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浅论王铚的四六源流说] 春近王铚

    时间:2019-04-26 03:20:2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王铚作《四六话》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他在序言里述及四六文之兴并溯其源流,讨论了四六在宋代的流变,认为四六发展到宋时已极盛,但未脱五代衰陋气,直至夏竦等出现才为之一变,本文对此作一浅论。
      关键词: 王铚 《四六话》 源流说
      “四六”是骈文发展到唐宋时期的名称,“话”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特有的形式之一。王铚《四六话》是宋代乃至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论四六的文话,不久谢伋《四六谈麈》又问世,①后续者还有杨囦道《云庄四六余话》等。
      本文仅就王铚《四六话》的四六源流说试论成篇。
      一、诗赋之苗裔
      王铚在《四六话》序言中说:
      世所谓笺、题、表、启,号为四六者,皆诗赋之苗裔也。故诗赋盛则刀笔盛,而其衰亦然。②
      从这句话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第一,当时把“笺题表启”都叫作“四六”。
      这表明李商隐提出的“四六”名称已得到普遍认可,我们从王铚《四六话》的出现,则可知文人甚至开始把这种形式上极具个性的文体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来研究。“笺题表启”都属于应用文体。实际上,不只“笺题表启号为四六”,其他各种应用文体都沿用四六语体。此说多可求证。李调元说:“制诰表启,咸以四六为之。”③洪迈也说:“四六骈俪,于文章家为至浅。然上至朝廷命令、诏册,下而缙绅之间,笺、书、祝、疏,无所不用。”④事实上,“骈文初兴,本来就多用于政府的官方文书;而唐、宋两次古文运动的结果,就更把骈体限于公牍范围以内”。⑤
      第二,他认为“笺题表启”即四六文,是“诗赋之苗裔”。
      所谓“诗”、“赋”,是两个有所联系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四六是否诗赋之苗裔,沙红兵在其著作《唐宋八大家骈文》第二章有专节论述“中古骈文与诗的近缘性发展”,⑥他认为“骈文的敷藻、对偶等技巧大多来自于诗赋创作有意识的探索与积累”,⑦可为一证。王铚简述了“试诗赋”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产生,但从前后文来看,说得更多的是“赋”,特别是“八韵律赋”的由来。随后他重点阐述的也完全是唐代至宋代律赋演变的过程。他指出,律赋兴盛之后,众多作家为文仍未能极工,直到晚唐时才“曲尽其妙”,但伤于多以“山川草木、雪风花月”为题材,而于人情物态则无余地入文。入宋以来,经宋庠、宋祁之手,律赋以礼乐刑政、典章文物、朝廷气象为主要内容,“规模闳达深远”。⑧显然,作者认为宋朝律赋较唐代更高一筹,且开始归于“礼乐刑政、典章文物”等公牍应用文体,于是,他得出结论:“世所谓笺、题、表、启,号为四六者,皆诗赋之苗裔也。”从全书的情况看,王铚都没有注意区分律赋和四六的差别,他谈论律赋的演变发展,实际上就是讨论四六的源流变化。而从严格的文体划分上讲,律赋和四六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区别。律赋属骈赋,而四六属骈文,“创作骈赋加上声律的要求,逐渐演变为律赋。创作骈文,也有较严格的声律要求,逐渐演变为平仄相间的四六体。到了宋代,骈赋和骈文重新趋向散文化,于是在赋就出现了文赋,在文则演变为宋四六”。⑨当然,要把骈赋所属的律赋看作骈文也无可厚非。
      第三,他认为“诗赋盛则刀笔盛”。
      所谓“刀笔”,即“笺、题、表、启”等号为四六者,既然四六是“诗赋之苗裔”,那么,“诗赋盛则刀笔盛”,也自然有诗话就该有四六话,这既是王铚创作四六话的原因,又是其创作合理性的基础。在追溯四六文源流时,王铚看到了时序废替盛衰和文体消长对四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文章与时高下”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四六文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仁宗之世,太平间暇,天下安静之久”。另一方面,指出“诗赋盛则刀笔盛,而其衰亦然”,点出了四六与诗赋同消同长的联系。
      二、本朝四六之风及夏竦的变革
      王铚在《四六话》卷上借其父之口说:
      先公言:本朝自杨刘四六弥盛,然尚有五代衰陋气,至英公表章始尽洗去。⑩
      从这句话里,至少可以看出两层意思。
      第一,本朝自杨、刘开始,四六文盛行,但承袭了五代衰陋气。
      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但终唐及五代之世,古文并未能取代骈文,相反,到了宋初,骈风复盛。集中表现在,不仅宋人例用四六的制诏表启,而且以往惯用散体的奏议、书信、序跋、杂记、论说,也几乎都用四六,如郭忠恕的《答英公大师书》,赵湘的《薰获论》,李沉《上真宗乞节哀听政奏》,舒雅《尔雅注疏序》,苏易简的《白马寺记》,等等。宋初甚至连墓志铭也多用四六,如徐铱著名的《吴王陇西公(李慢)墓志铭》。
      四六之风盛行,很大程度上受杨亿、刘筠等人的影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浮溪集》在概括宋代四六文的发展演变时,评价杨、刘说:“本朝杨、刘诸名公,犹未变唐体。”{11}王铚则认为以杨、刘为代表的四六文,仍沿袭了五代衰陋气。因此,石介等人对杨刘西昆体的批评不遗余力。欧阳修在庆历、嘉祐年间成为文坛领袖时,西昆体已逐渐式微并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他对杨、刘诸人的评价较为客观。他说:“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12}又说:“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故不能是此而非彼也。”{13}苏轼也说:“近世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亿,使杨亿尚在,忠清续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通经学古者莫如孙复、石介,使孙复、石介尚在,则迂阔矫诞之士也,又可施之于政事之间乎?”{14}苏辙《汝州杨文公诗石记》,称杨亿“以文学鉴裁,独步咸平、祥符间,事业比唐燕、许无愧,所与交皆贤公相,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可见欧苏倡导古文,但并不反对四六文,对杨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持肯定态度。
      第二,夏竦(英公)尽洗五代衰陋气。
      夏竦(公元985—1051年),字子乔,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北宋时属江州)车桥镇白水村人。夏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15}宋之后,夏竦其名似不太显,史书对其为人多有微词。但在当朝人看来,却是当朝雅善文章的宰辅名臣。宋人陈鹄对北宋代表人物有一个较详细的列举,其中所说人物多与《四六话》相合,其中就有夏竦(文庄):“本朝名公四六,多称王元之、杨文公、范文正公、晏元献、夏文庄、二宋、王歧公、王荆公、元厚之、王履道。”{16}从列举的人物来看,都是当朝有名的文臣,夏竦在宋人眼中地位可见。   王铚对夏竦的评价更是极高,在说五代衰陋气“至英公表章始尽洗去”之后,他接着大力赞誉夏竦的成就和贡献:
      四六之深厚广大,无古无今,皆可施用者,英公一人而已,所谓四六集大成者。至王歧公、元厚之四六,皆出于英公。王荆公虽高妙,亦出英公,但化之以义理而已。{17}
      王铚对夏竦的地位及影响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夏竦为“古今一人”、“四六之集大成者”。继而说王珪、元绛都出自夏竦,甚至文章高妙的王安石四六,也是出于夏竦,只是“化用义理而已”。王铚认为文章皆有师承,文中他曾以王安石罢相守金陵所上谢上表为例,言其承陆贽(宣公)语意,“乃知文章师承,未有无从来者也”,{18}可见他对一句一意之承也视以为师。因此,他认为王安石等人的四六都受夏竦的影响,并不一定是从学源角度来说,而更可能是从夏竦为四六首先摆脱“五代衰陋气”而言,而歧公、厚之、荆公皆承其之风,具体来说就是他所倡导的“宰相风骨”、“大臣气象”,无复杨、刘柔靡之风。实际上,考查中外文学史,但凡名士大家都有深厚的学识底蕴,善于博采众长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如要追源溯流,我们很难对王安石这样的文章大家简单地判断其取自何派何人。然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文庄集》对夏竦的评价来看,其为文“典雅藻丽”,吴子良《林下偶谈》卷二说:“二苏四六尚议论,有气焰,而荆公则以辞趣典雅为主。”这样看来,“谨守法度”{19}的荆公四六风格确似与其有相近之处,只是王安石“化之以义理而已”。所谓“义理”,即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北宋张载说:“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20}这也从另一角度显示出,夏竦的四六和王安石的四六有“义理”深浅之差别。
      注释:
      ①据谢伋《四六谈麈》自序,知该书成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晚《四六话》十九年。见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3.
      ②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6.
      ③(清)李调元.赋话(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3.
      ④(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8.
      ⑤姜书阁编.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6.
      ⑥沙红兵.唐宋八大家骈文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2-54.
      ⑦沙红兵.唐宋八大家骈文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3.
      ⑧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6.
      ⑨周悦.论骈文骈赋之异同[J].见《中国文学研究》,2004,(1):7.
      ⑩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
      {11}[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与蔡君漠帖.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3}[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4}[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维基文库”网络资源.
      {15}宋史(卷二百八十三)[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明)冯曾修,李汛编.九江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宋]陈鹄.耆旧续文(卷六)[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17}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9.
      {18}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9.
      {19}[宋]杨囦道在《云庄四六余话》中说:“皇朝四六,荆公谨守法度,东坡雄深浩博,出于准绳之外。”见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2.
      {20}[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M].张子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相关热词搜索: 源流 浅论王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