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中学生最喜爱的美文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安宁]白金作家唐家三少最新作品

    时间:2019-01-14 03:28: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阅读前言   安宁,本名王苹。女,生于泰山脚下。外语学士,文学硕士。《读者》签约作家,80后知名青春小说、散文随笔及专栏作家。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散文》、《天涯海角》等上千家报刊发表、翻译及被转载作品六百余万字,五百余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已出版《寂寞时,我们远离爱情》、《此后,不再爱你》、《慢慢走,慢慢品》、《谁的青春仓皇结》、《花儿来得及》、《只是路过你》、《这么疼,那么爱》、《蓝颜,红颜》、《试婚》等文集。现居北京,自由写作。安宁的小说看似素淡平静,实则深刻锐利;散文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随笔看似犀利尖锐,实则温情宽容。而作品对于人情人性与日常境遇的刻画,用力之深,尤其令人叹服。
      
      睿智人生・应对嘲讽
      嘲讽过处是花香
      安 宁
      
      大约很少会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曾经历过嘲讽、挖苦和击打。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喜欢你。或者嫉妒于你,再或者天性自私,心胸褊狭,为人尖刻,所以假若你做错了什么,成就了什么,或者生出一些在外人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刻薄的言语,便会像一盆脏水一样,朝你无情地扣下来。正在从容行路的你,被这样污秽的言语泼将过来,一个趔趄,便跌倒在淤泥之中。
      或许你被击打得再也没有了爬起的力量,于是呆在那滩泥里,郁郁终生:而隐在阴暗处得意嘲讽你的人,则看着你脸上的泥灰,嬉笑两声,便扬长而去,自此再不来围攻你这失去了斗志的敌人。
      或许你会艰难地爬起来,而且第一个念头,是想要破口大骂。你满腔的怒火,化作子弹,“嗖嗖”地飞向那些四面八方袭击你的人,你试图以一人之力量,对抗周围之嘲讽,可是最后,却发现所有的一切,越描越黑,远远脱离了你想要挽救自己声名的初衷。一场闹剧之后,你发现一切都不复从前。挖苦你的那些人,原本是出于嫉妒,想要看你笑话,结果你真的上当了,咬住那垂下来的不怀好意的诱饵,便爬了上去,等到想起自己正在行走的路,低头却看到那艘载你前行的舟楫,早已经无声无息地漂走。而你急吼吼的模样,也让许多关爱过你的人失望,并放弃了你,再不回来。
      几年之后,你也许功成名就,回首看到那曾经的一场争斗,自己都觉得可笑。因为,击打你的人,早已不知去向,你与他们,不过是路人甲和路人乙,各自行路,偶尔擦肩,碰了彼此;再或者他们眼瞅着你行路太快,又满身光芒,抢了他们的风头,所以嫉恨于你。但终究还是跑不过。所以只能恨恨而去,任你踌躇满志。
      也许你依然是一个素常之人,不曾大红大紫,也不曾实现昔日激情之时许诺的理想。你在油盐酱醋之中,变成屋檐下一只啁啾的小鸟,每日为能够享受煦暖阳光、丰美食物和天伦之乐而觉得内心安稳幸福。此时你再想起旧日愤慨时光,便会莞尔,原谅自己的血气方刚和青涩稚嫩,想着假若被他们击败,自此跌倒,终生郁积在怨愤的情绪之中,那岂不是失去了此时云淡风轻的美好?
      你不知道那些曾经试图阻拦过你的路人,他们被时光的洪流渐至淹没。对你无可匹敌的成就,再也没有力气嘲笑击打,只能尽力仰望,方能看得到你胸前那粒闪闪发光的纽扣,或者你们彼此,根本不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场争战,当年的烟尘,早已化为灰烬,你们重新成为互不相识的陌客。
      但也有时候,你不知道,那些泼下来的冷水,反而冲洗了你一路的征尘,让你从得意和放纵之中清醒过来,朝着那想要的方向,愈加快速地一路飞奔。或者,它们掀起的一股巨浪,不仅没有将你的舟楫翻倒,反而成了一股巨大的推力,助你勇敢跨越危险的暗礁,或者险滩,行至那开阔的海面,看到之前无法奢望的风景。
      所以人生的途中,大可不必为时常飞来的石子、沙尘、白眼、草屑而烦恼,那不过是行走中的常态,爬起来,朝路人笑笑,自我解嘲,说,不过是想要吻一吻鲜泥,嗅一嗅花香。
      一颗心,如此沉静安然,方会品到生之甘洌甜美。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0年第2期)
      
      我心飞翔
      人的一生难免会碰到一些嘲讽或挖苦,我们大可不必为这些而徒生烦恼,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正确看待这些嘲讽或挖苦,冷静思考这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是他们心胸狭窄、嫉妒、不喜欢自己而已。思考之后,我们心情会变得更加阳光、坦然,相反,会主动自我解嘲,化嘲讽为动力,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飞翔。只有这样,我们的前方才有甜美的花香、无限的风景。
      
      且读且思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想象出了遭受嘲讽或挖苦后的四种情形,请概括出来。
      3.文章标题为“嘲讽过处是花香”,其中的“过处”是什么意思?会有怎样的花香?
      4.面对无尽的嘲讽或挖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青春岁月・姐弟情深
      无人看到你的忧伤
      安 宁
      
      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说不清是悲是喜,就那样悄无声息地行走,听着我轰隆隆碾过的得意的车轮声。
      我读大学的时候,他才刚刚小学毕业,没有考入重点中学,有人见了他便嘻笑说:你姐姐当初读的可是最好的初中,你念的这所,她看都看不上眼呢。他也不争辩,白人家一眼,便用力地甩一下书包,“嗖”一下跨上车走人。那车也是破旧的,他几次央求家人要辆新的,可是无用,父母总会冷冷地丢给他一句:你姐姐当初还没车可骑呢,不照样进了最好的中学,且年年考试第一。他不再言语,只拿起气管,吭哧吭哧地给车打气,好像将自己心里的怨怒,也一并充入其中。
      他在学校里,遇到的老师,有听说过我的,上课的时候看他开小差,偷偷听流行歌曲,便用教鞭敲他的脑袋,挖苦他说:你和你姐姐一个爹妈生的孩子,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他红了脸,将CD机关掉,耳机却是塞在耳朵里,始终不肯摘下。下课后有同学围拢过来,将一本最新的杂志放在他面前,指着上面我的笔名,说:看你姐姐又发文章了,写得好棒呢,你那些经常被老师念的文章,不会是她替你写的吧,或者,是将你姐姐读书时的作文拿出来抄了一下?他并不生气,拿过杂志,翻到我的那篇文章,趴在书桌上,默默地看完,而后起身去还。
      我在家的时候,他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几率也高。常常不知怎么,就和他们争吵起来。他不是那种叛逆到跟父母气势汹汹吵闹的孩子,他只是争辩两句,便出了家门。家人从不去找他,也知道他没有钱,根本走不远,顶多是在小城里游逛到天黑,而后踩着稀薄的月光,寂寞地走回家去。开门后会自己去厨房里找吃的,剥一根大葱,啃一个凉了的馒头,老鼠一样“咯吱咯吱”吃完了,便上床睡觉。
      年龄愈大,我们的话语愈少,后来他用几十块钱,从同学手里买了二手手机,开始发短信给我。省钱,所以每一条短信都会很长,而我因为懒惰,回复给他的,常常很短。大多是学习中的苦恼,或者与父母的矛盾,我总是教育他说多沟通,他便淡淡回一句:看来你也不能真正理解我。我并不计较,删掉短信,继续自己的城市之旅,将不知如何寻到出路的他,丢弃在小城。
      有一天在家,我无意中进入他的卧室,打开床前的抽屉,看到一本厚厚的留言册。心内好奇,打开来看,一页页地翻过去,心内便生出丝丝的疼痛,犹如一把小刀,面无表情地割着我的手臂。几乎每隔两页,便会看到别人给他的留言里,千篇一律地,说:真羡慕你,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姐姐,有她一路帮扶着,想必你也会有美好幸福的未来。留言册的下面,是一本一本的杂志,我的文字,在其中光芒闪烁。而我出过的第一本书,也不知他从哪儿买到,已经翻看得书页脱落,却在抽屉的最里面,以它夺目的光泽,将他整个的年少时光,霸道地笼罩。
      突然想念十岁以前的他,送我上学,在雨后的泥地里走,我载不动他,他便“啪”一下跳下车去,踩着软泥,在小路上一边奋力飞奔,一边回头看我,而且兴奋地大喊:姐姐,快点骑啊!你追不上我啦!我看着他两条瘦瘦的小腿,犹如一只鸟儿的翼翅,自由地在风里拍打,心底的温情,慢慢膨胀,成为一朵大大的棉花糖。
      那段记忆,我写入了书里,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看到。而我也会看到,他褪掉沉重的外壳,如一只蓬勃的大鸟,毫不犹豫地飞离我锐利冷硬的光环。
      (选自《今日文摘》2010年第6期,有删改)
      
      心有暖意
      由于“我”的出名,弟弟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处处被人轻视、挖苦、瞧不起,至此性格变得内向、寡言、孤独,有时偶有叛逆,也不被人理解,由此引发了作者内心的愧疚,对弟弟的同情、理解,并希望弟弟早日飞离“我”的光环,早日甩掉沉重的包袱,去创造自己美好、幸福的未来。文章立意深刻,很有人情味,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且读且思
      1.文章第一段说“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具体指哪些事情?
      2.通读全文,说说弟弟是怎样一个人。
      3.文章第七段写“我”翻看弟弟留言册时,心内便生出丝丝的疼痛,为什么?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青青校园・师恩难忘
      
      寻找一份遗失的师恩
      安 宁
      
      亲爱的Ivan,你是否还记得,10年前你所教过的最后一届学生?那届让你辉煌亦让你败走小城的高二学生?如果你记得,记得Ivan这个或许让我们永生都会想念的英文名字,记得你走后,拥到校长办公室里,试图罢课的60个孩子,那么,就请你一定驻足,将这则《寻师启事》看完。
      亲爱的Ivan,如果没有同学录,或许我们连贴这份《寻师启事》的机会都没有,那么,我们的心,岂不是永远这样被无尽的遗憾和思念吞噬?是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我们得知,你在离开小城后,几经辗转,终于来到这个城市,且凭借出色的英语,在一所大学里停留下来。这个城市,有近20所高校,我们不知道你究竟去了哪所,但当我们一所所地将这则启事贴下去的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幸福和知足;还有什么,能让你知道,60颗已成熟的心,在回忆教过我们的老师的时候,竟无一例外地,只思念你一个,更让我们得到宽慰的呢?
      记得你来我们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女生都着迷于你的帅气,而男生,则学了你的模样,将前额的一缕头发,随意地垂下来,遮住半只深邃的眼睛。你每日上课前的10分钟,总会早来,和我们嬉笑打闹,而后又用英文,将男生们的发型,一个个点评指点一番。你还让女生们,轮流上台去演讲,题目却是只关于美容和打扮。在外班的女孩子,一个个还罩在宽大的校服里,粗糙青涩的时候,我们的身边,在你语言的雕琢下,却出现了大批的美女。你便因此得意,说,这样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才能赏心悦目嘛,为什么正值最美的青春的孩子,一定要裹在暗淡无光的素衣里呢?这是我们接受的最早的关于美的启蒙,在此之前,我们被师长们教导,读书的时候,一定不要想着打扮,而且,心灵美,是比外表美,远为重要的东西。
      你的课,是对我们这群习惯了记笔记和专心听讲的学生,最大的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厚厚的笔记本,却发现,你每堂课都讲得那么少,常常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极少的几个单词。而且,你常常将课本扔到一旁,讲似乎与考试毫无关系的英文小说和幽默。你还那么地“懒”,常常说忘记了某一个单词或是词组的用法,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帮你查出。不愿动手的,你并不指责,而是让其静心去猜去想。有时候,你干脆将课完全地放给我们自己,让学生轮流替你讲课。你不知道,那是一段多么“痛苦”的时光,为了讲好一堂课,我们在课下费尽了心机,但只有讲完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竟是奇迹般地,将别人还没有学到的内容,都提前记住了。
      亲爱的Ivan,你让我们的成绩,每次都是全市第一;你让我们,在最合适的时间,接受爱与美的教育;你让我们在传统的环境里,接受反传统的教育和冲击;你用不熄的热情和朝气,点燃我们沉闷的青春;你剃了光头,领我们在田野上尽情奔跑;你的一言一行,都给我们被书本掩埋了的17岁,掀起不小的波澜。可是当校长因为你的另类,而来班里调查的时候,我们却无一例外地在班主任的教导下,保持了沉默。没有一个人,勇敢地站起来为你说一句公平的话,哪怕只是问一句,能不能让你依旧留在这个学校。
      你就这样,因为不好好备课,不好好教育学生,不为人师表的“罪名”,被学校无情地开除。是你走后的第二天,我们才集体拥到校长办公室里去,什么也不说,再一次用沉默,表示对校长的决定的反抗。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你已经离去,而我们内心的愧疚,则再也无法消除。
      所以当我们在10年后得知,你来到这个城市时,我们是多么地兴奋。亲爱的Ivan,或许你已几乎将我们忘记,或许你依然无法将我们原谅,可是我们还是贴了这则《寻师启事》。因为,我们没有过多的奢求,只要你能在看到这则启事的时候,淡淡地微笑,或是按我们给你的这个地址,登陆同学录,看一眼60个孩子,是怎样年年谈论着你,怀念着你,且为你祝福,本已足矣。而能给你这份应该得到的骄傲和喜悦,亦是我们做了10年的一个梦想。
      如果你走过,亲爱的Ivan,请记得让我们的这个梦想实现,好吗?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0年第1期)
      
      浅读深思
      文章以书信体的口吻叙写了一位敢于挑战常规、冲破藩篱的老师的形象,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师才被60个孩子永远记住,10年来天天都在寻找他;也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师被学校无情地开除。文章立意高深、感情真挚,耐人回味,更重要的是引发我们的思考:怎样做才算一位合格的老师?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更适合学生的口味?
      
      且读且思
      1.同学们在回忆教过我们的老师的时候,竟无一例外地,只思念Ivan一个人,为什么?
      2.文章写到了我们的两次“沉默”,具体各指什么?
      3.Ivan是怎样一个人?
      4.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Ivan的另类教育方式的?这种教育方式与我们平时接受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些?

    相关热词搜索: 美文 最喜爱 安宁 中学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