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的法律思想探析]

    时间:2019-05-02 03:24: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从孔子法律思想的内容出发,分析孔子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进而得出其法律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这既是法史学走出困境之必需,也是法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孔子的法律思想;民主政治;礼治;法治
      中图分类号:D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67-011孔子法律思想的内容
      1.1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出礼则入刑”礼可以“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生死”(《左传》),所以可以看出礼作为古代行为规范的总称,有相当于目前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效力,当然也就包含了法的内容。“出理入刑”体现了超出“礼”所规范的范围,则有相应的刑法来惩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所以,孔子“礼”的思想中包含了法律思想,其主要是刑法思想。
      1.2 “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是孔子法律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关于仁和法的关系,一是孔子用仁来损益礼,同时包括了用仁来损益法的内容,反对严刑重罚。二是对人物事件进行是否仁的评价也包含了法律的价值标准。
      1.3 孔子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有三项:民本思想、宗法思想、君权思想民本思想是孔子关于立法、司法和守法等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民本思想,孔子相信人、教育人,认为没有天生的罪犯,他重视人的价值,立法上主张宽简、执法上讲究中罚,要求以“忠恕”的仁道来哀矜折狱、原心论罪,他把“无讼”作为民本政治的最高目标。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民主观念。
      宗法思想的根本是“孝”,早在商周时期,不孝就是被视为一项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商书》)。孝是决定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以及是否惩罚和惩罚轻重的重要依据。孔子强调了孝在预防犯罪方面的作用。所以他主张“亲亲”。
      君权思想是一种相对的君权思想,他称赞禅让,同时还持后世称之为“吊民伐罪”的反对无道君主“征伐”思想。
      1.4 孔子的法律思想对法律规范的影响①在立法方面,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就是说君主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在预防犯罪方面,孔子认为犯罪的原因之一是贫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所以预防犯罪的手段首先是“富之”,然后是“教之”。教育的内容就是礼和德,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②在司法道德方面,在刑罚方面,孔子以中庸的思想来指导处罚,务使做到“刑中”,即是罪罚相适应。古代重要的侦查审判原则“哀矜折狱”也是发轫于孔子,意思是审判人员对待犯人,要用一种哀悯和同情的心态来对待。另外孔子在其法律思想中还贯彻了古已有之的“原心论罪”观点,也就是说在审判时要考虑犯人的主观动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偶然犯罪还是惯犯。孔子在法律史上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父子相隐”,这项原则被吸收到后世的法典中,被称为“同居相隐不为罪”。这项原则在中国直到《大清律》都还在适用,但是也有例外,涉及到谋反等大罪时,亲属不能拒绝作证。
      2孔子法律思想形成的基础
      2.1 理论基础①道德观。道德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指的是古汉语中的德。德字里有一个“心”字,说明它是指思想意识方面的东西。德和道常常放在一起,是因为德是道产生的,就是作为物质基础的道产生了作为意识形态的德。道是客观存在的,道有正道,也有邪道。人是有意识的、有理性的,当人认为到道的存在后,就会产生一个意识,即要走正道,不走邪道。这个意识就是德。德就是客观的道在人的意识里的主观反映,它的功能就是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走正道。德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②人本主义。孔子敬天、重道,所以自然地尊重人。因为人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产生一种意识,叫做“人性”或者叫“道德”,这种“人性”指导人正确地做人。孔子经常提到“仁”,仁者人也,“仁”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子反对滥杀,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孔子反对无谓地牺牲人命,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重人由此可见一斑。③礼。夏礼、商礼和周礼是孔子法律思想的渊源,“礼治”的“尊尊、亲亲、长长、男女有别”的基本原则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征都是孔子法律思想产生的前提及基础,并且构成了孔子法律思想体系的主要部分。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宗法等级制度思想。作为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孔子的法律思想,其科学性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主要原因。
      2.2 实践基础春秋末期,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这个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争权夺利的利益驱动,客观上需要正确的法律思想指导,以促进其迅速发展;以及“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向私学大兴的转变,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之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积淀,具有良好的文化传统,都为孔子的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地主阶级的夺权战争,为孔子的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条件。
      3孔子的法律思想对当代的启发
      孔子的法律思想观,提醒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要尊重自然形成的道德,道德是客观的,它不可以被随心所欲地塑造;告诉我们,要尊重人性,而不是扭曲人性,哪怕是出于“善意”的扭曲,也注定是要失败的;告诫我们,要注重法的实际作用,而不要只追求口号的动听。孔子还告诉我们,平等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强者多负义务来做到公平;民主虽然打动人心,但只是工具,而不是终极价值;法治是自然法的统治,法是靠人来实施的,忽视人的因素,到达不了法治的彼岸;我们确实应当注重权利的保护,然而手段却是规定义务;法治是靠良法实现的,而不是靠惩罚。
      也许仅靠孔子的法律思想来构建一个法治国家是不够的,但是对于一种影响这个国家两千多年的思想,不管是从正面的意义上,还是从反面的意义上,它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我们正在构建依法治国的当今,还是对我国的民主及经济建设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无比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三版.
      [2]《论语》,季氏.
      [3]《论语》,阳货.
      [4]《论语》,述而.
      [5]《史记》,孔子世家.
      [6]《论语》,泰伯.
      [7]《论语》,公冶长.
      [8]《论语》,颜渊.

    相关热词搜索: 孔子 探析 思想 法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