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德育在戏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_戏剧教育对德育的作用

    时间:2019-04-21 03:24: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安徽大学中文系 倪红   艺德,总地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戏品”,二是“人品”;即“台上做戏,台下做人”。它体现了演艺人员的文化修养、思想情操、敬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从古到今,所有严肃、自尊、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艺德的培养,把艺德看做艺术生命的根本。那么,如何把对“德”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朱文相借韩愈的《师说》进一步指出,“戏曲教学的口传心授,并非只‘授业’而不‘传道’、‘解惑’。老艺人所谓‘替祖师爷传道’,即在教戏的过程中,传勤学敬业、遵守戏德之道。”当然,朱文相也指出了口传心授的弊端,“即全凭教师个人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才能见识的高低而决定教学质量的优劣,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然而,艺德显然源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道德。戏里演的是忠孝节义,做戏的人千百年来作为历史与文化的传播者,自然也应当熟知并具备这些道德,做戏如做人讲的便是这个道理。并且做戏者若能承袭勤学敬业、遵守戏德之道,技艺的演习与对戏文的研磨自然也会变得主动。
      笔者曾经带过一个班,在问及学生喜爱的教师时,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提到了基训课上的一位年近去七旬的老教师。原因很简单,这位老师的责任心强,学生跟着她能学到东西,俗话说,就是能“出功”。据学生反映,这位老师在刚刚接手这批孩子时,第一步调理的并不是学生的戏曲功底,而是学生散漫的学习态度,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无故缺席。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整治保证了所有学生的正常学习,并且严肃了纪律,而学生也并没有因为教师的严厉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加敬重这位教师,这本身便说明,这些文化课很差的学生并非不可塑造,他们也会欣喜于自身的进步,并且肯定这种严肃的学习态度。这位教师正是具备了朱文相所说的“勤学敬业”的品格,是可以将“戏德”传递下去的师长。不论学生的背景如何,他们对于高贵的品德是有所感知的,只是在生活中缺乏做给他们看的人。“言传身教”的内容固然有技艺,但更为可贵的是“德性”。基训教师的例子正是说明了“以德带戏”、“以德带功”的有效性。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将这种信念灌注于教学之中,并以身作则,真正践行“言传身教”的精髓,专科类学校的戏曲教育将是一番新的面貌。
      唱戏不应该只是翻跟斗,行高腔,或者说,戏曲表演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技术活,刻苦的训练终究是为了促成高尚的审美表现。任何艺术样式作为精神产物,固然是需要精湛的技艺作为保障,但其追求的境界决定了演员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
      现实中,我们也会遭遇一系列的质疑,有许多人,社会公德并非很好,但其艺术造诣却是不浅。比如,秦桧书法造诣很深,但人品却极差,这看似颠覆了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其实还是跳不开两层铺垫,一为主流意识或者说是士子意识对于艺术的态度,认为艺术创造终是不入流的,不能列入穷理治学之列。二是后世对于艺术的考量标准越来越倾向于技巧的品评,据此分出三六九等,这本身便是脱离艺术本体的考量。须知“大乐必易,必简”,现代考量标准的建立是不符合乐由心生的初衷的。
      艺术教育也好、戏曲教育也罢,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其跨学科性,针对教育这一课题,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是非常慎重的。朱熹在解释“学而时习之时”,曾写道,“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着必效先觉着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在朱熹看来,学的目的在于“明善复初”,明是非善恶,复纯良心性。这是建立在儒家的“性善”学说的基础之上的,追求的是恢复心性,明晰本性。正因为有了“学”的需要,它的另一面“教”应运而生,二者相辅相成,同时朝着“变化气质之性以恢复天地之性”的目标而努力。
      陆九渊在阐发其教育思想时,首先推出“辨志”之说,即辨明学习志愿是倾向于道义的还是倾向于利禄的。 若是秉持了道义之志,则一切的学习、思辨、训练都有了稳固的基础。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比如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无形中拉近了利禄之志与治学经历的关系。但正因为利禄之思也有促进教学的功效。陆九渊的学说便更显珍贵,教师的任务也变得更加明晰,即改变学生的目标,“使学生摒弃卑小的好利禄的志愿,而树立远大的重道义的志愿或目标”。 陆九渊曾在其著述中明确提出,“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应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 此话道出了所有形式的教学行为都应该坚守的目标。在做人的教学目标面前是不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也是不分学府的高下的。可实际生活中,这项最为基本的认识却总是被淹没在对分数的强调、对技巧的追求之中,大众思维为物象评判所主导,已经忽视了教与学的本初动因。
      笔者以为,陆九渊的这一思想可分狭义与广义之解,从狭义上来解的话,陆九渊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其所讲的学为人,还是强调为儒家礼制范围内的人,因为儒家思想是讲求分别的,分君臣、分父子、分夫妻等等,主张各行其道,不可僭越,这种分别的思想自然也助长的人的等级之分,学科的主次之分,文体的贵贱之分等等
      而从广义上来看,他的思想放诸任何形态的社会均能成立,因为草木尚且需要与自然相调和,人之为人也要与他人相调和。古圣先贤讲求修齐治平,现今社会虽未强调大同之治,取的也是其与人为善的和谐要义。而教育作为传承文明的最重要手段,教的确也当是何以为人,而文教内容、技艺功法等等也均是孕育拥有不同技术的人的手段。
      “主于道,则欲消,而艺亦可进,主于艺,则欲炽而道亡,艺亦不进。以道制欲,则乐而不厌;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相关热词搜索: 德育 至关重要 戏剧 作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