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刨析根源,防范和治理“小金库”:如何防范小金库

    时间:2019-04-14 03:27: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小金库”久治不绝的原因  (一)历史传统的影响  我国“小金库”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是相对独立的两种途径,皇室家族为了获得更多的特权,私自将国家财政转移到皇家财政,也就是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小金库”,直到今天,设立“小金库”的最大受益者往往都是握有最大权力的人。今天“小金库”的雏形是20世纪70年代末财政部组织清理的“小钱柜”。1986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时开始俗称“小金库”。虽然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法规当中,没有正式地使用过“小金库”这一术语,但由于约定俗成,在开展治理上述资金的工作时,仍沿用了“小金库”这个称谓。
      (二)现代“小金库” 的产生是制度不严、机制不规的产物
      现代“小金库”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法规滞后,为“小金库”提供了土壤。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处理“小金库”违法行为的法规,缺少有针对性的具体条例或规定,给执法监督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制度的缺陷为“小金库”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法规不健全导致预算制度审核不严,执行偏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对基层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还没有到位,一些专项资金还置于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之外。
      二是单位领导思想落后,认识上存偏差。许多单位领导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不搞经营,抓不抓资产管理无所谓,相反地认为抓资产管理是捆了自己的手脚,开支卡严了,得罪干部职工,从而导致资产管理松懈,为“小金库”的生存的提供了土壤。受腐朽思想的影响,有些人认为能给职工搞福利、发资金的是“好领导”;多建楼堂会馆,让小团体消费的“过瘾”是“能力强”;更有不把违法、违规资金落入个人腰包作为“底线”,鼓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图用法不责众借口挑战政策法规。
      三是监管不严,导致“小金库”泛滥。目前我国对“小金库”的检查往往是“运动式”的突击战,监督没有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加之“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增加了检查监督的难度;同时执法监督部门对“小金库”问题,也认为“违纪不违法”,在处理上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现象,不足威慑“小金库”的设立者,因此在处罚“小金库”问题时往往不痛不痒,从而助长了设立“小金库”欲望。
      四是权利集中,收支隐蔽,为“小金库”的设立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我国现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事权、人权、财政都比较集中。存在“小金库”的单位往往都是领导管账、会计管钱,或者是领导管钱、会计管账,甚至是领导自管自支等,不管是哪种形式,管理“小金库”的人都是单位的核心人物或关键人员,收支都十分隐蔽。
      二、目前治理“小金库”的状况
      “小金库”的存在早成顽疾,针锋相对的治理也并不鲜见,其中以1989年、1995年和2009年三次治理尤为突出。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2012年1月21日起撤销,这标志着从2009年开始发动的本次专项治理小金库工作告一段落。根据资料统计,近三年来,小金库共查处了60722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的“小金库”,10429人被追究责任,目前小金库的现状是以下几个方面:
      (1)治理“小金库”威力不足,认识不到位,是“小金库”久禁不绝的主观原因。“小金库”治理年年有,但是年年增,“小金库”仅是避风头,“小金库”设置没有风险,治理没有威力。“小金库”既违反了财经纪律,也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但是很多单位负责人对“小金库”治理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导致“小金库”治理工作存在死角。
      (2)执法部门对“小金库”治理“随意执法”。由于“小金库”的黑户口身份,出了问题难以查证,致使执法部门对“小金库”治理“随意执法”,更有的执法部门自身也存在“虱子”,导致不敢执法。对“小金库”现象的处理,没有严格办事,往往采取一罚了之的做法,而在对主要责任人的处理上则包涵胜于原则,从而为私设“小金库”解除了后顾之忧。
      (3)体制约束不到位,监督检查不给力。目前,对“小金库”违法行为的定性主要依据是《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历次的检查牵头部门是财政部门,缺少纪检、审计、监察等部门的配合,导致裁量权幅度较大,并且难以准确把握,“小金库”检查容易处理难,严重影响了清除“小金库”毒瘤工作的有效性。由于体制约束不到位,监督检查不给力,发现难题以清退为主,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导致“小金库”的设立者高高在上、无法触及。
      三、治理“小金库”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小金库”成因较为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金库”也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貌似“合理”,因此治理“小金库”既要从制约权力入手,建立完备的权利监督机制,又要完善财经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更要探索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惩罚力度
      “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死灰复燃的根源在于制度不完善。找不到治理小金库的“金钥匙”,治理工作就不会取得好的成效。因此锁住“小金库”,必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发挥制度的监督制约作用,通过健全资金约束制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硬化资金运行管理制度等方面,让制度为防治“小金库”套上“紧箍咒”。同时由于处罚过轻,私设“小金库”的违法成本远低于私设“小金库”的收益,从而使得违法人员敢以身试法,“小金库”就会如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只有加大对“小金库”的处罚力度,让犯罪代价与利润成正比,才能使不法分子在追逐“小金库”的歧途上停下脚步。
      (二)提高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素质
      单位领导是使用“小金库”的主体,会计人员是具体操作者,他们之间往往一唱一和,配合程度和取缔“小金库”的难度成反比。为了使“小金库”顺理成章,部分财务人员设立“账外账”和“假账”,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吞噬了国有资产,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和财会人员的诚信危机。因此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系统地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上进风气,开展会计理论、内部控制等的研究,鼓励各单位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内控管理研究,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出本单位的问题,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提前防范风险的对策。
      (三)营造道德环境,铲除“小金库”的滋生土壤
      “小金库”的钱来自于非法所得,主要被应用于挥霍、享受、私分等,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加强对治理“小金库”的宣传教育,培育防范和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应充分发挥传媒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小金库”的党纪、刑法和财经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应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警示作用。三是加强荣辱观教育,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各级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强化全民道德防线。
      参考文献
      [1]张炜钰.古代皇室财政沿革与“小金库”现象治理——基于权利异化与公权私有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1(02).
      作者简介:窦桂明(1980-),男,汉族,山东临沂,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内部控制等。
      (责任编辑:陈岑)

    相关热词搜索: 小金库 根源 治理 防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