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怎一个热字了得作文 [艺考:怎一个“热”字了得]

    时间:2019-04-13 04:21: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每年岁末年初,是全国各大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以下简称“校考”)最为密集的时候。每年1月中旬以后,全国各类高校的“校考”便陆续拉开帷幕,一大批怀揣着“艺术梦”和“明星梦”的学子开始奔波在赶考的路上。近些年来,尽管各省的高考生源数量都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态势,但是,“艺考热”却持续升温,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莘莘学子加入艺考大军。
      是什么催生了“艺考热”?“艺考热”背后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
      有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明星效应、一夜成名的诱惑,热爱艺术的青年人越来越多等原因外,众多学生趋之若鹜参加艺考,其动力并不是对艺术的热爱,而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低的“好处”。他们想通过参加艺考跨进大学的门槛,取得高等教育文凭,以便将来能够找一份好工作。
      乘着艺考的翅膀飞入大学甚至一流大学的校园,如今已成众多单凭文化成绩难圆大学梦的考生的上佳选择。在百度贴吧“艺术生吧”一次关于“为什么要当艺术生”的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选择“因为文化课成绩差”。因为同样的高考,艺考生上重点大学的分数,往往比普通文理科要少一半。这样一来,原本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目的的艺考,渐渐地附加了太多的功利因素,致使“半路出家”的艺考生越来越多。很多高中学校也“与时俱进”,大量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班,一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纷纷从普通班转到艺术班。在一些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此现象尤其突出。
      与此同时,大批高校受利益驱动,对“艺考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高校竞相开办艺术专业,大规模扩招。目前,本科艺术类专业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专业,每生每年1万元至1.5万元,一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收费则更高,最高的每生每年超过3万元,这对办学经费紧张的高校来说无疑是个难得的“金矿”。为了“掘金”,近年来,各类高校想尽办法开设艺术类专业,甚至一些和艺术本来不沾边的高校,在没有配备正规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
      有报道称,近十年来,全国设立艺术类专业院系的高校由原来的几十所发展到现在的1400余所。以前高校的名称里带有“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这类的字样,才会出现在艺考院校的名单上。而如今,从名字上看无论如何都让人嗅不到“艺术味”的高校在艺考招生中至少占据了半壁江山。
      新加入艺考大潮的非艺术类高校,开设的专业以播音主持、电视编导、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漫为多,这些专业艺术水平门槛低,考生易于入门,甚至短期突击学习即可考中。
      先不说艺术专业的昂贵学费可以给各大高校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光每年的“校考”报名费一项,就已经让不少高校赚得盆满钵满。据报道,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收取的报名费超过850万元,报名费超过100万元的高校数不胜数。在这看似高校和考生“双赢”的局面下,“艺考热”也就不足为奇。然而,随着艺术考生的逐年递增,艺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已远远超过了普通高考。
      “就目前的艺术考试实施过程来看,存在三方面的突出乱象:考前辅导乱、考试组织乱、招生学校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吴键用“三乱”形容当前的艺考。
      用关键词“艺考培训班”在网上搜索,会得到数以百万计的条目。可以说,目前艺考培训市场几乎乱成了“一锅粥”。由于缺乏监管和规范,租几间民房当教室、找几个大学生当老师、打几个广告招学生,一个“草台”艺考培训班几天就可以搭建起来。
      当然,与这些草台“小巫”相比,培训班中还有专业“大巫”,他们造就了艺考的“潜规则”。因为艺术类考试不宜量化,评价的主观性很大,说考官掌握着“生杀大权”毫不夸张。吴键说:“由于考试中确实存在少数考官舞弊的情况,众多考生出于担心得不到公平对待的心理,违心聘请与考试有关的专业教师进行考前辅导。”
      面对“潜规则”,一些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家长“铤而走险”也就不难想象了。于是乎,重金聘请评委级老师的考前辅导市场越来越红火,费用也自然水涨船高,甚至高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由于艺术专业考试不像高考文化课考试那样组织严密,如美术专业,从安排考试模特、布置考场、监考、收考卷、评分到登录成绩等,各个细小的环节如果监督保密工作不完善,就有可能作弊。于是,有些家长和工作人员便想尽办法钻空子搞“运作”,每个环节点都成为家长的“使钱点”。
      为了保险起见,有些考生和家长把希望寄托在招生中介身上,花钱“运作”某个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所谓中介有不少是圈里的人,如高校或中学老师。以前,确有不少成绩一般的学生通过中介运作,打通关节,最终被录取,因此一些考生和家长不惜重金找中介。招生中介看准他们这种心理,往往以“帮助运作保证拿到某高校的专业合格证”为诱饵,把考生凭自身努力考取的合格证说成是自己“运作”的功劳,反过来向考生索取费用。
      江西省吉安市一位考生家长说,去年他的儿子一共参加了9所院校的专业考试,另外还花了1万元找中介重点“运作”一所院校,结果拿到了3个没让中介运作的学校的专业成绩合格证。对此,中介解释说“一是竞争太激烈,二是钱送得少”。这位家长叹息道:“自己找上门给中介送钱,最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艺术专业招生的一个特点是老师有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在招生过程中,老师的主观意愿很明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个老师招进来的学生符合他的要求,这符合艺术教育规律。但同时,这种招生方式给了一些人不受监督的借口,也给了考生和家长为考取学校不择手段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培训班、中介机构声称能够找人替考,可以帮助考生在考卷上做记号,能疏通关系找评卷老师等,其实大多数是骗局。
      再说招生学校。有些学校到处乱设考点,初试要交报名费,复试还得交报名费,目的就是为了创收。由于人手不够,往往一个考场只有一两个考官,既要主考声乐,又要主考西乐,还要主考民乐、理论课,不严肃的现象很多。考试过程中,考官随意走动,一两分钟就把考生打发了,这是对考生的极度不负责任。
      一些民办高校虽然没在各地设考点,但它们不会就此放弃“分一杯羹”的机会。有些民办高校四处发布虚假招生广告,有的干脆在各考点门口摆一张桌子招揽考生,声称不要联考成绩,也不需参加“校考”,只需交100元填个表,就可以随时入学,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今年“校考”期间,笔者在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市实验中学等考点就看到过几家这样的民办高校。据了解,一些民办高校入学门槛确实很低,但必须参加自学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才能取得文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毕业。   培养一名艺术生究竟要花多少钱?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一位考生家长晒的账单。
      刘女士家住江西省新余市,她的女儿小徐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如果参加普通高考,考取二本以上院校的可能性非常小。小徐读高二时,刘女士跟丈夫商量并征得女儿同意后,决定让女儿参加艺术高考。2011年2月底,刘女士将女儿送到南昌一家培训机构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刘女士替女儿选择的是播音与主持艺术,因为跟其他艺术专业相比,播音与主持艺术比较容易入门,而且通过短期强化训练就能看到明显效果。刘女士说,自从让女儿学艺术开始,花钱就像流水。
      这类培训机构收费都不便宜,光培训费就是1.2万元,每周六下午上课,由于她家在南昌没有亲戚,孩子上完课后还得在南昌住上一晚。一年下来,培训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加起来接近2万元。今年1月底,刘女士请假来到南昌陪女儿参加各大院校的“校考”。为了提高“命中率”,刘女士的女儿报考了14所院校,她和女儿在南昌呆了将近1个月。另外,她还陪女儿转战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参加了一些未在南昌设考点的院校的“校考”。这一路下来,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共花费2万余元。
      “校考”结束后,刘女士考虑到女儿为了应付“校考”耽误了近两个月的文化课,决定让女儿参加“文化冲刺班”补习。尽管这类“文化冲刺班”收费贵得惊人,她还是咬咬牙为女儿掏了1.5万元的补习费。她说:“我女儿还算争气,已经拿到了6所院校的专业合格证,其中还有两所是全国重点院校。这么多钱都已经花了,我不能为了省这1.5万元钱而让女儿的文化成绩上不了线。”
      刘女士说,女儿上大学后,4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加在一起,不会低于12万元。也就是说,从刘女士决定让女儿学艺术开始,直到她女儿毕业,共需花费18万元。
      播音与主持艺术还不是花费最多的专业,有些艺术专业所需的费用还远远不止这个数。比如器乐专业,这些专业都很注重“童子功”,必须从小学起,前期的培训需要一大笔费用,购买乐器的开支也是一笔大数目,一架钢琴要数万元,一支好的黑管也要几万元……名目繁多的开支令不少家庭感到不堪重负。为此,很多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家庭不得不举债帮孩子完成学业。
      出身于贫困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只能望“艺”兴叹。这些家庭的孩子纵然有再高的艺术天赋,由于父母无法承担近乎天文数字的费用,这就注定了他们无缘走进艺术殿堂。
      ■
      考生把艺术高考当捷径、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开办艺考班、院校盲目扩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伴随艺术高考热出现的种种问题,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教育部连续几年调整艺术院校招生政策,曾于2004年提高跨省招生文化课成绩;2006年停止艺术类专业招收免试生工作,数学统考成绩在录取时计入总分;2007年鼓励省级招办组织艺术类专业统一测试,专业安排分省计划,等等。然而,新的政策出台以后,艺术类高考的一些怪现象并没有就此绝迹。
      旨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的艺术教育的普及本是件好事,但家长的急功近利和培训班的推波助澜却使艺术教育应试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如今,由于报考人数递增速度过快,录取难度很大,艺考已从捷径变成了“独木桥”。
      有关学者提醒准备艺考的考生和家长,要冷静看待“艺考热”,防止盲目选择,以免贻误孩子的前途。家长和考生首先要考虑到未来的就业问题,目前,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其他专业。由于近年来艺术专业的不断扩招,未来几年,艺术专业人才大批量增加,就业压力会更大。当下,就业已经成了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一道坎。曾有报道称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排在倒数三位之内。“艺术生吧”中关于“地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数据显示,55%的被调查者从事的都是与艺术专业无关的工作,2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由职业的“艺漂”状态。同时,80%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专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家住南昌市的小余和小程是一对表姐妹。高二那年,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表姐小余选择参加艺考,后来被河南省一所高校录取,她学的是工业设计;表妹小程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后来就读于一所高职院校,学的是会计专业。如今,专科毕业的小程早已在深圳市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多元的稳定工作,而本科毕业的小余眼下还在四处找工作。持续升温的“艺考热”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部分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处处碰壁,被迫无奈“回炉”上技校。一项调查显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不到50%,其中专业对口的还不到20%。随着“艺考热”的不断升温,一毕业就失业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余秋雨说:“严格来说,高层次的艺术天赋是培养不出来的。郎朗也只是几万分之一的可能,当家长们把孩子一次次地送往艺考考场,让他们一次次地坐冷板凳,永远当配角时,他们正在用自己美好的前程去衬托万分之一的天才。”
      所以,孩子到底该走什么样的路,家长们应该认真地想一想了。将来能成为明星的毕竟是极少数。对此,家长和考生要有清醒认识。
      一些专业人士提出,高校艺术专业招生不能盲目跟着市场跑,要按艺术规律来做。现在艺术考生猛增,看起来生源很多,挑选余地大,但高等艺术教育需要那些真正热爱艺术的孩子接受学习后再去影响更多的人热爱艺术,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些高校教师提出,目前高校艺术专业有泛滥之势,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将影响学校及整个教育行业的声誉。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全面加强高校艺术类专业评估管理,规范艺术类院校办学和招生行为,加强监督,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就政府而言,首先要正视目前的艺考乱象并对症下药,建立高效便捷的考试制度,规范杂乱无章的办学秩序,治理乱象丛生的培训市场。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暗箱操作”,今年,多个地方出台了相应政策,使招录过程尽可能公开、公平、公正。
      “艺考热”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无论是对政府而言,还是对学校、家长和考生来说,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泻火退烧,已显得刻不容缓!◆

    相关热词搜索: 了得 艺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