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谐音在生活中的妙用调查报告【谐音双关,诗歌妙用】

    时间:2019-05-17 03:19: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诗歌创作史上,双关借意的手法出现很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时楚国令尹(宰相)鄂君子晳前往越国,越女为其操舟。见其美,歌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子晳于是“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枝”与“知”谐音。操舟女子表面上是说“木有枝”,实际上是说“树木尚且有知,我心里爱你,你却不知”,委婉地表达了她对鄂君子晳的抱怨之情,赢得了鄂君子对她的爱。双关借意手法的运用,到六朝时形成高潮,之后的朝代也多有使用。作者利用谐音婉转的表达心意,而读者通过谐音可以洞悉作者的思想感情。
      “丝”谐音“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
      “春蚕不应老,书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南朝乐府《西曲歌》)“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温庭筠《达摩支曲》)“香”谐“相”音;“丝”谐“思”音,合取相思之意。这两个比喻句,“捣麝成尘”、“拗莲作寸”显示所受戕害凌迟之难忍。但尽管如此,仍然“香不灭”、“丝难绝”,尤见情意绵邈。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姜夔《齐天乐》)一些痴小儿女,不知仇恨为何物,正在篱落之间兴高采烈捕捉蟋蟀呢!从而以儿女之乐反衬作者之悲。在南宋偏安的岁月中,有不少人已经忘却了国难家愁而文恬武嬉。于是作者自然“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了。”
      “莲”谐音“怜”。“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西洲曲》)“女子怀着满腹心事去采莲,若有所思地拿着莲子把玩;清香的莲子使她想起所爱的人,不由珍惜地“置莲怀袖中”。“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六个“莲”字,以着意渲染缠锦的情思。这首诗也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如“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清如水”说其情纯洁如清水,“彻底红”说爱得极为热烈。这就使诗歌显得含蓄委婉。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35)“侬心常慊慊,欢行由预情。雾露隐芙蓉,见莲讵分明。”(南朝宋《读曲歌八十九首》之58)以"芙蓉"为"夫容";以"莲"为"怜"(爱)。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柳”谐音“留”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南北朝时也有《折杨柳歌辞》,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柳色如烟,柳条曼长,周邦彦《六丑》词有“长条故意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犹如亲友间缱绻的柔情,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加之“柳”与“留”谐音,人们乐意把柳当做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产生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折杨柳歌辞》)诗中这为行客为什么不拿马鞭,反而折下杨柳枝来?因为“柳”谐音“留”,在这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所以诗中的“行客儿”上马后看到杨柳,就会想到留下,对故里的留恋之情油然而生,折下柳枝下了马,吹起柳笛来。滞留原地不走了,但是又不能不走,因此有“愁杀”之语。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 欧阳修《咏柳》),为了表示“挽留”、“留恋”的情愫,古人在送别的时候,常常折下道旁的柳枝赠送行者,以寄深情。
      古代诗文中还出现“折柳寄远”借此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祈盼早日归来。“折芳远寄相思曲,可惜容华难再持”(唐·许景先《折柳篇》),“攀折将安寄,军中音信稀”(卢照邻《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取寄情人”(张九龄《折杨柳》)。
      当看不到杨柳,无法折取、寄送时,诗人们就用《折杨柳》曲来表达思乡怀远之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杜甫《吹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是别离的象征,而中国人喜聚不喜散,最怕与别人与朋友分开。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别离又是经常发生的,于是在我国诗歌中,别离成为最重要的主题,诗人笔下经常出现那依依的柳条,飘舞的柳絮,以及笛声鸣咽的《折杨柳》曲。
      以“莲”谐音“怜”,表怜爱之心;以“丝”谐音“思”,抒思念之情;以“柳”谐音“留”诉怀远之意 。在诗歌中出现较多,我们好理解,还有一些出现的频率不高,如:“朝看暮牛迹,知是宿蹄痕。”以“蹄”谐音“啼”:“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以“晴"”谐音“情”;“ 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以“藕”谐音“偶”;“石阙生口中, 衔碑不得语。”以“碑”谐音“悲”;“明灯照空局,油燃未有棋。”以“棋”谐音“期”;“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以“梧子”谐音“吾子”;“丹青传四渎,难写是秋淮”以“秋淮”谐音“秋怀”;“蛛网挂风里,摇丝无定时”以“摇丝”谐音“遥思”。
      宋人范仲淹指出:“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诗歌的创作者就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关系,精心选择能够“兼明二物”的双关辞,使诗歌中的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情。如果我们了解谐音双关的妙处,在鉴赏诗歌时就可以领会作者含蓄而微妙的感情,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双关 谐音 妙用 诗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