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群文阅读人间有味

    时间:2020-09-22 08:25: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群文阅读《人间有味》

     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小学 梁梅

     执教年级 五年级

     执教篇目 《老饕东坡》《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食蚝》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坡美食及创作背景,感悟东坡情怀。

     2.利用跳读、浏览阅读群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3.激发学生对苏东坡的热爱,并产生深入了解和探究苏东坡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品味东坡美食,感悟东坡情怀。

     教学过程

     一、见老饕。

     1.学生谈自己眼中的苏东坡。

     2.学生快速浏览《老饕东坡》,交流:什么叫老饕东坡?

     二、品美食

     1.跳读、浏览《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食蚝》,了解食材、做法、味道。

     2.整合三道美食,说一说在食材、做法、味道上有什么特点?

     3.小结提升:东坡菜肴,食材易得,烹制不凡,粗中见细,化俗为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坡味道”,成为八大菜系之外,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菜系——东坡菜系。

     三、悟情怀

     (一)以《东坡肉》为例,感悟情怀

     1.品东坡肉美味。

     2.东坡肉是在什么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引导学生整合信息,简要概括。)

     3.小结提升:他在徐州抗洪抢险,在杭州修筑苏堤,他一心为民。

     (二)学法迁移,选择学习《东坡羹》《东坡食蚝》

     1.勾画背景。

     2.小组交流,填写学习单。

     3.交流汇报:我读到了一个( )的苏东坡, 我是从这里感受得到的:( )。

     (三)总结过渡:苏东坡的一生遭遇无数次被贬,无数次打击。不管在何处,他总能把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正如他在一首词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四、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黄玉峰的《千古风流人物》、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选文1

     老饕东坡

     刘寅

     喜欢吃的人往往乐趣多,毕竟“食为天”嘛。能在一日三餐上玩点花样,寻点惊喜,那生活自然有滋有味儿。苏东坡即为生活大师,当然也是个美食家,他那张“好吃嘴“可谓吃遍了天下美味。

     苏东坡自诩(xǔ)“老饕(tāo)”,并作了《老饕赋》。“饕”即饕餮(tāo tiè),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秘怪物。相传,这家伙嘴巴奇大,活着唯一的主题就是吃,见啥吃啥。贪吃的饕餮(tāo tiè)被描画成面相凶恶的怪兽,常常出现在古代青铜器上。

     后来,饕餮(tāo tiè)成了一副滑稽可爱的贪吃者形象。贪吃者常常称自己为“饕餮”。

      能吃并不意味着懂吃,啥事儿都有学问,吃也一样。苏轼是这样一个在吃上很有学问的人。并非顿顿山珍海味才叫吃得好,我们常说“吃个新鲜”、“吃个乐子”,能在各种各样的食物里吃出感觉那才是真本事。苏轼当过大官,精品佳肴不在话下,而粗茶淡饭也同样津津有味。他绕着城墙挖野菜,拿着竹签挑羊骨,吃嘛嘛香。真是难以下咽的他也有办法:闭着眼睛一口闷,嘴巴闹闹别扭,肚子却很满足,还很快乐。

      不单爱吃,苏轼更是个好厨师,好农夫。美食的快乐充盈在一个完整的过程里,耕耘、收获、选材、料理、吃掉,最后摸摸肚皮,无限满足。像苏东坡这样充分占有美食之乐的人,恐怕今日众多美食家都得向他看齐。

     ——节选《探秘苏东坡》

     选文2

     东坡肉

     刘寅

     各色东坡菜里最著名的当属东坡肉。

     东坡肉最早起于徐州,熙宁十年,苏轼任徐洲太守。八月,黄河决堤,徐州城被洪水团团围住,苏轼与百姓们一起展开了70多天的抗洪抢险。

     他干起活来与普通工人没啥两样,一顶草帽,一双靴子,终日绕着徐州城墙转来转去。饿了,舀碗糙米饭,累了倚着城墙睡一会儿。百姓们见太守这般情形,感动极了,合计着宰了几头猪扛到苏轼跟前。

     苏轼在城墙上支起几口大锅,令人把猪肉切成方块儿就着文火慢慢炖,香气四溢,散到几里开外,待肉熟了大伙儿分着吃。人们吃得高兴,干活儿也有劲儿,终于齐心协力化解了洪灾。肉是太守回赠的,便称之为“东坡回赠肉”,至此,徐州城里但凡有回赠肉的店家往往生意兴隆,这道菜也就传开了。

     苏轼贬黄州时专门写了首《猪肉颂》:“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这便是东坡肉的详细做法。“黄州猪肉贱,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苏轼捡了个便宜,“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黄州是“东坡”诞生的地方,这道菜也就此被命名为“东坡肉”。

     元佑四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他带领百姓们治理西湖,修筑“苏堤”。百姓为了感谢他,又宰了几头猪,并着几坛美酒。苏轼再次下厨,这次连着酒一块儿烧,烧好的猪肉透着微微酒香,更是肥而不腻,酥烂可口,入口即化,猪肉的香味发挥到了极致。

     杭州名气大,东坡肉在这儿传开,之后也被推向整个江南乃至全国。各地做法皆有特色,但都依循《猪肉颂》里的法子,用文火慢慢煨(wēi),“火候足时它自美”。台北故宫有块“东坡肉玉石”,被誉为“镇馆三宝”之一,可见东坡肉的影响力。

     东坡肉与另一道名菜东坡肘子算是“同根生”。这两道菜核心做法一致取材不同而已。

     ——节选《探秘苏东坡》

     选文3

     东坡羹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工资停发,经济困难,苏东坡寄居在寺庙里,居住是个问题,连吃饭也紧张。亏得朋友们古道热肠,你送衣物我送钱,时不时地接济,才凑合着过了几个月。后来,一位当领导的朋友出面,在黄州城外,化了片荒地让苏东坡在上面种点什么,并且免交农业税——有让他自力更生的意思。

      现在我们知道那片荒地叫做“东坡”。在当时,苏东坡不过种了些冬小麦,春玉米而已。小麦,玉米收获以后,趁着伏天的一场雨,苏东坡又栽了几畦菜。

      到了初冬,苏东坡收获了小麦、苞谷、蔓菁,同时还收获了白菜,荠(jì)菜以及萝卜。自此,他再也不用靠朋友接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手中有粮有菜,心中不慌。

      也就在这时候,苏东坡开发了在饮食史上流芳千古的美食——东坡羹。

     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将新鲜的白菜、萝卜、荠菜菜反复揉洗,将菜与饭同时炮制,菜饭合一,类似于今天的砂锅饭。蔬菜的香味充分融入米饭中,清香四溢。苏东坡称道:“有自然之甘”。并言:“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后来,陆游入蜀,亲尝此味,大赞。

      论名气,东坡羹不如东坡肉,毕竟食材与做法都挺简单,没有东坡肉那般有特色。但东坡羹传递出的健康饮食精神,在今天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响应了。所谓返璞归真,在美食也是一样,老饕苏东坡,青菜萝卜笑呵呵。

     ——校本教材《我爱苏东坡》

     选文4

     东坡食蚝

     黄玉峰

     苏坡后来又被贬到海南去了,那时的海南是蛮荒之地。饮食习惯和之前差异就更大了。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说: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但是,苏东坡依然保持他“随遇而安”的本色,很快就又适应了海南岛的饮食。没有米,他就吃芋头;没有肉,他就吃菜羹(gēng)。当地农民送给他牡蛎,他也能想法吃得有味。为此,苏东坡写了一篇小品文叫《食蚝》。蚝(háo),就是牡蛎(lì),他把吃蚝(háo)的乐趣写得淋漓尽致。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zhé)海南,分我此美也。”

     牡蛎之鲜美,令东坡至味难忘,他还幽默地说道:不要将此消息传出去了,不然中原为官者都求贬(biǎn)谪(zhé)海南,争着来分享我们的美味了!

     不过,你想一想,那时候吃蚝可不像现在这样,是一种饮食时尚。但他还是满心欢喜地品尝,还幽默地说,怕被别人知道了,到海南来分享他的“乐趣”。

      吃东西吃出心情,吃出品味,就如同穿衣服也要有个性,这样才是享受生活,活得有滋有味。

      外界的条件不是完全可以由我来左右,但内心的情绪可以由我自己来把握。这反映了苏东坡的人生境界。

      ——节选《千古风流人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