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语文教学求异思维探究:小学生语文思维异图

    时间:2019-02-25 03:22: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上海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智能,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此目标在理性认识上,就是要求语文教学自身和它的实施对象都能学会以求异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性思维。
      在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定势障碍了师生两方面的才智的发挥和发展。思维定势包括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从众定势等,其要害正在于“定”,由书本、权威、多数和传统定论、定谳、定夺。定于一尊,不二法门。究其实质,即所谓趋同、求同思维。过去我们上阅读课都是人云亦云,照搬“教参”或名家、名师的解读,并将引导学生寻绎、消化他们的定论作为教学过程。这样的权威统一认识的阅读课教学,必然封杀任何对于作品的不同的然而却可能是更正确或更深刻的理解。结果,早已陈旧的观点仍在课堂上讲授,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批评大行其道,中学语文教学焉得不发生“危机”?趋同、求同思维等同简单思维、粗糙的常识思维、形而上学思维,以此进行语文教学而欲达上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无异于缘木求鱼。上海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过去的教师中心主义,教师设圈套、教师下指导棋,教师操纵搜索引擎武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又正和它南辕北辙。过去的学生作文也长期只有命题作文一式,且有文体限制,堵塞学生思路,造成他们的作文都变成一种新的八股文,千篇一律。这也是违背二期课改关于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经验差异性和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的。《论衡・自纪》有云:“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目当复八彩,禹日当复重瞳。”
      就哲学本体论而言,文学既反映“存在”也表现“生存”,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同时使用逻辑思维和形象、直觉思维。而以理解、体验和情绪等主观因素充当形式逻辑的开端,正是使文学阅读和写作带上多彩各异的特色的缘由。在理性认识方面,语文教学应贯彻具体、矛盾运动和综合三大辩证思维原则。在思维的工具样式上,则可以有“针对某个目标,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换位思考、联想思考、逆向思考、求缺思考、分解和组合思考等。这样的思维,也有人称之为发散性思维。一如美国后现代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在论及方法论时所言:“唯一的原则就是怎么都行。”
      
      二、语文教学采取求异思维的实践
      
      自1998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上海市的中学语文教学终于将以求异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性思维作为自己的和培养学生学会的思维方法,结果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简单介绍一些我校的情况。
      在阅读教学方面,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运用盖然判断,因果分析注意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同时开发他们属于右脑的非逻辑思维――触发灵感和大胆假设、猜测、想象。学生回答问题不要求一定符合标准答案,而希望能说出独到的见解。“标新立异”“别的、另外的、不同的、差别的、相反的”――这便是我们的口号。一次我讲解“推敲”的典故,不意有学生竟发高论叫板千古定论,提出贾岛当年初赴举在长安,社会地位低下,欲进见韩愈这个京兆尹高官没有身份,才在韩出行途中佯炼字走神不及回避以达到结交权贵之目的。实乃计谋,非关痴迷。另有学生认为贾岛最终改用“敲”字实不得已,也因位尊位卑;韩大人亲自点拨,一介书生不敢违背。结果课堂上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附和,有人反驳,学生各自寻找证据,试图说服对方。虽然这样的申论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学生充分表现思维灵活多变、思路及时转换,却是极可喜的。
      具体操作:1、动态介绍。通过向学生提供有关学术动态的信息,扩大他们的视野,打开他们的思路,同时也让他们领略文学研究的思辨性。如在毛泽东诗词教学中,我介绍过龚育之和章立凡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让学生知道赏析毛泽东诗词除了从传统的革命浪漫主义出发外,还可以有运用美学、生命哲学(生命的体验、生命的张扬等)等的解读方法。2、质疑。所谓质疑,就是不盲从权威或传统的解读,而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初二教辅上有道沙白的短章《红叶》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试对诗歌结尾的省略号补上有内容的句子,不料许多学生认为题目有问题。一种意见说这首诗最后一句“经霜后我才发现……”省略的就是前一句“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省略号本无作用。另一种意见则说,这个省略号不是省略了诗歌的内容,而是诗人情感的延宕。一时议论四起,直至下课铃响大家仍意犹未尽。很明显,课堂质疑的过程正是求异的过程。3、辩论。对一些观点截然相反、学生存在严重意见分歧的问题,可采用辩论式教学法。某日阅读课诵《淮南子・说山训》:“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曾予立廉,不饮盗泉;所谓养志者也。”对于其中曾子不饮盗泉的事例,学生一以孔子也曾“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和《后汉书・列女传》中“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语作补充。但也有学生二认为曾子非不饮而是不敢饮,乃缺乏自信的表现。学生三赞同学生二的观点,并以东晋人吴隐之上任广州刺史,看见“贪泉”就饮下数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为佐证,提出心怀坦荡何惧会被沾染,出淤泥而不染方称高尚节操。学生四再伸援手,补充了《滕王阁序》中王勃用以明志的句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周围环境(包括热烈的切磋讨论)的激发,又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
      作文指导方面:1、将题型由只有命题作文扩充为还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尤其是话题作文,开放度、自由度更大。2、一般打破文体界限。作文“文体不限”。3、为了避免平庸、雷同,获得新、奇、特的构思,鼓励采取“反常规”的思路。
      这方面的思想解放,拜全国高考作文要求和“新概念”作文活动示范之赐。
      一旦摆脱了程式化,中学生作文园地也很快呈现出争奇斗艳的生动局面。本学期我校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名为‘声音档案’。声音无处不在,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地域、国家民族。现实的社会之声,消逝了的历史之声;外界的万籁有声,内在的心灵之声……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叙议不限。”反馈的学生的作文《十七大――党听到人民的心声》《黄钟大吕――我聆战国编钟》《口碑》《人生三部曲》《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显示了他们的洞察力与思考力,显示了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诗意抒写与哲理阐发的交替,也有力地证明了命题的求异的巧思。
      还有修正评价和师生议批。改变过去面面俱到的要求,采用目标多元、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如命题、话题作文跑题了,但将跑题写得有意思、有特点、有创见的,照样能给一个不低的分数。同时,教师也会和作者沟通,了解他是怎样理解题目的,再根据他的理解,因势利导进行指导。
      
      三、语文教学求异思维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学求异思维的提倡是课程改革的必需,同时也有其时代的背景和学科理论的支撑。除了前文充分阐述和运用的思维方式理论以外,还有不少。1、对于人类世界具有多样化、差异性成为共识和处理问题方式已经多样化。20世纪两大科学思潮之一,就是探索自然的复杂性。2、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质。马克思在1843年的一封通信中曾指出:“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展新世界。”3、西方文论。根据巴赫金的“复调”、对话情境理论,对话是个性和思想的生产者。罗朗・巴尔特的阅读理论,则提出文学作品赋予读者“参与”写作的权利,即让他们去发挥、补充它等等。
      而能够认识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培养包容的胸怀和科学批判的精神、不愿落俗套走老路、喜欢独辟蹊径――这已经是语文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收获了。

    相关热词搜索: 探究 语文教学 思维 求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