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19-05-22 03:24: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科学创造,贵在置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理学大师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亚里土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我在讲《眼睛与近视的矫正》一课时,就先让一位视力正常与另一位高度近视同学一同上讲台裸眼看书。一段时间后,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再与刚才那位同学一同看书,几分钟后,就请所有同学通过自己的观察提问。同学们都举手,提出了很多问题,就这样一个普通、平常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点燃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导火索,成为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追求新知识的强大动力,激起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浪花,达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让他们潜意识地具备一种创新意识。
      2 学会观察。培养创造性思维
      观察是人们通过看、听、尝、触等动作,对世界上绚丽多彩的事物和千变万化的现象进行认识的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观察去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才能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思维,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1582年,年轻的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教堂内,看到教堂中央的大吊灯被风吹得摆动不停,这钟经常发生而从未引起任何人注意的现象,却引起了这位年轻人的好奇和思索,因为他注意到:吊灯一来一回摆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他将灯的摆动与自己脉搏的跳动作了比较,发现摆动的周期与振幅并没有关系,即具有等时性,为摆动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多年前,法国有一位名叫利奈克斯的青年后生,看到公园里一群孩子在做游戏,一个孩子在跷跷板的一头用钉子敲打,另一端的孩子把耳朵贴在板上倾听,他深受启发,而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听诊器。
      3 具有丰富想象力。激活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是思维的翅膀,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它可以使尚待创造的东西,首先以观念的形式形成。想象力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牛顿发现惯性定律时运用了想象;卢瑟福建立原子模型时运用了想象;富兰克林创立电流学说时运用了想象;美国的莱特兄弟运用想象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载人飞机,使人类终于给自己插上了“翅膀”——无数事实证明,丰富的想象使人类获得了创造。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科学家的发明;设计师的蓝图;画家的创作;作家的人物塑造;工人的技术革新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创造性事物思维的前导,离开了想象,人即不能有什么创造也不可能有什么发明,过去神话中的多少想象而今变成了现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4 培养发散思维打破常规发展创造性思维
      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就是不受传统思想、观念、习惯、评价、感受等束缚,敢于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教学中变换教学方式,进行纵向发散、横向发散、质疑发散、逆向发散、侧向发散、分合发散、颠倒发散、矛盾发散等。
      例如;“草船借箭”的故事,船本来是用来渡人载货的,诸葛亮却在船上扎满草人乘雾佯攻,终于一举借得10万支利箭,为大获全胜奠定了物质基础;牛本来是用来耕地的,齐国的田单却大摆“火牛阵”,打破燕军于即墨城下。这些古代战列说明,打破常规,独出心裁,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算术演算自古以来都由低位算起,而史丰收却一破常规,采用从高位往低位的计算程序,经过10年努力,终于创造了13位以内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的速算法,史丰收的“快速计算法”的成功,正是他思维独特,打破常规的结果。
      5 反馈知识。升华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某些教师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单向、轻多维,重积累、轻探索,重课堂教学、轻实验的不良倾向,严重地制约着物理教学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的发展,是不可取的;但我们也不能一味为培养创新意识而只管过程,不管结论,只搞实践、不讲理论,只探索、不积累,应该多花精力,多动脑筋,把这几者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故在学生学习之后,要有知识反馈,当然更重视创新意识培养。所以我们在选题上,就得从单向封闭走向多维开放;从原始的应用走向信息构建,并适当给予答案。适当选一些不定型和探究创新型习题;与其他学科,未来知识联系的习题;观察、设计、判断、推理和悬念的习题;出一些,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练习;再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变题,创新题设计比赛;时而组织学生针对同一内容相互间出题检查或针对某个问题让学生做实验或师生共同来探究。通过这一系列的复习检验,注重知识反馈,既了解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又不断地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讲授“摩擦力”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一次针对摩擦力的编题,相互考察比赛,所有同学积极参与翻阅资料,捕捉生活实例,展现自己才华,通过这样的知识反馈活动,学生真正地把书本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升华,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物理学习更加生动活泼,探索问题的敏锐性也得到更好的体现。学生在这“左思右想”中广泛地涉猎一切知识,极大地提高创造成功的机会。
      6 加强实验探究成分,在探究过程中寻求创新
      以前物理实验,教师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背熟实验步骤后才能用固定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根本不考虑为何要这样做,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新泸科板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实验已明显增加,而且我认为演示实验、小实验等都可挖掘一些探究的要素。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音义的振幅不易观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2)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3)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同学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的层面上,要创造性地去探索和发现。
      7 运用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提出的问题归宿于解决问题,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理论应用于实际,再将实际遇到的问题解决后,上升为理论,才体现创新教学的价值。而实现生活信息多而杂,只有打开了现实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通道,利用大千世界广泛的信息,才最易进发出创造性火花,在教学中应多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从新奇中发现规律,再应用实际。如:在一次讲解热学的一道题时,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电阻丝放入可以改变小流量又透明的自来水管中通电发热,自来水管另一端用手感知水温;学生发现,水流越少,温度越高;水流越多,温度就越低,然后提出问题,用这样的热水器洗澡行吗?所有的同学都说不行,我又提出请他们利用这个装置改装成可以洗澡的装置通过学生讨论,自行实验,结果有的在管内多装了几根电阻丝;有的干脆用了一根功率很大的电阻丝;还有一组同学干脆将电阻丝放入大桶内;没想到的是就在其周末,有一位家长来到学校找我说:“真的感谢你,我家的电热水器洗澡现在才舒服,以前要么热水少,要么温度低,前两天我的儿子说他将热水器改装一下就可以舒舒服服洗澡,还说是你的学校改装过,我就让他改装后,真的很好。”其实不是我改装的,而是你儿子在校实验改装的,只是打了我的牌子以便得到你的同意罢了。由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得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自己实验、应用,同时开设物理选修活动课,扩大学生视野,发展特长个性,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大社会开展创造性活动,创建良好的创新氛围。
      当然,创新发明不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培养启迪他们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大力开展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还需注重培养他们进取、拼搏,竞争意识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只有这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祖国有用之才;这样的素质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民族才会是真正强大,具有活力的民族。

    相关热词搜索: 创新意识 培养 新课程理念 学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