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转变

    时间:2020-12-17 09:39: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1.河北建材学院 旅游管理系,河北 秦皇岛 066000;
    2.绥化学院 人事处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3秦皇岛职业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摘 要: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需求和旅游开发的 角度,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转变的必要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形性;
    物质化;
    文化载体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4—0133—02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f 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Herage)。公约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 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 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 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还就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作了具体的界定: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 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 的手工艺技能〔1〕。

    非遗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其主要以技艺、传说、风俗等隐性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无形性。

    这种无形性就必然决定了非遗对传承人和客观社会背景、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随着传承 人的去世和社会的变革,这些非遗也必将会走向消亡。非遗的这种无形性的特征已成为目前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以及非遗旅游开发的一个巨大障碍。非遗的物质化并不是对非遗自身 特征的扭曲,而是非遗传承及其旅游开发的客观需要。
    1 非遗物质化是非遗传承的客观需要
    1.1 非遗的物质化增强了人们对非遗的感知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艺术遗产,由于其过久的封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人们往往将它们的美和 艺术价值淹没在喧嚣的“大机器”轰鸣声中。对现今的许多青少年来讲,诸多非遗甚至是他 们人生中的一段空白。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广泛活跃于民间的皮影戏表演艺术, 对现今的青少年来讲,可能就只剩下了一种符号。这就出现了,一方面专家、学者们在大声 疾呼人们保护意识的欠缺,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国人,却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缺乏直观的认 识和感知的窘迫局面。

    非遗通过将自身所使用的独具特色的道具、服饰、动作以及相关录像资料等直接或加工成个 性化的工艺纪念品销售给人们,其在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必将会促使非遗这种艺 术形式本身,随着这些工艺品的流通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加迅速的走进人们的心中,从而 大大强化人们对非遗的感知。
    1.2 只有物质化的非遗才能为非遗传承提供足够的动力

    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额的精神财富,作为子孙,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完好的传 给我们的后人,但作为农耕文明产物的这些“精神财富”在市场高速经济化的今天却显得那 么软弱无力。在当前众多以民间艺术为代表的非遗中几乎无一例外的均出现了传承人危机, 传统的剪纸艺术再也难续昔日的辉煌,传统黑陶工艺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皮影表演艺 术更是后续乏人,传统的戏剧表演队伍也日渐萎缩。没有了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无 法谈保护,再加上其内在的非物质性和不可贮存性的特征,就决定了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慢慢 地淡出历史舞台,淡出人们的记忆。

    由此可以看出,传承人是整个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而传承人危机的关键在于其“钱途” 。奥运福娃原本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化符号,但伴随着奥运产业的推动,奥运福娃已经形成了 一个从玩具制造、工艺品开发、收藏宠儿到注册商标的巨大经济产业,其在为企业赚的巨额 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北京欢迎你”这一价值理念深深地植入了全世界人们的心中。但同 样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符号的非遗,却连自身生存都难以维持。

    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将非遗这一单纯的精神财富向物质化转变,构建非 遗产业链,开发非遗延伸物化产品,来真正实现非遗的“钱途”,从而才能真正提高非遗传 承人的传承积极性。
    1.3 非遗的物质化大大扩张了其外延范围,创造了新的美学视角

    物质化的非遗是非遗的延伸和发展,是非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物质化使人们跳出 了传统的非遗外延视角,扩张了人们对非遗的审美范围,从而也为非遗自身艺术价值的体现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角。

    皮影戏本身是一种单纯的表演艺术,其传统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唱腔、唱词、动作以及引人入 胜的故事情节。皮影这种事物本身只是皮影表演不可或缺的一种道具,并没有引起当时人们 的太多兴趣。但近年来,随着皮影申遗和对传统表演技艺的复苏,人们逐渐发现皮影本身就 是一种难得的艺术形式,其画功、雕功都可圈可点。目前,皮影作为一种时尚的工艺品和收 藏品,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皮影戏的这种物化形式,为皮影戏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 角,增加了皮影戏的外延价值。
    2 非遗的物质化是非遗旅游开发的客观需要
    2.1 非遗的物质化满足了人们“贮存”记忆的需求

    旅游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异域文化的感知和触摸。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不仅希望能够 尽可能多的获得对当地文化的直观感知,而且还有着将这种经历和文化长久保存的意愿。游 客希望在若干年后能够重新找回那段美好的经历。非遗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和艺术性,目前 正在成为许多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甚至标志性景观。在游览的过程中,游客在陶醉于传统的手 工和表演技艺的同时,往往还希望将这种体验带回家,与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无形 的非遗却很难满足游客的这一需求。

    对此,为无形的非遗寻找一个适宜的载体,将这种无形的艺术形式物质化,已成为游客希望 “贮存”记忆的内在需求。这种以非遗的表演道具、代表性动作、服饰、产品等为主要载体 的物质化的非遗,虽然不能完整的展现非遗的全部,但却可以作为一种体验标志,作为一个 可以引发游客回忆的重要线索,起到强化旅游体验的作用。
    2.2 非遗的物质化满足了企业追逐效益的需求

    有统计数字显示,作为旅游消费的6大要素之一的购物,是重要的旅游经济活动之一。在一些 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商品销售占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因此,旅游纪念品开发 是任何旅游目的地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非遗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一种可为游客 带来精神享受的商品,非遗的市场化运作是解决当前非遗保护资金不足和传承人危机的重要 出路。市场化运作的非遗就不在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更是一种可为市场经济实体带来经 济效益的商品。

    由于非遗传承人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单纯的技艺、艺术表演以及单一的背离当今社会发展现 状,脱离市场需求的“剪纸”、“鼻烟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需求 。将与非遗相关的一切有形的艺术载体和无形的技艺本身进行物化反映,利用人们对艺术本 身的热情,来发展艺术衍生品,从而实现非遗的产业化运作目的,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非遗的物质化满足了非遗自身扩张影响的需求

    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由于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步,非遗正在逐渐淡出人们 的视野。对于当前内忧外困的非遗来讲,抢救和保护是当务之急,但传承和发展同样也是不 可或缺的。同时,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而要达到这 一目的,非遗必须要不断扩张自身的影响,使尽可能多的人了解、认知非遗并支持和帮助非 遗的传承并为非遗创作发展提供必要的创作源泉。

    非遗的物质化,大大扩张了非遗的传播范围,大大加快了非遗的传播速度。有形的非遗在强 化了人们对非遗的感知的同时,其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形式也会为非遗带来全新的客源群体, 扩展非遗的受众,强化和扩张非遗的影响。

    总之,非遗的物质化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非遗旅游开发的客观要求。非 遗的物质化是对非遗审美角度的延伸,是传统非遗走进现今人们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 08,(1):127~131.
    [2] 高文智.寒地黑土核心区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J].全国商情,2008,(11): 96~97.
    [3] 邹启山.文化延续之命脉——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J].外文化交 流,2004,(7):10~13.
    [4] 张晓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 科技文园地,2005,(7):55~56.

    相关热词搜索: 物质 文化遗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