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当代平等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平等理论

    时间:2019-05-13 03:23: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平等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平等与责任的背离,即消解了个人责任。罗纳德·德沃金通过批判福利平等和罗尔斯的平等观,建构了一种名为“资源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试图将责任纳入平等之中以弥补这种缺陷。调和平等与责任是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的核心内容之一,将责任纳入平等之中主要体现在资源平等的伦理基础和理论目标上。德沃金调和平等和责任的这一努力对当代平等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可以部分回应保守主义对当代平等理论的诘难,又促进了运气均等主义理论的兴起。
       [关键词]罗纳德·德沃金;资源平等;责任;运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3000000
      
       平等问题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约翰·罗尔斯的平等理论无疑是当代平等理论中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可以说当代关于平等理论的辩论主要是由罗尔斯的平等理论所激发的。作为罗尔斯的平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差别原则”在界定处境最差者时仅以“社会基本善”(primary social goods)为标准,这使得差别原则面临着忽视个人责任的批判。保守主义对当今福利国家的批判之一就是认为福利国家转嫁了个人责任,一个人做出的选择让他人为其承担责任,这是有违道德直觉的。罗尔斯的平等理论所面临的上述批评往往与福利国家联系在一起,正如塞缪尔·谢弗勒(Samuel Scheffler)所言,“对福利国家最熟悉的保守主义批评之一是福利政策依赖并实施一个被贬低的个人责任和选择的观念。在过去二十多年,美国和其他地方的保守主义政治家就持这种批评意见。在政治哲学领域,相似的批评将矛头指向经济平等主义,其中包括主要由罗尔斯发展的平等的自由主义。为应对这种批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政治哲学家试图证明选择和责任能够同分配正义的平等主义理论框架相结合。确实,试图建构一种以责任为基础的平等主义正义观已经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第一个对上述问题做出尝试的是罗纳德·德沃金在1981年所建构的资源平等理论。”[1](P56)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既可以回应保守主义对平等理论的批判,也可以部分挽救福利国家的困境。德沃金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在建构其资源平等理论,其资源平等理论异常复杂,那么他是如何批判福利平等和罗尔斯的平等理论的、如何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之中以及这种尝试对当代平等理论有什么重要影响?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德沃金既是一位法哲学家,又是一位政治哲学家,但是其法哲学和政治哲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关注的主题是“平等”,平等问题更是德沃金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他把平等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平等是一种“至上的美德”,自由主义的平等观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德沃金为建构其资源平等理论,对福利平等和罗尔斯的平等理论进行了批判。德沃金对罗尔斯的平等理论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在界定处境最差者时仅考虑“社会基本善”,忽视了“自然基本善”,导致天生残障者并没有获得任何补偿,使因自然基本善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承担了本不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有悖于道德直觉;另一方面,差别原则没有对人们因何种原因处于处境最差进行判断:如果处境最差者是因为自己懒惰而处于不利的境地,那么如果从勤劳者那里征税以补偿该处境最差者,那么处境最差者就没有对自己的懒惰承担任何责任”[2](P330)。可以看出,差别原则在处理个人责任问题上存在局限性。关于德沃金对罗尔斯平等观的其他批判,可参见拙著:《在平等与责任之间——罗纳德·德沃金平等理论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章第三节。
       德沃金除了批判罗尔斯的平等理论,还批判了福利平等。在福利经济学中,“福利”是一个非常抽象和模糊的语词,可以对其做出诸多解释。如果对福利做出不同的解释,那么福利平等就有不同的形式。德沃金通过对不同形式的福利平等的逐一反驳进而反驳整个福利平等。德沃金从界定福利的方式入手将福利平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客观方面来定义福利平等,另一类是从主观方面来定义福利平等。在德沃金看来,无论主观的福利平等,还是客观的福利平等,都是有问题的。除此之外,德沃金还探讨了福利平等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昂贵嗜好(expensive tastes)问题。德沃金认为对于昂贵嗜好,福利平等似乎在建议喜欢喝香槟的人应该比喜欢喝矿泉水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份额,因为如果他们想达到同那些有着花钱不多的嗜好的人有相同的福利水平,那么他们就需要有更多的资源。在德沃金看来,这有违道德直觉,因为拥有昂贵嗜好的人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福利平等能否不对昂贵嗜好进行补贴同时又不违背福利平等的基本理念呢?假如有一个社会已实现了福利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财富,其中路易开始自觉地培养他现在还没有的昂贵嗜好,这种嗜好花费巨大,比如养成了喜欢喝香槟的嗜好。虽然对路易进行补贴有违道德直觉,但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如果不对路易的昂贵嗜好进行补贴,在福利平等的框架内又是不可能的:第一,“这些被培养的嗜好经常是对某些信念——有关哪种生活总体上更加成功的信念——作出的反应,而这些信念本身并不是人们自己培养或选择的。也就是说,在一个致力于消除福利差别的共同体里,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没有理由忽视由这些信念而产生的福利差别。”第二,不补贴政策会抑制人们尝试新的嗜好,“这最终会产生一个单调的、墨守成规的、缺少想象力和吸引力的共同体,而且也是一个缺乏长远功效的共同体。”[3](p232236)有一些嗜好虽然起初非常昂贵,但正是由于少数人尝试之后才会变得慢慢流行并导致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的出现。因此,福利平等不得不补偿昂贵嗜好,拥有昂贵嗜好的人就把其本身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没有昂贵嗜好的人,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在责任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同时,如果有人想捍卫福利平等,又希望不对拥有昂贵嗜好的人进行补贴,那么福利平等最终将变成一种资源平等。
       德沃金指出了福利平等无论是直觉上、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所带来的难题,认为福利平等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具有自洽性的理想。再考虑到德沃金对罗尔斯平等理论的批判,德沃金已为建构资源平等扫清了道路。在德沃金看来,以前的平等理论——无论是福利平等,还是罗尔斯的平等理论——在责任问题上均是无能为力的,他建构的资源平等正是要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之中,资源平等意为:“一种分配方案在人们中间分配或转移资源,直到进一步的资源转移再也无法使他们在总体资源份额上更加平等,这时这种方案就把人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4](P12)德沃金对平等与责任的调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
       德沃金在资源平等的伦理基础上,试图调和平等与责任。资源平等的伦理基础是什么?这应从资源平等的逻辑起点说起。德沃金持有一种强硬意义上的权利观,即“作为王牌的权利”。德沃金把公民享有的“平等的关心与尊重的权利”作为公民享有道德权利的基础,这一理念也是资源平等的逻辑起点。德沃金把政府对公民的平等关心和尊重与政府的合法性联系在一起,易言之,如果政府没有对公民表达平等的关心与尊重,那么它就丧失了合法性。德沃金的“政府对公民表达平等的关心和尊重”之理念与康德传统密切相关: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政府对公民表达关心和尊重是理所当然之事,是不证自明的,否则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政府应对所有公民表达平等的关心和尊重之理念仅是一种形式的平等而非实质的平等,如果人们仅仅采取这一原则,则会因为其太过抽象而无法发挥作用。德沃金如果想使政府应对所有公民表达平等的关心和尊重之理念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赋予其更加实质性的内容。德沃金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将上述抽象理念下落为“资源平等”。
       在西方哲学中,政治哲学一般都是以伦理学为基础。罗尔斯却反其道而行之,把伦理学建立在政治哲学的基础之上,他所提出的正义原则并不是从任何道德观念中演绎出来的,处在原初状态中的人们选择正义原则的出发点是他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任何善观念[5](P131)。与罗尔斯相反,德沃金将其政治哲学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在德沃金看来,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是有缺陷的,在签订社会契约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自己的很多信息一无所知,人们的预期利益并不是其现实利益。鉴于罗尔斯式的契约论的缺陷,德沃金将资源平等建立在一种伦理基础之上,即伦理个人主义。德沃金认为伦理个人主义由两条原则构成:“第一是平等的重要性原则: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人生取得成功而不被虚度是重要的,而且从那种客观的角度讲这对每个人的人生同等重要;第二是特别的责任原则:虽然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生的成功有着平等的客观的重要性,但个人对他的生活的成功负有特别的和最终的责任。”[6](p6)
       “平等的重要性原则”认为每个人生活的成功,从客观上说是重要的,而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生活一旦开始,应该不被虚度,应该蒸蒸日上。“平等的重要性原则”本身又包含两条原则,一是“客观的伦理价值原则”,二是“平等的伦理价值原则”。就“客观的伦理价值原则”而言,人们的生活具有伦理价值,这种伦理价值对人们具有重要性,而且这种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种族歧视本身就是错误的,并不是人们认为它错误它才是错误的,因此,人们的生活具有客观的伦理价值,并不依赖于人们认识到它与否;就“平等的伦理价值原则”而言,每个人的生活如何度过具有同等重要性,人们的生活一旦开始,就具有同等重要性,比如就富人和穷人的生活而言,他们的生活具有同等重要性,并不是说穷人的生活与富人的生活相比更加没有重要性;“特别的责任原则”认为每个人对其生活的成功与否负有最终责任,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生活与一个人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在德沃金看来,人应该有一种责任感,为自己的行动后果承担责任,不能将责任转嫁给他人。
       实际上,德沃金所说的伦理个人主义的两个原则分别对应着两种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其中“平等的重要性原则”对应着“集体责任”,这一原则要求“一个对公民施加统治并要求他们忠诚和守法的政治共同体,必须对其全体公民采取中立的、客观的态度,它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投票,它的官员在制定法律、确定政府的政策时也必须牢记那种责任。正如我曾经说到的那样,平等的关心是统治者具有的特别的、必不可少的美德。……要求政府采用这样的法律或政策以确保在政府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公民的命运不受他们的经济背景、性别、种族、特殊技能和残障的影响。”“平等的重要性原则”主要是让政府承担集体责任;“特别的责任原则”对应着“个人责任”,“它主张就一个人选择过何种生活而言,在资源和文化所许可的无论什么样的选择范围内,他自己要对做出那样的选择承担责任。……我们对基于自己的信念、偏好或个性而做出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承担责任。”[7](p67)“特别的责任原则”强调个人责任,认为个人应该对其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承担责任。可见,德沃金从其建构资源平等的一开始,就试图将责任纳入到资源平等的伦理基础之中。德沃金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除了体现在资源平等的伦理基础之中,还主要体现在其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之中,那么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是什么以及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对当代平等理论有什么影响?这是本文以下将要探讨的内容。
      
      
      三
       关于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德沃金曾这样表述:“一方面,我们必须承受背离平等的痛苦,允许任何特定时刻的资源分配(我们也许可以说)敏于抱负。也就是说,它必须反映人们做出的选择给别人带来的成本或收益,例如,那些选择了投资而不是消费的人,或消费更加节俭而不是消费较高的人,或以收益较高而不是较低的方式工作的人,必须允许他们保留在自由交易条件下从拍卖后做出的这些决定中得到的收益;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允许资源分配在任何时候敏于禀赋,也就是说,有相同抱负的人在自由放任经济中受到造成收入差别的那一类能力差异的影响。”[8](P311)倘若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那就是在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应该实现“敏于抱负,钝于禀赋”(ambitionsensitive,endowmentinsensitive)。在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中,要两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抱负”和“禀赋”。关于抱负,德沃金认为一个人的抱负包括一个人的所有嗜好、偏好、信念及其总体人生计划等,禀赋包括人的生理和精神特征:生理和精神力量、对特定疾病的基因倾向以及健康、力量和才能等方面的人格资源。
       德沃金实际上用了很多词语来代替抱负/禀赋之间的区分,有时用偏好/资源之间的区分来代替,有时用选择/环境之间的来区分来代替,有时用个人/环境之间的区分来代替。德沃金曾这样界定个人/环境之间的区分:“资源平等所要求的区分是这样的:一方面,那些决定着何为成功生活的信念或态度归属于个人;另一方面那些为这种成功的生活提供帮助或阻挠的身体、心理或人格特征归属于个人的环境。”[9](P303)德沃金将人的嗜好、抱负、信念和偏好归于“个人”,把人的人格特征、生理和智力能力归于“环境”。针对德沃金在个人/环境之间所做的区分,G.A.柯亨(G.A.Cohen)进行了批判,认为德沃金的区分并不合适[10](P922),德沃金此后将个人/环境之间的区分替换为选择/环境之间的区分:“人们的命运是由他们的选择和他们的环境决定的。他们的选择反映着他们的人格,而人格本身包括两个成分:抱负与性格。我是在广义上使用抱负一词的。一个人的抱负包括他的所有嗜好、偏好和信念以及他的总体人生计划:他的抱负为他做出这种选择而不是那种选择提供了理由或动机。人的性格是由一些人格特征构成的,它们不为他提供动机,而是影响着他对抱负的追求:这些特征包括他的适应能力、精力、勤劳、毅力以及现在为长远回报而工作的能力,对于任何人来说,它们既可以是积极的因素,亦可以是消极的因素;人的环境是由他的人格资源和非人格资源构成的,他的人格资源是指他的生理和精神健康及能力——他的一般健康状况和能力,这包括他创造财富的才能,也就是说他生产别人将购买的物品或服务的内在能力。他的非人格资源是指能够从这人转移给那人的资源——他的财富和他支配的另一些财产以及在现行法律制度下为他提供的利用那种财产的机会。”[11](p322323)德沃金认为人们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承担责任,不应该为环境承担责任,即人们的命运应该取决于自己的抱负,不应该取决于自己的禀赋,这是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敏于抱负,钝于禀赋”内涵的简单表达。德沃金与罗尔斯一样,并不主张消除一切不平等,而是承认一些不平等的存在是合理的。在德沃金那里,完全的平等是无法实现的,平等与不平等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不平等是被允许的,关键要仔细辨别是何种因素造成了不平等。通观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可以发现,资源平等承认一些不平等的存在是合理的,只要这些不平等源于人们应该承担道德责任的选择,同时必须纠正源于人们不能为之负责的环境所带来的不平等。
       为什么人们应对“选择”承担责任,不对“环境”承担责任呢?德沃金曾这样表述:“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对我们的选择承担责任。……我们对源于我们的选择的抱负进行评价和批评。我们的某些性格特征会使我们做出我们不愿做出的选择,我们尽力改变或克服它们。我们的环境则是另外一回事,除非它们是选择的后果,否则为它们承担责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12](P323)德沃金认为抱负属于个人选择的结果,个人必须为其承担责任,而个人所处的环境往往不是个人选择的产物,个人不应为其承担责任。德沃金通过对资源平等理论目标的阐述,明确地厘清了个人应该对什么承担责任,不应该对什么承担责任,可见,德沃金调和平等与责任的努力最主要体现在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之中。
      
      
      四
       由上可见,德沃金把责任纳入平等理论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平等的伦理基础:伦理个人主义。伦理个人主义包含的两个原则分别对应于两种责任,即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个人责任主要由个人承担,集体责任主要由政府承担;二是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敏于抱负”和“钝于禀赋”。在德沃金看来,人们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但应该排除“原生运气”(brute luck)因素对分配的影响。
       虽然德沃金调和平等和责任的努力是否成功有待探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德沃金的这一尝试对当代平等理论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德沃金直面保守主义对当代平等理论的挑战,指出了福利平等和罗尔斯的平等理论中所存在的不正当的责任观,试图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之中,这既可以部分回应保守主义对当代平等理论的批判,也可以部分挽救福利国家的困境。二战后,很多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西方很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工程被称为“福利国家”模式。起初人们对福利国家评价甚高,认为福利国家会减少冲突、缓和社会矛盾,并最终促进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然而,这种状况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了改观,这主要与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石油危机有密切的关联性。在此之后人们开始对福利国家进行反思,福利国家也就面临着诸多批判,比如福利国家浪费了纳税人的财产,造成人们对国家的依赖性,削弱了人们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感,损害了个人责任,造成了“福利依赖”。对福利国家的批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当代保守主义的批评,而当代保守主义对福利国家的批判在理论上往往指向罗尔斯的平等理论。正如塞缪尔·谢弗勒所评价道的那样,罗尔斯的著作被理解为为很多福利政策提供证明,20世纪80年代,保守主义势力日渐兴盛,对政治自由主义的不满主要有两个根源:一是经济上的,侧重于自由主义的税收和社会政策;二是社会上的,侧重于自由主义的有关堕胎、色情作品和宗教方面的政策,而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主义的经济再分配计划和在一些社会问题的政策损害了个人责任观念。[13](P300)同时很多保守主义者认为,在平等理论影响下所建构的福利国家消弭了个人责任,造成了一种“依附性文化”的出现。在福利国家模式下,公民即使遭遇残障、年老、疾病和失业等困境时,仍能过上一种不失尊严的生活,衣食无忧,这就降低了人们工作的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国家开始削减福利计划,减少福利开支,同时不再过分强调托马斯·H.马歇尔(T.H.Marshall)所谓的作为“公民身份”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权利”,转而强调培养负责任的、独立自主的公民的重要性。最明显的是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为代表的新右派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上台。他们均认为福利国家消解了个人责任,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因此他们均开始大规模地削减福利开支。德沃金试图调和平等与责任的尝试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平等理论的不足,部分抵御保守主义对当代平等理论的批判。这种尝试至关重要,正如G.A.柯亨曾经评价道的,“实际上,德沃金为平等主义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把反平等主义的权利武器库中最强有力的观念纳入到了平等主义理论之中,那就是选择与责任的观念。”[14](933)
       另一方面,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推进了当代政治哲学中关于平等理论的争论,并最终促进了“运气均等主义”(luck egalitarianism)的兴起,关注了以往的平等理论和平等主义政治运动所不重视的由自然因素所带来的不正义现象。平等理论如何处理运气因素对分配的影响是近三十年来西方道德哲学界和政治哲学界关于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1999年,伊丽莎白·安德森(Elizabeth S.Anderson)在一篇著名的论文中将这种理论倾向称为“运气均等主义”。[15](P288290)运气均等主义最根本的区分是对选择与环境(运气)的区分,其基本理念在于人们应对自身的选择承担责任,由选择所造成的不平等是公正的,并不属于平等理论关注的范畴,而由环境因素所带来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调节由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平等是平等理论的分内之事。人们围绕运气均等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和对话,共同描画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平等主义理论图景。虽然罗尔斯的平等理论试图排除自然偶然因素和社会偶然因素对分配的影响,但是真正激发人们对运气均等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的是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德沃金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首先将运气分为“原生运气”和“选项运气”(option luck),在此之后人们对平等和运气之间关系的关注才逐渐增多,正如塞缪尔·谢弗勒所言,“通常认为运气均等主义源于罗尔斯的著作,但是罗尔斯自己并没有以一致的方式或彻底的方式来发展那种理论。根据这种解释,德沃金随后在基本的罗尔斯式的洞察力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为运气均等主义者的立场提供了解释,这种解释更加忠实于罗尔斯的原初洞察力而不是罗尔斯自己的正义观。在对德沃金和罗尔斯的观点做出反应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运气均等主义。”[16](P8)虽然德沃金将运气分为选项运气和原生运气是否合理,仍是有疑问的,但是其资源平等理论为运气均等主义理论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选项运气和原生运气至今仍是运气均等主义理论最为重要的分析概念之一。虽然德沃金并不承认自己的运气均等主义立场德沃金认为其资源平等理论并不属于伊丽莎白·安德森所说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在德沃金看来,资源平等并不“致力于消除人们生活中的赌博和运气(有时用来描述资源平等的运气均等主义是一个错误的名称),而是致力于使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所拥有的资源尽可能平等”。具体研究参见:DworkinRonald2002“sovereign Virtue Revisited”EthicsVol113,No1,p107,但是其著作对运气均等主义理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值得人们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SchefflerSamuel“Choice,Circumstance,and the Value of Equality”[J].Politics,Philosophy & EconomicsVol.4,No.1,2005.
      [2][4][6][7][11][12]DworkinRonaldSovereign Virtu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DworkinRonald“What is Equality?Part 1:Equality of Welfare”[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10,No.3,1981.
      [5]赵敦华.劳斯的解说[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
      [8][9]DworkinRonald“What is Equality?Part 2:Equality of Resources”[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10,No.4,1981.
      [10][14]CohenG.A.“On the Currency of Egalitarian Justice”[J].EthicsVol.99,No.4,1989.
      [13]SchefflerSamuel“Responsibility,Reactive Attitudes,and the Liberalism in Philosophy and Politics”[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21,No.4,1992.
      [15]AndersonElizabeth S.“What is the point of equality?”[J].EthicsVol.109,No.2,1999.
      [16]SchefflerSamuel“What is Egalitarianism?”[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31,No.1,2003.
      
      
      责任编辑:倪明胜
      

    相关热词搜索: 批判 重构 平等 当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