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提炼篇:多向思维 个性表达:什么是数学思维

    时间:2019-01-24 03:27: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材料作文是近年来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作文类型。很多同学看到这类作文往往不知如何下笔去写。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写作的要求可概括为“围绕材料提炼观点”、“围绕观点写作文”这两句话,不像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自主立意”。也就是说,材料作文的观点必须由材料而来。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生活阅历的不同,对于一个材料往往得出不同的观点。
      材料作文的写作一般有两大类:读后感类和诠释观点类。读后感主要是“引-议-联-结”,通过议论,证明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诠释观点一般用一两件具体的事来印证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从初中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的实际来看,“诠释观点”更易把握,更易发挥。请看2005年上海市初中作文竞赛题:
      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作文。
      许多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渡河之前,会习惯性地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就越浅。那溅不起大水花,听不见水声的河水,必定深不可测。
      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时,我们需要运用发散思维,不受点、线、面的限制,从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去“异想天开”。我们如果分别从材料中出现的具体事物如“渡河人”、“石头”、“水声”着眼(材料中的不同几个“点”),就能分别从中提炼出角度不同的观点;如果我们从“渡河的经验与习惯”、“水声与河深的关系”等入手(材料内容的线与面),还能揭示材料中蕴含的道理。下面,我们来看看从这则材料中能得出哪些观点(为了方便阐述,我把这些观点分为“材料本身的道理”、“材料蕴含的道理”和“进一步引申生发的道理”):
      ①越是渊博的人,越是深藏不露;越是骄傲的人,越是喜欢表现。(以“水声”为出发点,从“水声大河浅,水声小河深”这一材料本身的道理,通过相似联想得出,这是材料蕴含的道理。)
      ②小石头能试出水的深浅,小事物往往有大的用处。(以“石头”为出发点,前半句为材料本身的道理,后半句是通过接近联想揭示出的材料蕴含的道理。)
      ③经验往往能让人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尝试,所以经验积累很重要。(从“渡河人的经验”材料的线面入手,通过因果联想揭示出材料蕴含的道理。)
      ④闻水声而知水之深浅,观察事物往往窥一斑就能知全豹,我们要善于从表象来看实质。(以整个材料这一“面”为立足点,“闻水声而知水之深浅”这是材料本身的,“窥一斑就能知全豹”这是材料中蕴含的,“我们要善于从表象来看实质”这是我们从材料蕴含的道理中进一步引申生发的,这一观点综合运用了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而得出的。)
      观点提炼出之后,我们第二步要做的是选择观点,选择材料写作。我们要选择那些不易被提炼的观点来写,避免人云亦云,写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文章。提炼的四个观点,观点①以材料的主要形象“水声”为立足点,运用的是相似联想,思维的过程相对简单,更易为多数学生所捕捉而成为首选;观点②以“石头”这一相对主要形象为立足点,运用的是接近联想,角度更新、思维较复杂,能够成为一部分同学的选择;观点③从“线”入手,运用因果联想,相对来说得出这一观点并不容易,但由于以“经验习惯”为话题的立意在平时训练中出现频率很高,学生以此作为作文主旨的应该会为数不少;而观点④思维过程最复杂,观点从整个材料这一“面”的角度得出,适当引申却不偏离材料。从思维过程来看,观点④不易为多数人提炼,是独立思考,成功运用创造性思维的结晶,以此立意,就会做到“人无我有”。
      当然,我们也不能为“新”而“新”,“要善于从表象来看实质”这一观点紧扣材料,这是个新鲜而又深刻、富有个性却又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内容,与另外三个观点相比,写起来更有优势。下面我们以此观点立意,进行作文,进一步探讨材料作文的写作时要注意的问题。
      另外,写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你的行文一定要有材料的痕迹,不要让阅卷老师感觉到文章完全是独立于材料之外的。一般说来,要在开头交代清你从材料中得出什么观点;在最后,交代你的事与材料中观点的联系,做到行文与材料紧密联系。
      
      四季的“水声”
      ★丁金华
      
      (“水声”从材料本身出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四季”从文章表现内容着眼,揭示了写作运用的材料。紧扣材料拟题。)
      外行者看热闹,内行者看门道。区区水声,有经验之人从中听出了水的深浅,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你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吗?春夏秋冬在不知不觉中更替着,你能听到这四季的“水声”吗?(这是对题目的进一步诠释。从作文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出观点,从观点中又引发出写作的具体内容“四季的水声”,自然、流畅。篇首点题。)
      
      春
      余寒料峭,人们大都深居于屋中,感受阳光带给我们的温暖。却有人耐不住性子,早早来到了户外,踏着柔软微润的土地,他们尽情地唱呀、跳呀!大自然在初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舞厅,然而它只属于独具慧眼的有心人。在冰雪消融时,是他们敏锐地觉察到:春天来了。(这独具慧眼的“有心人”不就是“善于从表象看到本质”的智者吗?而这种乐趣就是智者的收获。紧扣材料,紧扣观点。)
      柳枝似乎变得娇嫩起来,伴着和风演奏的曲儿,大方地展示着柔弱而略呈生硬的腰肢;沉睡于地下的草儿静静地感受着地上的舞姿、声音。几棵调皮的小草,顾不上地上寒冷,羞涩地钻出头来。(“似乎”、“略呈生硬”、“沉睡”、“羞涩”这些词表现出的恰是春天的气息。这些景物不易被发现,这是“有心人”从“冬末的表象”中看出的“春天的脉动”。景物的描写紧紧地围绕着立意。)
      微润的土地、柔软的枝条、浅浅稀疏的绿,亲爱的朋友,你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吗?
      
      夏
      百花以最绚丽的颜色吐蕊怒放,阵阵花香弥漫在天际之中。早有一群农人来到田间地头。畅快的吆喝声中,牛儿翻出道道齐整的田垄;绽放的笑脸上,流淌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农民伯伯,你们性子急了吧!这夏天还没到哩!是吗?孩子们,你们没见到树下的沃土上,蝉儿钻出的几眼新鲜的洞吗?“唧……”听,这是知了的初鸣;看,天空中那只孤单的布谷鸟,它就要叫了。很快,天上就会响起它们的催促: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孩子呀,夏的使者正悄悄地来了。(“鸟语”、“花香”、“农耕”、“童逐”画面有声、有色、有味,绚丽多姿,这是夏的“水声”。农人正是那“有心人”,是他们第一个“听”到了这景外之声。在表达上,描写、叙述、抒情相结合;句式多变化;修辞上,拟人、排比、反问多有运用。)
      
      秋
      一叶落而秋之将至。绿色走过最耀眼的时分,白天的知了、夜晚的蛙鸣从鼎沸中趋向平和。朋友,你捕捉到秋即将来临的信息了吗?收拾好农具去收割成熟,准备好筐仓去盛放收获。不要到满眼金黄时才知秋之至,不要到手忙脚乱之时才后悔知秋太晚无暇去准备。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从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的人,才是有准备的时代弄潮儿。(此段在表达上偏于说理,由于前两部分的铺垫,这时“理”的揭示易让读者明白。同时道理也由感悟四季联系到感悟生活和时代。)
      
      冬
      天空渐渐热闹起来,成群结队的大雁携家带口,在空中摆出大大的“人”字,领头雁一声长鸣,群雁奋力振动硕大有力的翅膀,它们的身姿在你视野中慢慢小去。就在你心中失落之情即将升起之时,又一群飞鸟自北向南姗然而来……(本段并未罗列过多的景物,为的是节省笔墨来具体刻画这“冬的水声”,写法上与前面又有不同。因为无心,所以“失落”,自然得出下文对他们的规劝:注意聆听,注意感受。)
      或许你陶醉于秋高气爽中令你流连的风景,或许你正在感叹候鸟们生命的脉动。朋友,此时你感受到冬天的气息了吗?
      (以上分别从春夏秋冬四季角度,印证生活中的先知先觉者善于从一些表象的事物中提前感知到四季的来到,紧紧围绕观点④。)
      
      渡水中的智者,从水声中听出了河的深浅,聪明的你,有没有读出四季的“水声”呢?请聆听好四季的前奏曲,从现象中看本质,做生活的有心人。(揭示文章与材料联系,得出本文主旨)
      ――后记
      
      〖总评〗
      本文拟题到行文紧紧地围绕着材料,在结构上“春、夏、秋、冬”的并列,更容易让我们找出内容写,也能写得脉络清晰。在内容上写景、抒情、议论各有侧重,且景物刻画方法力求变化,或群景或单景。这种种美景构成四季的“水声”,这细腻的“水声”只有有心人才能聆听得到,从而印证了要善于从表象来看实质。

    相关热词搜索: 提炼 思维 表达 个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