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瘦身舞蹈教学分解动作【诗词教学三部曲】

    时间:2019-01-19 03:26: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当前,我国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古诗词,皆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均闪耀着华夏文化的光芒,洋溢着中华民族的激情。通过阅读、欣赏这些古诗词,不仅能促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并提出了具体的分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要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能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要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7-9年级)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随着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也越来越引起关注。怎样教好诗词,一直是我探索的问题。诗歌教学重在理解诗歌蕴涵的意境,而要体会出意境就离不开朗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摸索出了诗词教学的路径,那就是诗词教学三步走。
      
      第一步:朗读诗词,激发兴趣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韵律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的特点。因此,教学一首诗词之前,首先让学生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对这首诗词有整体的感知。在这一环节里面,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指导学生们朗读。对学生们的朗读要求不仅仅是文从字顺,还要有感情的朗读。所谓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就是要体会作品的感情,读出作品所蕴含的感情。言外之意,就是读出轻重缓急,读得抑扬顿挫,读得有声有色。简而言之,就是要读出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初学诗词时,都是教师把朗读的节奏和重音标出。如学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些诗词时,我把诗词的节奏标注出来,让学生根据划分去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五言诗一般“二、一、二”或“二、二、一”拍,七言诗一般“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再后来,我让学生利用已有划分节奏的知识,自己划分诗歌的节奏。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划分节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时,我也让学生自己划分朗读节奏。(可按其意义或音节划分)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划分,并争着展示自己的划分。这时,教师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强调易错易混的字音,把握诗句中音节、语调及变读,适当讲古诗的平仄押韵,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语气,感受古诗的音律美。
      此外,在这一环节里面,教师还要敢于范读。通过听教师范读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节奏后要有轻短的拖音,有极短暂的停顿,以突出节奏;如倾听教师范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或指明读。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最后读得声情并茂。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自然进入解读古诗的阶段。
      第二步,解读诗词,理解领悟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诗词内容的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的教学:解读诗词,理解领悟。如何解读诗词呢?
      要完全解读一首古诗词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诗人的生活环境、诗词作品创作的背景(包括作者当时的遭遇、时代的兴衰、社会习俗等)。这就是专家学者所提倡的“知人论世”法。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舒婷的《祖国啊,亲爱的祖国》等诗时,我都适时地向学生们交待了使人们创作诗词的背景。这样学生们就会把诗词内容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古诗词进行教学,学生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会更透彻、更准确。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个前提下,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我通常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朗读诗词。提问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其反应具有指向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设计与理解诗词有关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精读细思。这样会让学生更加快捷、更加迅速地走进古诗词,深刻体会诗词深邃的意境。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则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我设计了两个思考题:①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这场面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这个特点的?②这首词下阕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思想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的?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我设计了以下问题:①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北国的雪景,你从那些语句中看出北国雪景的特点?你认为词的上阕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②这首词的下阕写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词的下阙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情怀?那些句子最能体现词人的这种情怀?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①本诗所出现的意象有哪些,你认为哪一意象是这首诗的核心?②本诗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仔细揣摩“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样的联系?③读完全诗后,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精读细想,认真思索,寻找答案。最后在师生的讨论交流中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们在积极参与中,既享受了学习的过程,又领悟了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这样的巧妙设计,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又使学生目标明确,精心思考,更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每一瞬间都很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诗词进行了透彻的理解领悟。真是一举多得呀!
      第三步,赏读诗词,寻觅美点
      诗词是文学的艺术。诗词具有韵律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的特点。因此,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准确把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还要对诗歌进行艺术特色的赏析。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对诗歌艺术的欣赏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诗词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词一般都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对学生进行诗词赏析时,要对学生做好这方面的指导。
      (2)诗词中修辞方法的运用。诗词中常用的修辞一般有以下几种: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夸张、对比(突出了什么)等。
      (3)诗词中表现手法的运用。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类:衬托、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反衬(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虚:梦境或想象;实:现实);活用典故;象征等。
      (4)诗词语言中的选字炼句。诗词中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有些字词句的运用,能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赏析诗词时,也要进行方法点拨。
      在学习《沁园春 雪》时,我引导学生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寻找诗词的美点。有的同学从修辞角度去赏析。如本词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互文等修辞方法。“欲与天公试比高”中,一个“欲”字拔“山”“原”人格化,生动地他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有的同学从词的表现手法角度去赏析。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赋静景以动态,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使之生机勃勃。学习《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我引导学生从活用典故这个角度去赏析,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同学们明白了词人以魏尚自喻,抒发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的情感;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中,学生明白了词人活用了“天狼”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期望为国御敌立功的雄心壮志。这一环节,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但对诗词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体悟,而且对诗词的语言美有了深层次的赏析。这一步,真可谓是画龙点睛之一步。
      “诗词是说话的画”。因此,需要学生细细地品味咀嚼这幅“说话的话”,方可品出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其境、悟其神,欣欣然趋向美,拥抱美”。这样一来,学生心中的美的蓓蕾就会催开,对诗词的赏析就会水到渠成。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在反复地诵读中,感受诗词语言,品味精美诗句。从整体上感悟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让学生逐步学会并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喜欢上中国文学史上的这朵奇葩!

    相关热词搜索: 诗词 教学 三部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