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昆虫的毒素 昆虫毒素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19-05-02 03:24: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昆虫毒素是一类宝贵的药用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综述了昆虫毒素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昆虫毒素;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9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8-1524-04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生长繁殖最快的生物类群[1]。据估计,自然界中现存昆虫种类约1 000万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昆虫有800余种[2]。在漫长的进化、适应环境、抵御各种生物侵害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昆虫抗菌肽、昆虫酶、昆虫毒素等,这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力等作用[3]。
      昆虫毒素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活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已发现有毒素的昆虫达700多种,其中已鉴定出的毒素有60多种[4]。如斑蝥中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原发性肝癌有明显疗效[5,6]。因此,对昆虫毒素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在医药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全面综述了昆虫毒素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1昆虫毒素的成分
      1.1神经毒素
      昆虫中的神经毒素能结合昆虫和哺乳动物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受体、递质和离子通道,对其觅食和抵御敌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从蝎毒中鉴定了许多作用于钠离子通道的毒素。如从蝎毒中分离出一类由60~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神经毒素(Neurotoxic polypep-tides)[7]。
      1.2多肽类
      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蜂毒。其成分主要是蜂毒肽,是一种由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2 840的多肽溶血毒[8]。另外,蚂蚁用毒素捕获猎物、自我防御和相互交流过程中分泌具有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的抗菌肽[9]。
      1.3酶类
      已知存在于昆虫毒素中的酶有磷脂酶(PLA)、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酯酶与脂酶、α-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等,其中以磷脂酶和透明质酸酶最为普遍[10],磷脂酶A2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昆虫毒素中,如Costa等[11]首次报道了蜜蜂的磷脂酶A2,其分子量为18 500,由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12个半胱氨酸残基,由6对二硫键相联[12]。而透明质酸酶是昆虫毒素中普遍存在的另一种酶,它能水解细胞核纤维间的透明质酸,从而使皮肤、微血管等组织丧失粘结能力。从蜜蜂毒液中分离出的透明质酸酶由349个氨基酸组成,包括4个半胱氨酸,其序列上存在3个可能的N糖基化位点[13]。
      1.4萜类
      萜类物质在斑蝥类和蚁类昆虫中较为丰富,主要成分为单萜类防御物质,常见的如斑蝥素、蚁酸等。1810年法国药学家Robiquet从绿芫菁(Lytta vesicatoria)中首次得到斑蝥素晶体。1914年由Gadamen证实了斑蝥素的结构为外型-1,2-顺-二甲基-3,6-氧桥六氢化邻苯二甲酸酐。
      1.5生物活性胺
      生物活性胺类毒素主要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它们与皮的软化或硬化有关,也是神经传导物质,或具有类激素作用。如蜜蜂毒液中含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12];马蜂毒中含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另外,陈晓鸣等[3]报道了隐翅虫素是一类酰胺类化合物,存在于隐翅虫科血淋巴中,属于该类昆虫的防御物质。
      2昆虫毒素的药理作用
      2.1抗肿瘤作用
      大量研究证明蜂毒具有抗肿瘤作用。Hwang等[14]的研究表明,蜂毒能够诱导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凋亡并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Saini等[15]发现蜂毒素裂解人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U937是通过激活内源性磷脂酶D而致;此外,蜂毒对HL60细胞和Hela细胞有杀伤作用[16,17];Harada等[18]的研究还表明,蜂毒参与抗肿瘤T细胞的应答,有望成为抗肿瘤T细胞免疫疗法的靶分子。
      斑蝥素的抗肿瘤作用显著,特别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据报道,斑蝥素能够诱导人高转移卵巢癌HO-8910PM细胞发生凋亡,其分子机制与NF-κB(P65)、Caspase-3的表达下调及FAK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下调有关[19];斑蝥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还与斑蝥素是蛋白磷酸酶抑制剂有关[20];蛋白磷酸酶可使抑癌蛋白p53去磷酸化失活,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生长[21]。斑蝥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cyclinB1、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的表达或改变活性引起G2/M期阻滞[22]。
      2.2抗炎镇痛作用
      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昆虫毒素主要是蜂毒。蜂毒中的单体多肽是抗炎的主要成分,它具有类激素一样的作用,但无激素的不良反应[23]。全蜂毒、溶血毒多肽、神经毒多肽、肥大细胞脱粒多肽均能刺激人体垂体-肾上腺系统,使皮质激素释放增加而产生抗炎作用。Lariviere等[24]的研究表明,蜂毒镇痛作用也特别显著,尤其是对慢性疼痛更为有效。蜂毒肽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是吲哚美辛的70倍,故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镇痛强度为吗啡的40%,是安替比林的68倍,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亦较长,但无水杨酸类对消化道的刺激和甾体类的免疫抑制作用[25]。
      2.3免疫调节作用
      王忠等[26]给78周龄以上的老龄小鼠腹腔注射25%蚁液0.5 mL,用药2~4周后发现,蚁液能使淋巴细胞绝对值Eα、Et花环形成及ANAE阳性细胞增加。说明蚁液是良好的细胞免疫兴奋剂,同时该制剂能使小鼠的胸腺、脾脏等器官增生、发育;使血液的白细胞、溶菌酶增加,提高了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了非特异性免疫体系。高连臣[27]研究了蜂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蜂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起着双向调节作用,不管向哪个方向偏离,都呈现出回归正常范围的趋势,而对T淋巴细胞亚群处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影响不大,认为蜂毒是理想的免疫调节剂。还有研究表明,斑蝥素对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影响,去甲斑蝥素显著抑制体外刺激因子CoA或脂多糖(LPS)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28]。
      2.4抗菌、抗病毒作用
      云月利等[29]研究了斑蝥素对部分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500 mg/L的斑蝥素溶液对所测的9种植物病原细菌无抑制作用,对所测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中的6种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斑蝥素对某些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蜂毒能抑制20~30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能对抗对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能增强磺胺类和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能力[30]。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对某些病毒亦有抑制作用。Wachinger等[31]评估了蜂毒素在亚中毒剂量时,对HIV-1在急性感染细胞中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表明蜂毒素对细胞相关病毒产物的作用是降低gag抗原和HIV-1 mRNAs的水平。而含报告基因(由HI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驱动)的质粒一过性转染试验显示,蜂毒素对HIV LTR的活性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用表达蜂毒素的逆转录病毒质粒定转染的人细胞中HIV LTR的活性也减低,说明蜂毒素通过抑制HIV-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HIV LTR的细胞相关性产物[31]。
      3昆虫毒素的临床应用
      3.1治疗肿瘤
      孙伟芬等[32]观察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48例,结果表明,轻、中、重度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00%,80.95%,50.00%;生活质量评分提高者占91.67%,其中提高>10分者达75.00%;KPS评分提高者占91.67%,其中提高>20分者达77.08%;治疗前后外周血的白细胞变化(上升)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斑蝥酸钠注射液在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有人将蚂蚁提取的口服液应用于肝癌患者,结果发现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明显减轻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且抑癌率达到38.00%[33]。
      3.2治疗风湿病及类风湿关节炎
      据严序炳等[34]的报道,应用蜂毒注射液治疗86例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临床显效18例,有效4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7.9%。
      3.3治疗艾滋病
      蜂毒的优势是可以直接从内部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产生[35]。德国采用蜂毒破坏病人体内艾滋病病毒的促进剂对病毒转录,从而根除病毒扩散体系。研究证明,蜂毒可减少70%基因转录,使病毒的产生减少99%。
      4昆虫毒素的应用前景
      迄今为止,人类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来自植物。而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其种类约占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的4/5以上。昆虫毒素是受人瞩目的发现新药物的潜在领域,昆虫毒素在药物上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现阶段昆虫毒素的研究方式也由广泛筛选转向对毒素的成分、结构、药理进而提取、人工合成或通过生物技术来生产医药昆虫毒素的研究。昆虫毒素虽已在治疗癌症、类风湿关节炎、乙肝等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从蜜蜂和斑蝥等昆虫的开发中也研制出了一大批治疗药物,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昆虫毒素研究开发还不够深入。一是对昆虫毒素的活性成分研究不多,仅局限于斑蝥、蜜蜂几种昆虫;二是昆虫毒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多数是关于抗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对有毒昆虫的开发利用还偏少。因此昆虫毒素作为药物开发利用将成为药物学研究的热点,有可能导致新药研究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杨青,刘高强,魏美才. 昆虫油脂的营养和开发研究[J]. 食品科技,2008(3):246-249.
      [2] 吕文彦,张育平,秦雪峰. 我国药用昆虫研究利用概况[J]. 特产研究,2007(1):75-78.
      [3] 陈晓鸣,冯颖. 资源昆虫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7-98.
      [4] 刘高强,魏美才,王晓玲,等. 马尾松毛虫毒素的提取及其基本性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153-155.
      [5] 江励华,王明艳. 斑蝥的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4,23(6):385-386.
      [6] 李晓飞,陈祥盛,国兴明. 昆虫斑蝥素的研究与利用[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2):169-175.
      [7] 曹军娜,王蕾,刘文第. 蝎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118-120.
      [8] 施小妹,王慧芳,李响,等. 蜂毒肽抗肿瘤研究新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10,25(5):396-398.
      [9] SCHMIDT J O. 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chemical ecology of ant venoms[A]. PICK T. Venoms of the hymenoptera Biochemical Pharmac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Aspects [M]. London :Academic Press,1986. 425-508.
      [10] 陈远聪,袁士龙. 中国生物化学学会专题讨论会文集(4): 毒素的研究和利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77.
      [11] COSTA H, PALMA M S. Agelotoxin: a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venom of the neotropical social wasp cassununga (Agelaia pallipes pallipes)(Hymenoptera-Vespidae)[J]. Toxicon, 2000,38(10):1367-1379.
      [12] 钱锐. 蜜蜂毒的成分、药理及医用[J]. 蜜蜂杂志,1998(5):7-9.
      [13] KREIL G. Hyaluronidases-a group of neglected enzymes[J]. Protein Sci,1995,4(9):1666-1669.
      [14] HWANG D Y, KIM H H, KIM C J, et al. Bee venom induces apoptosis and inhibits COX-2 in human osteosarcoma cell line MG-63[J]. J Kor Acu Mox Soc,2003,20(3):63-74.
      [15] SAINI S S, CHOPRA A K, PETERSON J W. Melittin activates endogenous phospholipase D during cytolysis of human monocytic leukemia cells[J]. Toxicon,1999,37(11):1605-1619.
      [16] KUBO H,LOEGERING D A, ADOLPHSON C R, et al. Cytotoxic properties of eosinophil granule major basic protein for tumor cells[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1999,118(2-4):426-428.
      [17] LAZAREV V N, PARFENOVA T M, GULARYAN S K, et al. Induced expression of melittin, 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inhibits infection by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Mycoplasma hominis in a Hela cell line[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2,19(2):133-137.
      [18] HARADA M, KIMURA G, NOMOTO K.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the antitumor T cell response [J]. Biotherapy,1998,10(3):229-235.
      [19] 何太平,莫丽儿,梁念慈. 斑蝥素诱导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凋亡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2):164-167.
      [20] CHU L, NOROTA I, ISHII K, et al. Inhibitory action of the phosphatase inhibitor cantharidin on the endothelin-1-induced and the carbachol-induced 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 in the canine ventricular myocardium[J]. 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3,41(S1):89-92.
      [21] 周玥,张学景,蔡于琛,等. 蛋白磷酸酶1和2A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5):324-328.
      [22] 张卫东,赵惠儒,于秉治,等. 斑蝥素通过MAPK途径对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4):382-384.
      [23] 刘红云,童富淡. 蜂毒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 中药材,2003,26(6):456-458.
      [24] LARIVIERE W R, MELZACK R. The bee venom test: a new tonic-pain test[J]. Pain, 1996,66:271-277.
      [25] 管遵惠,徐杰,谭保华,等. 蜂针经穴疗法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6):32-34.
      [26] 王忠,郑学秀,袁国英,等. 大黑蚂蚁及其复方蚁制剂对大鼠睾丸RNA、DNA含量的影响[J].中草药,1995,26(8):416-418.
      [27] 高连臣.蜂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养蜂科技,2004(3):29-30.
      [28] 尹璇,陈志伟. 斑蝥素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仪器,2009,7(3):3-6.
      [29] 云月利,徐冠军. 斑蝥素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4):342-345.
      [30] 李顺子,孙学军,阎虎生,等. 蜂毒肽及其类似物的抗菌活性、溶血活性及与磷脂膜的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 26(1):73-77.
      [31] WACHINGER M, KLEINSCHMIDT A, WINDER D, et al. Antimicrobial peptides melittin and cecropin inhibit replica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by suppressing viral gene expression [J]. J Gen Virol,1998,79:731-740.
      [32] 孙伟芬,黄伟贤,王惠杰,等. 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7):427-428.
      [33] 杨月伟. 蚂蚁的药用价值及资源开发[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87-88.
      [34] 严序炳,王令嘉,王勇. 蜂毒注射液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86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6):370.
      [35] KEYES K A, MANN L, SHERMAN M, et al. LY317615 decreases plasma VEGF levels in human tumor xenograft-bearing mice[J].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04,53(2):133-140.

    相关热词搜索: 毒素 昆虫 研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