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的“五线谱”|

    时间:2019-05-22 03:23: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新课程指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有时老师只简单整理知识,而把最重要的方法和能力,最感人的情景、最有趣味的实验和反映当代的科技成果等忽略了,从而导致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是无效或“负效”,因此,笔者认为应“五线”(问题线、情景线、实验线、方法线和能力线)齐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故取名为“五线谱”复习法,音乐中的五线谱是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而复习教学中的“五线谱”,那是交叉其中、融为一体的“五线”,是奏响高效课堂的“五线”.
      1 问题线是路标
      问题是要求解答的题目或需要解决的疑难,这正是我们在复习课教学时的知识要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路标,有了路标就可以轻松到达目的地,这样复习的效率也自然提高了,如:《空气污染与保护》一节的复习,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空气的组成成分会变化吗?2.空气质量报告分析的是哪些方面内容?3.这些污染物来自哪里?4.你能比较出校园里和公路旁的空气中尘埃颗粒的多少吗,并设计方案验证之?5,空气质量报告提醒了我们什么?6.面对污染的空气,你现在做些什么?你家今天低碳了吗?这样以问题为线的教学,把问题看作是复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达到复习功效,上述六个问题还有一个妙用之处,那就是让学生从中挑一个来回答,也可以求助学生回答,同学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减轻了心理负担,这种教学方法叫做“超市式教学”.
      有时能找准一个问题,然后以点带面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电功率》一节的复习,我们设置问题:“谁能说出小灯泡3.8 V的意义?”展开的问题有:1.你能设计方案说明你刚才所说的意义吗?2.你知道测电功率实验为何要做多次吗?3.这个实验与测电阻有何异同点?……复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新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而学到更多的内容,真是温故知新.
      2 情景线是载体
      德国一位学者就情景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它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问题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景,面对大量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精选或改编,使之融合在情景中,此时,学生学习过程就好比在旅途中享受风景,思维活跃,学习自然变得轻松且高效,因此,在单调的复习教学中尤其显得重要,如:《植物与土壤》一节复习,我们可以借助于校园文化,因为每所学校都有树,且有的与百年校史同龄呢,这时以树为情景效果最好,同时也能进行情感教育,笔者曾经在一所长有三百年历史的银杏树的学校借班上这节课.这节课以银杏为载体复习叶(光合作用、根据颜色判断如何施肥等)、茎(输送作用及如何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根(结构、吸收作用等)及根生长的土壤(结构及保护等),这样以活化石银杏来展开,具有校本特色,学生觉得很亲近,知识的复习也就事半功倍,再如:《电功和电功率》一节的复习,我们可以电水壶为载体,学生也感兴趣,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首先复习电水壶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其次从说明书中获取有关电功率的信息;再计算烧一壶水所消耗的电能和电流所做的功;最后探究电水壶的内部电路设计等,复习过程自然流畅,或者,我们也可以逆向使用,如:在回忆体育课推铅球的情景中,想想我们用到哪些知识点?这样学习的内容就更多、更深了,“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情景,”生活中这样的科学例子很多,就是我们每天吃的鸡蛋,从分析它的结构成分,到吃下消化、吸收的过程;从鸡蛋碰石头到放在盐水中做浮沉实验;这些无不包含着科学知识,这样重要的一条线,我们怎能舍得放弃呢!
      3 实验线是激趣
      物理学家朱正光先生说:“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可见实验是何等重要,在复习课的教学中,需要实验吗?答案是肯定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时还能突破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如:在《浮力》一节复习时,学生遇到如下问题:“1牛的水能产生比1牛大的浮力吗?”此时,我们可以取两只一次性的透明杯,在其中一个盛少量的水,再把另一个空的叠放在盛少量水的杯子里面,往下施加压力,这时水就溢出,实验给出的答案一目了然,同时,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调动起来,这时学习中的难点也迎刃而解,我们也不愁学生学不好啦,再如:《显微镜》这节复习时,不仅只限于老师做,有条件一定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再做,只有这样,显微镜的构造及正确使用才能在实验中掌握,再则让他们再玩,既暴露出操作的不规范,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这个实验必须再现,方能达到复习效果,正是“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厨之一啜,”可见,复习过程中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如陶洪老师在《物理实验论》一书中写的“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艰苦学习和创造的内驱力,而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兴趣,实验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感兴趣了,对科学一见钟情,学得好也是自然的.
      4 方法线是导航
      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方法,复习当然不例外,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而在复习中,我们总能听到有些老师的怨言,怨言一:讲了好几遍了还是不懂,真是的;怨言二:刚讲过了又做错了,真是的,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皮亚杰心理学的“发生认知论”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要分析一下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如练习讲解时,只报答案,这种方法单一,机械性强,学生不讨厌才怪!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应该是多元的、多方位的,更是多彩的和精彩的.
      如右图所示,当物体B在光滑的斜面上匀速上升时,必有
      
      A.GA>GB
      B.GA<GB
      C.GA=GB
      D.无法判断
      此题学生很容易误认为答案C正确,因为他们以为物体作匀速运动,一定受平衡力作用,所以受力的大小相等,错选C很自然的,此时我们应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让他们感觉到新、奇、趣,正如高尔基说过“惊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自然的途径”,分析一:将其分解为一个定滑轮和一个斜面的组合,定滑轮不省力而斜面省力,最后加以比较大小即可;分析二:根据功的原理,直接提升物体和沿斜面拉物体做的功 相等,斜边比直角边长,于是就比较出力的大小;分析三:根据斜面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而竖直上提的力是最大的,即可比较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使他们真正得到理解,这才是我们复习的目的所在,在科学复习中方法很多,比如理想化的处理方法,我们遇到的有光滑、没有阻力、匀速、平面镜、轻绳、轻杆等,它们都是破题之门,学习方法有理想化方法、逆向思维法、控制变量法和等效转换法等,但更多的方法是隐性的,隐性教育是科学方法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追求隐性教育之“水”达到显性教育之“渠”,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5 能力线是宗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复习课教学中,我们共同的愿望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仅是载体,培养能力是宗旨,如:《浮力》一节复习时,叫学生设计一个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的方案,学生很快想到,将悬挂钩码的弹簧秤浸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读数即可,追问:还有别的方案吗?(温馨提示:试试逆向思维)此时,有同学答:“悬挂钩码的弹簧秤固定,将盛水的烧杯用手慢慢托起,再观察读数即可,”正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才,”我们应给予这同学以语言激励,再让其他同学对这两种方案作出评价?通过讨论,同学一致认为弹簧秤固定容易读数,这方案好,再如:《测土壤中空气的体积》知识点复习时,由于书上介绍的铁块难找,而同样大小的方土块更难做出,这个实验基本上没有老师去做,复习时老师当然也不会去做啦,这时我们可以培养他们设计方案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评价我们不能做的原因:那是因为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不好找或找不到,你有办法吗?(先做出方土块,然后用橡皮泥做成与土块一样大小,并在其外面包薄膜来替代方铁块即可,)笔者认为评价是一种挑战,挑战是不分对象的,甚至可以挑战权威,正是言之有故,持之成理,其实,学生评价也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
      显而易见,上述各线是线线相交,我们运用时可以挑重点的几条线来操作,但目标都是培养学生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老师倾注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情感线是以老师积极的姿态,充分的准备,高涨的热情,来触动、打动和感动学生,正如《学习革命》一书所说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通过一节课、一段时间培养他们的兴趣;通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久之,也就达到我们新课程的目标,使他们具有科学素养.

    相关热词搜索: 线谱 复习 课教学 科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