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福建省泉州市石壁水库灌区节水改造的战略分析(胡建忠)

    时间:2021-01-17 08:08: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前言

    农业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然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农业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多采用传统的漫灌模式,平均每亩实际灌水量达到450至500立方米,超过了实际需水量的1倍左右,有的地区高达2倍以上。农业用水浪费严重,意味着农业节水潜力相当惊人;
    全国水资源不足,则要求发展节水农业刻不容缓。我国水资源整体上短缺,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立方米,年水资源总量约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算只有1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立方米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立方米,农村有2000万人口饮水困难。

    据预测,在2030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需要粮食增长到6.4~7.2亿吨才能满足需求,按照现有水平预测,为了满足这种粮食需求,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9.0亿亩,此时,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立方米增长到6650亿立方米。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实现的。出路只有一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水农业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的耕地灌溉率已经高达40%,农田灌溉用水总量3600~38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条件下,2030年全国缺水高达1300~26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500~700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由目前的0.45提高到发达国家的0.7,则仅节水灌溉一项即可节水900~950亿立方米!不仅可以解决7亿吨左右食物生产的用水,还可以富裕出400~500亿立方米的水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重要领域。

    由于降水量在时空分布极其不均,作为水资源短缺的泉州市沿海区域,开源节流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出路,而节流则是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实施节水工程和节水措施,搞好灌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提高水的利用系数,合理配置水资源,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石壁水库灌区概况

    石壁水库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大盈溪石壁头,是晋江、南安两市人民经过1955-1957年兴建,1965-1967年扩建和1986-1987年保坝加固三期建设建成的,上游主河道长21.85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9.6平方公里,总库容614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806万立方米,根据水库30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6240万立方米,P=75%年径流量为3638万立方米,石壁水库P=75%年可供水量为5700万立方米。本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21°C,年无日照时数为1907.5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1623.3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623.1万立方米。石壁水库是1981年省水利厅批准的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和发电综合利用的重要中型水库之一。水库上游凤巢山是闽南的暴雨中心,坝址以下地形开阔、平坦、村落密布,人口较为集中,因此水库的安全对下游3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两镇(安海、水头)、两闸(五里桥闸、双溪桥闸)、两路(福厦高速公路、324国道)、一桥(五里桥:国家重点文物单位)等重要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水库同时向南安市水头镇、官桥镇、石井镇和晋江市安海镇、内坑镇等五个乡镇提供农业灌溉供水和向南安市水头镇、晋江市安海镇提供可靠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石壁水库在近50年的运行过程中,对我市农业,尤其是晋南两市沿海乡镇工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壁水库灌区分为左干渠灌片和右干渠灌片,灌溉了包括晋江、南安两市基本农田。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16.44万亩,由于晋江山美灌区成立后,晋江的灌溉面积缩小,1986年效益复核,石壁水库灌区有效益灌溉面积10.72万亩,按左、右干渠灌片分,其中左干渠灌片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南安1.5万亩,晋江4.5万亩),右干渠灌片有效灌溉面积为4.72万亩(属南安灌溉面积)。石壁水库灌区骨干渠系工程主要由左干渠、右干渠(右总干渠、水头干渠、石井干渠)和19条支渠组成,总长度141.85公里。左干渠灌片骨干渠系总长度84公里,其中左干渠长度32公里,支渠9条总长度52公里;
    右干渠灌片骨干渠系总长度57.85公里,其中右干渠长度34.24公里,支渠10条总长度23.61公里.。

    三、石壁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必要性

    据泉州市2005年水资源公报,全市水资源总量103.528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360立方米/人.年, 低于全国(2300 立方米)和福建省(3400 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2/5左右,全国人均水平的2/3,加之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出境流量大和入海损失严重等客观原因,导致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十分有限,用水紧缺形势将日趋明显,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严重,水资源必将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石壁水库灌区运行至今已近50年的历史,为灌区人民的生存及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受建设时国家经济力量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石壁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一是工程标准低、不配套。由于干渠穿越丘陵地带,多傍山土渠,沿着高线布设,旱时灌溉,涝时排洪,水毁严重。二是管护配套资金不足,运行至今未进行过更新改造,造成渠系建筑物如水闸、放水管损坏,土渠段淤积、渗漏严重,每年灌溉过程中都要出现滑坡、坍塌、管涌险情。从而导致灌区效益严重衰减,水利用系数逐年降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致使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出现了不同程度倒退,根据灌区水量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现状年(2003年)灌区总体缺水7558万立方米,其中左干渠灌片缺水5827万立方米,占灌区总缺水量的62%,左干渠灌片缺水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下游南安市(水头、官桥)、晋江市(安海、内坑)等乡镇的6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不足,粮食产量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左干渠灌片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起输水作用的左干渠骨干渠系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十分迫切。

    灌区不仅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设施的作用,还带动了与农业相关的其它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灌区社区的建设与繁荣,是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灌区同时担负着向城镇生活、工业供水的任务,灌区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当地水资源配置的基础设施,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而且有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灌区进行改造既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21世纪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灌区现状灌溉保证率普遍偏低,抗旱能力较差。实施灌区改造后,可提高灌溉设计保证率,通过对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两高一优”农业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能力。

    对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可减少灌溉用水的无效消耗,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灌溉用水量,遏制地下水的进一步超采,防止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节余的水量可部分用于维护生态环境,对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完善灌区管理、量测、通讯及监测等设施,为提高灌区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灌区改造和改革,可促进灌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水价和水费制度的改革,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灌区发展的要求,及灌区内外部水资源及市场条件的变化,对灌区进行系统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是我市灌溉事业开始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的标志;
    是通过灌区现代化建设推动和促进传统灌溉方式的革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耕作方式和生产关系调整的革命性措施;
    是在21世纪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发展我市新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四、灌区节水改造的效益

    (一)效益预计

    石壁水库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一期)建设后,将促进灌区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并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1、 节约资金

    项目建成后,年可节约水2934万立方米,相当于建设一个中型水库。按照目前建设标准,每建1 立方米水库需要资金15—20万计算,共可节约资金近5个亿。而整个节水项目预计总投资2100万元,效益显著。

    2、 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水、增产、省工三个方面。(1)节水:工程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率将从现状的0.38提高到0.62,年可节约水2934万立方米。(2)增产:项目建成后节约的水可用于新增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2万亩。年灌溉增产效益为422.32万元。(3)供水:项目建成后,不但改善了灌区生活用水的水质,而且可以把部分余水用来供水,其中:年增加工业供水量233万立方米,年增加民用供水量155万立方米,工业供水水价为0.16元/立方米,民用供水水价为0.25/立方米,经计算,年增加供水效益76.03万元。(4)省工:项目建成后,可减少管水用工、渠道整修用工、清除杂草和清淤用工,根据石壁水库管理处统计资料表明,年可节省用工效益10.88万元。

    3、社会效益

    (1)提高了灌区水利用率,节约了用水量。项目建成后,骨干渠系水利用率将从现状的0.59提高到0.86,灌溉水利用率从现状的0.38提高到0.62。年可节水2934万立方米。农业灌溉周期缩短了3~5天。(2)改了渠道的输水条件,减轻了干渠淤积。通过项目工程的建设,加强了科学引水、配水,灌区渠道糙率将减小,单位流量流速将增加,挟沙能力提高,不但缩短灌溉周期,而且达到了分散沉沙和泥沙远送的目的,缓解了沙泥处理压力。(3)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面貌得到了改善。项目建设后,随着用水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灌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灌区由传统农业向种植蔬菜、瓜、果等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加深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4、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以有效的防止沿渠道附近的土地盐碱化。通过渠道混凝土防渗加固,渠道平顺,外形美观,淤积的沟河得到清理,改善了水环境,死水变活水。灌区工程面貌大为改观,有利于农村环境绿化和水土保持,为建设山川秀美的小康村提供前提条件。

    石壁灌区是泉州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担负着晋江、南安两市的沿海五大重要经济强镇的城镇和农业灌溉供水的重任,通过对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缓解灌区水资源紧张,满足各行业日益增加的用水要求,必将极大促进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灌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对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实施完成后,一方面将有增加效灌溉面积;
    另一方面将杜绝滥灌现象,使灌溉合理化、科学化。将有条件调整灌区的耕作制度、优化种植结构、改造中低产田,不但使整个灌区在干旱年甚至特大干旱年农作物得到充分灌溉,农业生产稳产高产,而且解决了人畜饮用水的困难,对促进灌区的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工程完成后,将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增加干旱年份的土壤含水量,对改善灌区的水质、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本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工程占地和施工期产生一定的废水、废碴。为了把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应优化设计,缩短渠线,减少占地,施工期废水、废碴禁止排入渠道。

    (二)节水方案

    灌区紧紧围绕“两改一提高”的目标,把节水做为革命性的措施,大力开展节水建设,积极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使灌区在节水改造、水费计收、群管体制改革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在总的用水量增加并保证灌溉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了灌区农业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灌区农民的种植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满足水库下游地区生产、生活等方面用水的需要。灌区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1、灌区节水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1)灌区节水改造迈出可喜的步伐。工程完工后的节水效益十分显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受到了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2)大力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节水示范区的带动下,灌区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了共识。各乡镇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合理开发井灌区,铺设低压管道,衬砌支渠以下群管渠道。并结合农田五配套和中低产田改造,把平地缩块作为节水建设的重点来抓,减少了田间灌水定额。随着灌区农业节水力度的加大,地下水位普遍上升,水质也发生了变化。

    2、不断加强灌溉管理,进一步挖掘管理节水潜力

    灌区通过强化灌溉管理,在灌溉面积增加4.7万亩左右、间套复种面积增加3多万亩等情况下,灌溉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使单方水的效益明显提高。(1)全灌区高度集中水权,全面实行计划用水,并确立了以供定需的思想。(2)细化测流量水,划小收费单元,调动农户节水的积极性。(3)加强田间用水管理,以村或村民小组成立包浇组织,制定奖罚措施,实行“一把锹”浇地、“异地包浇”等多种浇地形式,减小田间灌水定额。(4)在测定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份来水情况,按不同种植结构的田间灌水定额,制定分水计划。特别是在枯水年,用水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试验示范作物非充分灌溉,以保证有限的水量发挥最大的灌溉效益。(5)改进田间灌水方法,推广水旱塘、开沟覆膜暗灌、秸杆覆盖等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田间无效蒸发。(6)调整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计算投入产出,种植瓜类、甘蔗、香蕉等节水型作物,节水减费,降低成本。同时,尽量按渠道种植需水同步的作物,以减少灌水次数和用水量。

    3、深化各项水利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灌区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群管体制改革和国管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灌区水利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开辟了一条新路子。目前,灌区已成立用水者协会。

    (1)以用水户参与管理为主的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普遍推开。经过宣传、组织、选举、建章立制、培训执委会委员等五个步骤,灌区组建了用水者协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同步骤,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使改制单元所辖灌溉面积达到灌区总灌溉面积的46%。各地对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灌区改制工作全面铺开。改制的主要形式有五种:①农民用水者协会。协会由用水户(会员)、用水户代表、用水户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组成,主要负责渠域的灌排管理、工程维修、测流量水、水费计收等工作。②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专群管理体制。即对跨行政区域,供需关系较复杂,供水矛盾难协调,不便成立协会的群管分干渠和大型支渠,建立由相关公管渠域的公管人员牵头,有关乡镇代表参加的专群结合管理组织。③渠长负责制。在公管渠道上,灌溉面积较小,行政区域比较简单,隶属清楚的小直口实行渠长负责制。④联水承包。以前2--3年的实用水量加权平均确定水量、水费承包基数,由承包人自选人员经营管理,节超盈亏按比例分成。⑤供水服务站。对行政关系复杂,小直口多,难以管理,而形成渠道有效利用系数低的渠道,由用管双方共同组成供水服务组织,以批发零售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1年多的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体现出了多方面的效益:①健全了群管组织职能。由群管组织负责本渠域的灌排管理、工程维护、测流量水、水费计收等工作。②管理进一步深化、细化。“三不浇”,即风天不浇、雨天不浇、夜晚不浇的现象基本杜绝。③节水效果明显。④提高了全民的节水意识和水商品意识。⑤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理顺了政府、水管单位、用水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用水管理监督机制,灌水秩序和收费秩序明显好转,也减轻了地方政府管水收费的压力,缓解了干群矛盾。群管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成为继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第二次革命性的变革。

    (2)积极开展国管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推行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灌区国管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也随之推开。①延伸了用水户对灌区国管单位的参与式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用水户参与管理的做法,在支渠以下群管体系内用水户参与管理达到2/3的基础上,经过2个多月的酝酿准备,召开了“灌区用水户参与管理暨水费计收管用‘听证会’”,按灌溉面积产生用水户代表,把用水户与水管部门摆在平等的位置上,由水管部门公布灌区工程管理、水量分配、水费计收管理与使用等重大事项,并对用水户代表提出的问题当场进行协商解答,增加全灌区用水、计量、收费等重大事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灌区管理工作中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水户参与管理的途径,寻求广大灌户对水费计收管用实施监督的具体方式,解决灌区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开创灌区管理的新机制。②不断加强国管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通过推行定渠段、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经费、定收入的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基层水管单位和人员的管理任务。另一方面开始实行工程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管理与养护相分离的改革,逐步建立一套自觉协调、自我约束、讲求效益的运行机制和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使灌区现有国管工程的管护向物业化管理乃至下一步社会化招标式管理迈进。③进行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各基层管理所试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根据灌溉管理特点,变固定工为基本管理人员和季节性管理人员。

    (3)不断完善灌区水价体系。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连续调整农业用水水价至0.02元/立方米,达到成本水价的60%。同时在总体水价不变的前提下,不同时段执行不同的水价,限制超用水和秋浇用水,有力地促进了节水。为保证水费足额收缴,通过供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使用水和交费直接挂钩,按每轮水的轮次收费。同时,在田间推行以亩次收费(即浇一次水计清每户的灌溉面积,以此作为分摊水费的标准),使水费计收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灌户的节水意识和交费自觉性明显提高。

    (4)改革秋浇灌溉制度。灌区在秋浇改革上实现了两个重大突破:①实行计划干地,突破了要将所有农田当年进行秋浇储墒的传统习惯。②严格实行按计划用水。从总干渠、干渠、分干渠,直到支渠、斗渠,都实行水量包干、一次供水、供够关口,有力地节约了用水。

    五、灌区节水改造后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石壁灌区节水经过实施一系列的改造后,虽然取得不错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一)末级渠系配套改造任务艰巨

    实施配套改造后的灌区骨干工程已能正常发挥工程效益,产生一定的节水效益,但灌区大量的末级渠系仍普遍存在险工隐患和卡脖子工程,田间渠系配套也不完善,输水能力差,水资源渗漏浪费较为严重,工程急需改造。由于灌区支渠以下的斗渠、农渠、田间渠等末级渠系数量繁多,分布广,先天配套不足,加上年久失修,所需要投入的巨额费用仅靠灌区和乡镇政府来筹集是远远不够的。

    (二)要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存在一定难度

    相对于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实,农村人口的节水意识更为淡薄。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力度、普及节水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农民增产增收的意愿统一起来,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节水积极性。灌区的农村人口多、农业分散经营、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的难度显然比其他阶层要大。

    (三)节约用水的基础条件差

    农业用水和生活、工业用水不一样,如果都是管道输水,可以很容易控制用水量。但灌区的灌溉基本都是的地面灌溉,而且灌溉工程都存在老化失修问题,农业用水条件差、投入需求大。

    (四)在提高地方政府和基层水管部门的水危机和节水意识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水管单位和水管人员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灌区水管人员靠水生存,近几年水费征收困难,虽然石壁水库十几年来从未向水管所要过半分水费,但水管人员的吃饭仍存在问题,所以管理跟不上,节水也就无从谈起 。

    (五)在处理好“三农”问题与水资源的关系时难度较大

    农业对灌溉的依赖性很强,而灌溉用水已经十分紧缺。因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又能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采取战略性措施。

    (六)在对“困难群体”和“弱质产业”的有效保护上差距较大

    节水型社会建设强调有限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但政府从维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应立足于保护农业用水的基本原则。农业水资源在转向城市和工业、并承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投资省、见效快”所带来的污染时,不仅未得到应有的补偿,农民和集体还要承担三分之二以上的投入开发新水源和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根据本地的水土资源条件,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从而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但客观上,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增加。因此,节水的任务之一是在农业用水总量“零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灌区节水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开展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建设,促进灌区全面节水

    针对灌区末级渠系存在的实际问题,建议由国家、省、市(县、区)、镇各级政府按比例分摊筹集资金继续加大投入,开展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节水灌溉,解决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难的局面,以减少灌区水资源在流量小而分布广的末级渠系输送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渗漏和蒸发,使灌区在工程措施上能全面实现真正的节水。

    (二)因地制宜开展节水灌溉,促进灌区节约用水

    首先应加快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步伐,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低压管灌、喷灌、微喷灌和滴灌等节水工程;
    其次是推进非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使节水的概念由输水过程的节水转变为田间用水过程中的节水;
    再是大力推广应用农艺节水技术,提高水的生产效率;
    最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节水灌溉教育,提高农民科技和灌溉技术素质,进而推进节水型灌溉制度。

    (三)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水价改革,强化水费计收,提高经济自立能力

    水费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赖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前水价改革被国家列为水利五大体系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最大的难点之一。抓好水价改革,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国家水价改革政策依据,测算和核定水费价格。针对当前灌区工业和生活水价普遍较低,还有着较大的调整空间,应探索合理的水价体系,利用价格杠杆,鼓励节约用水,遏制城市工业、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农业灌溉用水也有提高水工程供给的原水价格问题,一方面灌溉用水长期极为低廉(且收缴不足),以服务农业为主的水利工程难以为计,另一方面,管灌、喷灌等节水技术以及节水灌溉制度因缺乏水价刺激而难以推广,应考虑在农民承受能力基础上逐步适当地提高农业用水价格,以刺激农业节约用水。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浮动水价,以适应市场经济,同时尽力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供水、水质及水价的要求,逐步提升灌区经济实力。

    2、建立合同供水、按表计量的收费保障体系。对农业用水,根据目前政府实行以工补农的政策,可由管理处和政府签定《供水和计收水费合同》。对工业和城镇生活供水的用水户,管理处也要和用水户签定《供水和计收水费合同》,并在取水口安装水表,实行按表计量收费,按月结算 。

    3、规范水费管理和经济核算制度。灌区的水费管理和核算,应统一按照财政部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并应结合本灌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本单位具有可操作性的水费管理和经济核算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做好各项水费收支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农民用水协会

    农户是节水的主体,农业节水管理离不开农民。建立协会等民间组织搭建一个平台,从而形成农户积极主动参与的良性节水管理机制。改变过去有人用水,无人管护,毁渠断渠、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将斗分渠管护责任落实到协会用水户代表,实行自己管理、维修,大问题一事一议,管理环节减少,负担大大减轻。除节水管理机制之外,农业节水技术研发和推广联动机制还有待形成。目前,我国农业节水技术研究重室内模型模拟、轻农田生产试验,不少研究工作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得到充分关注,节水技术多停留在研究层面,而无法转移到应用体系,造成技术产业化不足,技术有效供给短缺。因此,技术提供应从农田中来、到农田中去,要了解农民的需要,发展符合实际的节水技术。而国家应实施配套扶持政策,使已经研制出来的有效技术体系尽快发挥作用。此外,发展节水农业还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实现依法管水。目前,除了加快节水型社会的国家级法律、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外,更应加强节水法律可操作性,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各自标准的节水法规,从而完善法规体系,保证农业节水依法推进。

    只有改善农业用水管理机制、实现技术研究与推广联动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节水法规体系,使农业节水“硬基础”和“软保障”形成相互支撑,才能做到节水。

    (五)实施农业用水一体化管理制度,为今后加强灌区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做好此项工作:

    1、必须积极组织灌溉管理人员深入灌区进行入户调查,为各种植户建立电子档案;

    2、加大灌区人员队伍管理,在春灌前对配水人员和水管员按管辖面积进行合理分配,落实了工作职责;

    3、对水管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水管员深入到农户家中直接进行交流学习,并掌握所辖斗渠各种植户、土地面积及灌区灌溉管理等方面情况,便于开展工作;

    4、结合灌区实际,总结近年来灌区斗渠配水管理经验;

    5、针对灌区水量的多少,确立了“以水定植”,合理种植夏秋作物比例的灌溉管理策略,并在灌区种植农户中进行广泛宣传,让“科学灌溉、节约用水,按需用水”的观念深入灌区用水户。

    农业用水一体化管理经过春灌工作的初步实践,各水管所、水管员能够按照管理局制订的灌溉方针政策、制度完成斗渠配水管理工作,做到严格控制夏秋作物比例和计划水方,得到了灌区广大农户的一致认可,为今后更好地深入开展农业用水一体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节水资金的筹措

    发展节水农业,必然要建设节水工程;
    建工程设施,必然需要资金投入。资金缺乏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只“拦路虎”。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仅靠政府投入还不够。节水资金的筹措可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投入和政府补助:公益性水利工程,全由政府投资;
    为调动农民节水,出台农田水利建设补助政策,如对发展固定式喷灌工程或微喷及滴灌工程3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等。

    2、村集体投入:发动有实力的村集体兴修水利。

    3、联户投入和个体投入:组织村民联合投资或个人投资,因地制宜在田间地头兴建小型水利工程。4、社会投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激励社会各方资金投资水利。如采用企业租赁土地作为其果品生产基地,负责投资综合治理,然后聘请农户管理田地,探索出“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农户和企业双赢。“谁建、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企业、外商投入节水工程建设,并享有财政补助政策,大大提高了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

    保障社会资金对水利投入的畅通,从根本上而言,还亟待建立科学的水权收益分配模式。我国现有的水权收益分配模式尚不利于农业节水,由于缺乏市场的调节作用,农业水价只占供水成本的60%左右,而且没有节奖超罚的市场配置手段,农户参与节水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通过水权的确定、水权市场的建立和水权交易,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符合市场规则的水权流转机制,形成科学完善的经营激励机制,最终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论

    石壁水库灌区节水改造虽然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它的效益也正日益显现出来,但是灌区节水还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对灌区节水的发展充满信心,又要看到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着眼实际,又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未雨绸缪。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把灌区节水这项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热词搜索: 泉州市 灌区 福建省 石壁 节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