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微博时代,生产性受众的能动与被动_生产性受众

    时间:2019-04-17 03:41: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着传播实践迅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实践的两个关键环节——传者和受者的变化最明显。鉴于此,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曾提出新型的受众观——生产性受众,强调受众的高度主体性和能动性。虽然初期受到诸多质疑和批判,但其后的传播实践却印证了其合理性。特别是网络传播中,受众主动性的边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被突破。本文就来讨论生产性受众在互联网发展到微博时代与之前相比有哪些前所未有的能动性以及被微博特性所束缚的被动性。
      【关键词】生产性;受众;微博
      早在大众文化刚刚兴起时,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就提出了与此相对应的一种新型受众观——生产性受众。它强调受众的高度主体性和能动性。费斯克认为传播者是一个大群体,由数以万计的人口组成,而其中受众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均有特色。他进而指出,传播者没有一个所谓的单一“作者”身份。言外之意就是,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互动的,受者也可能是传者。他们还发现了一种“异常解码”的传播现象。传播者的制码信息和受众的解码信息之间存在着差异。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重新解读文本,生产出自己的文化。
      简言之,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受众能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重新解读文本,生产出自己的意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意识形态对受众的俘虏。香港学者肖小穗曾总结说,对费斯克来说,只有把这种阅读提升为一种“快感”,阅听人才可能摆开文化工业,成为流行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角。
      虽然生产性受众观一开始受到了诸多的质疑与批判,但是大众文化的盛行及其与传播工具的结合所构成的传播实践正不断印证着其合理性,特别是网络传播。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交互性、参与性、去中心化等特性,可以说,它就是一张孕育生产性受众绝好的温床。从最初的BBS、QQ群到博客,受众找到了自我表达与展示的平台,他们将自己的解读和生产的意义转化为一张帖子、一篇博客或者一个恶搞的视频,生产着自己的意义以挑战长期以来受精英文化支配的话语。
      如今网络技术已发展到WEB3.0,它的典型代表是微博。其在中国的爆炸式发展有目共睹。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发生动车追尾事故。事故发生4分钟后,事故亲历者、名为“袁小芜”的乘客,通过手机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出的第一条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23日当晚,事故现场的微博用户不断更新相关的图文信息,使得事故开始以微博事件的样态呈现在受众面前。《纽约时报》将事故发生4分钟之后由网友发出的这条微博,称之为“微革命”,并认为所有参与过转发和评论的网友,都是这场“微革命”的一员①。
      既然被称之为革命,必然有质的飞跃。本文就此探讨下与之前BBS、博客等相比,微博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有哪些质的飞跃和局限,也即由微博特性所决定的生产性受众的能动与被动。
      一、主动参与新闻制作
      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迅速和范围广泛,很多事件有了微博的参与后会演变为一系列微博事件,这背后是因为普通人主动参与了新闻制作。
      1、成为信息源
      微博具有鲜明的“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等元素,写作门槛和技术门槛都几乎为零。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如新浪微博所宣传般“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这就为人人都成为传播者提供了条件。尽管大多数内容略显粗糙,但因微博天然带有开放式交际圈性质,并且传播无边际性,这种未加工的信息会得到迅速传播,大大压缩新闻生产的周期性。这种信息的即时和简短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大众传播的职业化、体制化弊端挡在门外,使普通人不需要经过专业和系统化的训练就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如今传统媒体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非常注重微博的传播效应,不仅纷纷开通官方微博,还经常在微博里寻找新闻源和新闻素材。而对一些热点事件,则专门开辟版面刊登不同的观点以供讨论。例如《南风窗》每一期都会有一个版的“微声音”和“微话题”,通过“晒”不同人的微博观点将一个月来的热点事件串联起来。《广州日报》也会不定期的针对热点事件刊登不同的微博观点。
      2、微博直播
      直播,这个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已然被微博瓦解,而且还零门槛低成本。除此之外,因为微博的字数限制(140字),每一贴的内容都是碎片性的,这决定了我们从微博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碎片性的,但这种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也强化着受众的现场参与感和互动性。一个事件发生了,立马有无数条140个字的信息在短时间从各个方面勾勒出事情的大致轮廓,从始至终,事件在微博上通过碎片化的文字现场直播着它的来龙去脉。这种无与伦比的“身临其境”感和全程参与感最大限度的使受众获得了快感,也发酵着受众那蠢蠢欲动的生产欲望。此外,140个字的字数限制使微博变成一个个实质上的开放性文本。因为140个字实在很难说清楚一件事件。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往往需要附上相关的网址链接、附件或图片以形成超文本链接来完整呈现某一主题,或者在微博主帖与跟帖的交谈中,补充内容,纠正错误,也就是在传者与受者的参与互动中,完成对事情的讨论。这让参与的每个人的心里都觉得自己为事情的真相大白出过一份力。
      二、舆论压力——“围观”的力量
      如前所述,透过微博这一平台,传统新闻生产背景下的受者变成了传者,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同时,微博允许用户以一种“跟随”(follow)的方式主动选择接受各种四处游荡的信息②。每一个“跟随者”都能“围观”自己“关注者”所发布的信息。而正是这种“围观”的力量,无数草根的声音汇聚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成事情的解决。这种情况在微博进入中国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生多次。例如2011年1月25 日,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开通,短短几十天,该微博就吸引了5 万多网民,并发布了1000多张各地网友拍的乞讨儿童照片,发现并顺利解救6个被拐儿童,“微博打拐”也迅速成为2011年春节最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之一。还有江西宜黄拆迁事件,钟如九以微博“现场直播”的形式,通过手机微博还原强拆现场,使当地多名官员被免职。   当然,博客、BBS等其他网络传播形式也能使网民发表言论影响舆论,但通过电脑上网发布的信息还是会受制于政府的“把关”。一些敏感性话题、词汇还是不允许出现在网络环境中。这也注定了这些受众的“劳动产品”多半只是戏谑、调侃的性质。但微博可以通过手机发布,其内容既不是由某个权威人士、社会精英、意见领袖或某个机构如政府事先确定基调,也并不是依据不同观点持有者金钱的多少和权力的大小来主宰,而是在平等话语形式的论辩和争论中,通过对公共话题的正当性审视和文化价值观的评判,所达成的对相关问题的共识性见解③,进而能促成事情的解决,让受众的生产力有用武之地。这些每天在微博上演的情景俨然已成为微博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微博赋予生产受众的最大特点。
      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微博给受众带来了极大的能动性,当然也会带来很大的被动性。它由受众素质参差不齐的缺点所致,更被微博的特性所限制。
      1、为了评论而评论
      微博的字数限制经常把一个完整的事件分割成无数碎片化的事件,这些碎片往往在受众无数次的转发过程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事件真相和来龙去脉就这么断裂。受众也习惯了这种即时而又支离破碎的信息,往往都是为了评论而评论,很少去关心事件的真相和来龙去脉。如此一来,谣言就极易产生,也为网络暴力提供了机会。“事实”和“在场”的客观性神话在你不经意中已经创造了偏见。例如著名的药家鑫案件,由一起悲剧变成了一场网络的消费狂欢。人人都愤怒地评论着自己的愤怒,没有人去关心事件的深层原因和真正的来龙去脉。还有最近热炒的甄子丹和赵文卓耍大牌事件,最后演变成舒琪退出微博,大家蜂拥而上,又一哄而散,却很少人记得或者追问事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带“V”的神话
      由于民众发声渠道单一,“民意”往往被窄化为网络声音,这也是网络舆论异常沸腾和网络公共事件刷新太快的原因。就像网上流传的一段笑话一样: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因为动车,赖昌星只火了半天。
      不过中国微博注重对名人的强调,他们往往有“V”的认证,这在无形中就是一种权威的默认。而事实上,这些“大V”们也确实掌握了话语主导权。大多数人都以“粉丝”的身份,作为无名大众淹没在“大V”们的意见表达中,构成“大V”们的群众基础,对“大V”的发言叫好或谩骂④。很多公共事件也是经过“大V”们的转发或评论才能迅速发酵并最终得以解决。例如去年10月以来,北京因持续灰霾天气引发的PM2.5之争。如果不是美国驻华使馆的检测数据和微博红人(如郑渊洁、薛蛮子等)的转发,大部分市民或许还会笼统地将灰白混沌称为“大雾”,更不会演变为一场公共环境危机,最后促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承诺公布PM2.5监测结果。还有从去年末一直到如今都没有消停的韩寒和方舟子事件。事件始终,都是双方的粉丝在为各自的偶像谩骂,虽然在这场谩骂中,双方都被最大程度的“去魅”了,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事实:在一个个公共事件及“大V”们的意见表达背后,关注度和粉丝量构成了一个个粗鄙意义上的“政治压力集团”⑤。所谓的话语权实际上仍然很大程度上被“大V”们所掌握着。
      参考文献
      ①许天颖,《微博事件:范式修订与后台前台化》,《新闻战线》,2012(1)
      ②蓝若宇,《超越大众传播:刍议新浪微博的传播模式与机制》,《新闻传播与研究》,2011(2)
      ③蒋洪梅,《微博客的特点及其舆论影响力》,《新闻爱好者》,2011(5)
      ④⑤李北方,《代表性政治的历史与未来》,《南风窗》,2012(5)
      (作者单位:番禺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 受众 能动 被动 博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