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机制初探(冉笃奎,李敏,肖博,解建仓)

    时间:2021-01-12 08:04: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跨流域调水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常见手段。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产生正面效益的同时,跨流域调水给水源区带来的损失。跨流域调水改变了正常的水资源分配秩序,从而影响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对建立调水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调水补偿制度的框架以及水电站发电损失核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例计算,旨在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推动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其他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制度创新;初探

     

    中图分类号: TV6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十分不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管理部门不得不经常从有水地区向缺水地区实施长距离的应急水量调度以缓解缺水地区的旱情。跨流域调水给缺水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但同时也给被调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偿的调水不仅违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调水不仅需要先进的工程技术,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偿制度,消除调水带来的负面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涉及面很广,以往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梯级水库群之间的径流补偿调节问题,并在这方面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实践。例如美国和加拿大通过补偿效益分配协议实现对哥伦比亚河水能的共同开发[1] ;我国四川省1997年颁布国内首部梯级水库补偿效益的管理办法等等[2] 。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对补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探讨建立跨流域河流污染的经济补偿机制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水资源的恢复补偿问题;探讨跨流域调水的环境补偿机制问题,以及建议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作为水市场的辅助机制等等。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调水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建立了补偿制度框架,计算了丹江口水库发电量的损失,并得出了具体的补偿量。

     

    1 建立跨流域调水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

     

    1.1 调水过程是水权转移的过程

     

    在初始水权分配中,流域内的用水户应优先拥有流域内水资源的使用权。跨流域调水实施后,流域外用水户每年获得相应的调水水资源份额,实质上就获得了一部分水权。因此,将流域内的水调给流域外就是一种水权的转移。被转移的水权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消耗性用水的水权;另一种是非消耗用水的水权。

     

    消耗性用水水权的转移是显而易见的,流域内将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用水转给区域外都属于这种类型。另外,汉江有预留的生态用水,调水有时会占用部分生态用水,这也是消耗性用水,受水地区挤占了这部分水就相当于挤占了公共权益。

     

    非消耗性用水的水权主要指水电站的发电用水权,这部分水权的转移不太明显,需要从水权的内涵和特点两方面进行理解。由于水权不是一元化的,而是由水资源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组成的权利束,并且具有可分离性和时效性。水电站属于河道内用水,发电并不需要消耗水量,而是需要一定时间内的水的使用权,发电之后,发电用水才转化为灌溉、供水等消耗性用水。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定量的水资源,在时间上被分离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用水两种不同水权,并且这两种水权分别属于不同的微观用水个体。任何水电站都要在兼顾消耗性用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非消耗性用水权和消耗性用水权的协调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内容,水电站的用水权益就体现在这种协调之中。

     

    总之,调水是水权的转移,包括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权。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当针对不同的主体进行合理的补偿。

     

    1.2 调水外部性理论

     

    1.2.1 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

     

    水资源是公共资源,是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

     

    (1)水资源使用不具有排他性是因为尽管《水法》明确水资源的所有权属国家,但是其使用权目前还无法有效确定,即实现水资源初始权的分配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无法向所有水资源的使用者(或破坏者)直接收费,从而也就无法排除任何人对水资源的使用。

     

    (2)水资源使用具有竞争性是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如实施跨流域调水,受水区使用一定水量,那么调水区就必须放弃对这部分水量的使用;水量有限时,受水区增大用水,水源区就需减少取水,其间存在竞争性用水。

     

    1.2.2 调水过程的外部性

     

    水资源利用过程的多种外部性中有正的,也有负的,调水的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同样也会产生各类外部性。

     

    (1)从区域内向区域外调水,能缓解受水区的缺水情况,受水区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收益,但调水造成水资源调出区的发电或灌溉的损失,这些损失没有计入下游的成本。这就是调水的“外部性”,这类外部性属于负外部性,它使得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成本低于水资源供给的社会成本。

     

    (2)被调水区为缓解压减水量引起的水资源紧张局面,采取开采利用当地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土壤盐碱化等,降低水资源的再生能力,增加社会边际成本,而使用者并不承担相应的成本,造成了水资源利用的环境外部成本,这种环境外部性是负的。另外,调水会给下游地区带来维持其生态环境的效益,因此也会产生正环境外部性,但是调水会影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外部效应而使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或者私人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效益,其差异即为外部成本(效益)。

     

    1.2.3 外部成本内部化

     

    根据经济学理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造成生产者私人成本(收益)不同于社会成本(收益),引起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导致市场失灵。为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消除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的差异,达到帕累托效率最优。外部成本(收益)内部化是实现帕累托效率最优的有效方式。所谓外部成本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其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为保证调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由于调水产生的外部效应进行合理的内部化即一定的经济补偿是必要的。途径之一便是运用市场经济调节手段,调水受益区对调水区由于实施调水而引起的损失进行合理补偿。

     

    2 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制度框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有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3] 。流域的广阔性使得非正式制度难以发挥作用,所以补偿制度应该以正式制度为主。完整的补偿制度是一组规则体系,主要包括核算机制、实施机制和维护机制。主要框架见图1(略)。

     

    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设计中,补偿程序的设计也尤为重要。调水补偿原则既要公平又要及时,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制度。

     

    补偿过程应当同调水过程同步进行,顺序为:①管理部门接到用水者的调水申请后立即进行调水补偿评估,核算用水者应支付的补偿金;②用水者支付补偿金,开始调水;③如果用水者或供水者对补偿评估结果有异议,可以先由用水者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开始调水。保证金金额可按管理机关评估的补偿量的80%计算;④在有异议的情况下,由流域管理机关主持进行流域民主协商,或者进行市场调节;⑤如果协商或交易没有成功,持异议者可向流域管理机关的水事管理部门提出仲裁申请;⑥如果持异议者服从流域管理机关的仲裁,按仲裁结果完成后续补偿;否则,异议者可向水利部水事管理机关提出仲裁申请,由水利部做出最终仲裁;⑦按仲裁结果完成后续补偿。

     

    3 发电损失补偿量计算

     

    3.1 发电损失计算

     

    正常情况下,水电站在各种约束下按发电效益最大化方式运行。调水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方式,使发电效益受到影响。调水后由于水头降低和发电水量减少,水电站的优化调度能力和发电效益下降,损失量大小就是正常运用效益Esn与调水后非正常运用效益Esa之差。Esn和Esa的计算采用相同模型,但初始条件不一样。水库调度模型有很多种形式,由于问题的宏观性,宜采用的调度模型形式为[4] :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电站1956~1998年水文资料进行计算,得出水库在两种运行方案下(即大坝加高前后的发电量)的平均发电损失量。由于丹江口水电站大坝加高工程尚未完工,计算过程中,水库下泄流量过程同大坝加高前一样。计算结果见表1。

    3.2 补偿量的确定

     

    补偿量的确定以表1的计算结果为例,按国家发改委关于华中电网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667号),丹江口上网电价取0.1687元/(kW?h),损失补偿量为发电损失量和上网电价的乘积,计算结果见表2。

     

    4 结论

     

    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水权制度的角度论述了建立调水补偿制度的必要性,构建了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并着重研究了调水损失的核算规则和补偿程序。但是,调水补偿制度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主要包括:

     

    (1)跨流域调水补偿问题的实质是水资源使用者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问题。由于水资源的固有特性以及用水方式的多样性,对水权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化、细化。

     

    (2)跨流域调水造成库水位降低不仅影响水电站的发电量,而且对区域内的社会、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在调水决策过程中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必须慎重考虑,但目前的技术手段还不能对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定量研究,这在跨流域调水补偿问题中也需作进一步研究。

     

    (3)跨流域调水及调水补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众多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只有绝大部分地方及群体理解并参与,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因此,建立流域民主协商机制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沟通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跨流域调水,不同流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要建立全流域范围的民主协商机制,还需对其组织方法、机构设置、协调原则、协调程序等具体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实践。

     

    随着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必将出现规模大、距离长、牵扯主体多的水量调度行为,对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将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生海.美国哥伦比亚河梯级电站系统管理运行分析.水力发电,1994,(9):54~56.

    [2] 周云等.梯级水电站间水库调节效益偿付方法研究.水力发电,2000,(3):7~10.

    [3]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 田峰巍,解建仓.梯级水电站群的规划与调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冉笃奎,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相关热词搜索: 调水 初探 流域 建仓 经济补偿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