷重用,却并无灰心丧气之举,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
      “那时”,陶潜看不惯官场腐败,官绅勾结,百姓遭殃,却决无低沉自伤的话语,一唱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
      “那时”,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却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流出的不仅是泪水而且是鲜血”的坚韧!“那时”……
      “那时”,我们的确不该把痛苦放大。聪明的人不会站在废墟上哭泣,让我们拥有那迎难而上的大智慧。挫折作笔,痛苦为墨。
      在这一路长途上,我们收获成功。挫折面前,我们高歌:那时花开!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
      【技法点拨】
      本文作者紧紧抓住“那时”(即“挫折降临时”)人们的心态做文章。先针对惯常的心态和此后的醒悟展开分析,然后列举古今中外名人的正面事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一条永恒的真理:真正的智者只会把痛苦当作前进的动力,幸福的花永远为勇士而开。全文视角小,立意深。
      文章开篇以泰戈尔的诗句点明主旨和中心,文中运用两个反问句亮出自己的观点,并用排比的方式简述典型事例,最后以一首小诗收束全文,将文意推向高潮,凤头豹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文展台4】
      
      走在你我他的世界……
      安徽一考生
      
      雄鹰看到广阔的蓝天,便振羽高翔,自由而高傲;飞瀑看到险绝的峭崖,便一泻千里,流银泻玉,灵动如龙;海燕看到汹涌的巨浪,便引吭高歌,乘风破浪,大气蔚然。人,若是只看到自己,便如那墙头的小草,轻浮浅陋,如那草原的孤鹿,寂寞而时时有被吞没的险情。上帝造人,繁衍万世,生命中不仅只有你,而且还有他、有我。人之为世人,也决不仅仅只有我,请不要忘了这个七彩世界里的你我他。看到自己、看到别人,你的世界会更精彩,生命中的阳光也会更灿烂。
      看到自己,看清自我。是的,我很重要,我很独特,我爱天朗风清中的云朵,我爱群星璀璨中的明珠,我爱别人在我的世界中生活,在我的快乐中快乐。但我也深深明白,我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上帝造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又为何偏要特殊呢?偏要凌驾于他人之上呢?是的,我仅仅是我,一个大千世界中小小的我,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去要求别人,让别人紧追于我。而且我又有那么多缺点,那么平凡,在微小的自我世界中只有短浅的自恋自大,那将会多么危险。渺小的我仅是世界的一小分,我不完善不美丽甚至很污浊,我不能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自费自磨,消耗着宝贵的生命。
      走出自我,看到别人。别人也有不亚于你的美丽凄婉的生命故事;别人也有不亚于你的独特与快乐,别人更有令你惊叹震撼的心灵历程。走出自我的小圈子,让你的情操在磅礴的生命大潮中洗涤,让你的性情在豪放博爱的生命大潮中铸就,拂去你心头的尘污,照亮你生命的暗角。到别人那里寻找生命的金子、高尚的品质,补充你与生俱来的贫乏!到别人那里探寻生命的奥妙,那里有坚韧的毅力,有挺拔,有曲折,让你感动,让你心动,让你心潮澎湃,摧毁你的软弱、你的懒惰,重新构建你心灵的堤坝,让你正大、让你光明;到别人那里聆听诤言,那虽似长着荆棘却充满热情的话语,会给你头昏后的清醒,迷途中的彻悟,甚至是悬崖边的勒马。生命因别人的可爱而完整。而且看到别人的美丽,别人更会看到你的美丽,心与心相知,情与情相惜,你的生命会更加甜蜜与精彩。
      看到自我,看清自己;看到别人,理解别人。
      于是,生命之途不再伴着黑暗,伴着孤独;生命之景不再阴雨迷蒙,寒风凄凄。生命中将走出一个崭新的自我、阳光的自我。在笑声中、在歌声中、在祝福声中,我伴着别人一起走过,伴着精彩,伴着甜蜜。我已成熟、自信地、高傲地走在生命之途,从而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
      【技法点拨】
      题目拟为《走在你我他的世界……》,不仅紧扣话题的内容,而且富于哲思和遐想。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这既是本次话题作文内容的切入点,同时也是漫漫人生旅途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作者善于联想,擅长比喻。文章首段即运用一连串比喻,引出主旨“看到自己、看到别人,你的世界会更精彩,生命中的阳光也会更灿烂”。这样写不仅气势充沛,文情并茂,而且入题快,点题巧。

    相关热词搜索: 题意 符合 专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