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中国环境报》:水电开发三问(陈谦)

    时间:2021-01-12 08:10: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不能从经济运行和资源价格体系上寻找根源,就无法找到当前水电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症结,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电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环境保护部叫停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和媒体对于水电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争论。西南地区水电无序开发在让当地或已经享受或正在憧憬巨大现实利益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隐患,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但水电开发效益与环境矛盾深化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揭开现象看本质,人们会发现,化解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恐怕远没有诸如修订和完善流域管理规划、推行规划环评、修改现行水电开发环评制度中不合理的条款及加强环境监管那么简单。

    一问:

    真的有人在阻碍水电开发?

    环境保护部叫停华能龙开口、华电鲁地拉两处水电站后,媒体又陆续报道出金沙江上多处潜存违规问题的水电站。有环保人士认为,水坝的建设将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地域文化及居民的生活。

    对此,支持水电的人士则表示,上述两水电项目只是存在审批程序缺失,并不认同一些环保人士关于“水电破坏世外桃源”的说法,“西部很多居民的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水电建设实际上是造福一方。”不能“妖魔化水电”。水电建设应该“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回应社会和媒体对于水电站和大坝建设的质疑,一些人将结论归结为“妖魔化水电”。但实际上,并没有人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的水电建设和发展战略。环境保护部叫停华能龙开口、华电鲁地拉水电项目,是因为其违反环评法,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叫停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确保金沙江流域合理有序开发,维护环境安全。

    而对于以“怒江建坝”之争为高潮的民间环保组织来说,对水电站及大坝建设的质疑甚至反对,也绝非意在否定中国水电建设和发展。

    “水电破坏世外桃源”。抓住这一句带着诗意化形容色彩的话进行直观理解,则颇有些避实击虚和避重就轻的感觉了。长江流域目前无序而密集的水电开发,使人很容易理解所谓“世外桃源”,指的是那里的生态环境状况。民间环保人士的这一感叹,表达的是对水电无序开发带来环境问题的担忧,而绝非将水电一棍子打死。

    我国水电开发具有巨大潜力是事实,但一些流域水电开发过密,水库总库容可能达到径流量的83%,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警戒线也是事实;
    水电开发使一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是事实,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制定的流域管理规划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生态功能被摆在次要位置,水电过度开发已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珍稀鱼类绝迹,生态敏感区受到挤压,甚至引发地质灾害也是事实。

    交织的矛盾,迫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究竟该怎样建水电站,水电建设如何与保护乃至改善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如何将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水电建设怎样才能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条流域究竟能承受多少水电设施……这些命题,急需水电建设开发集团和当地政府从全局和长远的视角探寻破解之道。

    显然,将环保部门的管理、规范和社会公众的担忧、质疑以约束甚至阻碍水电发展盖棺论定,实际上掩盖了地方政府和水电开发集团对统筹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回避。在水电生态环境问题上不分青红皂白地力排众议,看似在竭尽全力保护水电发展,但实际的结果,却很可能是因为对问题和缺陷的讳疾忌医,最终断送了水电建设和发展的前程。

    二问:

    是什么导致责任的规避?

    建设龙开口水电站成了水电站所在地云南省鹤庆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两年建设期间,华能集团已为鹤庆县贡献了超过7000万元的地方税收。而在水电站建成后,保守估计每年至少为地方财政贡献5亿元税收,而鹤庆县原来每年税收仅过亿元。

    对于水电开发方来讲,水电的效益很稳定,建成后是一本万利的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银行对于水电项目的贷款也很慷慨。有关资料显示,在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开发项目中,银行给开发方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贷款高达200亿元。

    一位水电开发企业负责人向媒体透露,“金沙江中游水电的开发,充满了地方与中央的博弈。”

    水电开发建设“跑马圈水”式地你争我夺,究其实质,争夺的是可观的经济利益。

    有专家指出,水电上网难、电价低等是造成部分水电业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生存的原因。

    目前水电上网电价比火电大约低0.1元/千瓦时。一些专家认为,应尽快实行同网同价。按2008年数据测算,水电发电量563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16.41%,提高电价后可增加收入约563亿元。水电多获得收入,才能加大投入,更好地解决移民、环保等问题。

    表面看来,目前水电似乎处于“保本微利”的状态,但这样的论断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水资源价格的低廉和水能资源开发权取得的无偿。

    我国现行水电价格的决定依据是单位电能的平均生产成本(主要是历史投资额),而没有包括资源的稀缺成本、环境损害成本和社会成本。西部大江大河水电资源开发权的取得目前完全是无偿的,水能资源的使用价格即水资源费也十分低廉,这才是导致我国水电价格长期偏低的根源。如三峡水电的上网电价为0.25元/千瓦时,水电资源大省四川目前的标杆上网电价是0.288元/千瓦时(含税价),除税后仅为0.246元/千瓦时。而全国火电的上网电价普遍在0.4元~0.5元/千瓦时之间,火电价平均高出水电40%。

    由此可见,低廉的水电价格并不能成为水电企业无力抓环保理直气壮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样的价格掩盖了高昂的水电开发移民代价和环境代价,根本无法反映水电开发的真实成本。在资源环境成本极低甚至缺失的背景下,以牺牲西部电力资源输出地的现实利益(如移民利益)和长远利益(如环境生态)为代价换取巨大的经济收益,就成为企业赢利和地方致富的捷径。

    难怪专家调侃水电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器”。一台70万千瓦水能机组,每秒钟产生的效益是40元。雅砻江下游已建成的二滩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总投资285亿元。据攀枝花市统计局的统计,在其建设期间,对攀枝花市GDP的贡献率每年约为6.29%,总的工业增加值达69亿元。

    水电经济因此而对于地方政府和水电集团来说,都具有了难以抵抗的魅力。资源环境价格体系的先天缺陷成了造就魅力的源泉。这样的魅力,成就了少数垄断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事实上造成国家资源环境所有权及资产收益旁落,使资源环境带来的财政收入流失到少数垄断企业,本该属于全体公民的资源环境变成了企业的不合理财源。

    三问:

    无序开发带来哪些隐忧?

    中国水电开发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目前,集中了中国75%水电资源的西南地区,对水电的开发进入了新一轮高峰期。截至2004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1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而计划到2020年这一规模将提升到3亿千瓦。

    资料显示,连续3年,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接近1亿千瓦。而整个英国电力系统的容量只有6000万千瓦,韩国为7000万~8000万千瓦,日本为两亿多千瓦。换句话说,中国一年增加的电力容量就超过了整个韩国电力总和,两年的增加量接近一个日本的电力总和。

    水电的快速和无序发展,除了巨额利润的诱惑外,还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左右。

    毋庸讳言,中国电力结构的本质是一个保证发展的问题,每年必须增长7%~8%才能满足GDP增长的需求。

    在我国现阶段的电力结构中,火电与水电是绝对主力。无论是从发电角度还是从装机容量看,两者相加都占我国能源总量的95%以上,处于绝对地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唯有增加传统的火电与水电才能满足需求。

    这样的局面,再一次严肃地拷问着我们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靠什么样的模式支撑经济发展。

    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一些地方政府对水电项目趋之若骛、倒履相迎,为追求任期内的政绩,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对水电项目大开方便之门,水电站越多越好,坝惟求高,库惟求大。这在无形中为水电的无序发展提供了温床。

    而水电的盲目发展,又可能带来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高耗能、重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

    历史经验摆在眼前,早在1998年前后,西部一些传统能源工业区出现能源“卖难”,“窝电”现象严重,这为高耗能工业起步提供了足够空间。为此,西部一些能源富集省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过剩的电力就地转化为高载能产品。

    “高回报低投入”的巨大反差使高耗能产业一时间成为暴利行业,各国投资者蜂拥而至,西部能源富集区成了高耗能工业发展的“乐园”。在一些招商引资快速膨胀的贫困地区,高耗能工业成为经济发展支柱。一位西部省区的地方领导曾明确表示:“我们的发展思路是用便宜的煤、便宜的电、便宜的高耗能产品进入市场。煤转化成电,效益提高10~20倍,电转化成高载能产品,效益又高出10~20倍。”

    高耗能产业在西部能源产区的发展态势令有识之士颇为担忧。许多被冠以“高载能工业园区”的园区,充斥着高耗能、重污染的产业产品。电价不能“随行就市”指导电力供需,是当时西部高耗能产业发展过快的一大原因。而当环境保护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规范了火电发展,提高了火电的环境成本之后,水电的无序发展,很可能使水电发达地区重蹈覆辙。

    水电调节能力存在固有的缺陷。水电的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极易导致电能过剩,而在水电价格低廉的背景下,发展高耗能产业,自然成为一些地方低投入、高产出的首选。

    据介绍,在水电如火如荼密集开发的西南地区一些城市,高耗能企业纷纷落户。最早尝试水电高耗能发展模式的四川省攀枝花市,高耗能企业已经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消纳过剩电能,攀枝花市从2002年以来加大力度建设升级高载能工业园区——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钒钛、化工、有色、钢铁、电冶等五大行业。2007年5月,原国家环保总局西南环保督查中心对园区内进行抽查,发现污染严重。

    种种迹象表明,水电无序和盲目开发,极可能引发高耗能产业和水电开发同步扩张的势头。而同步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水电产业投资大、工期长,水电供给和电力需求间的阶段性不吻合,发展高耗能产业成了摆脱水电困境的有效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水电无序开发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在水电行业的体现,也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缩影。对此,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一针见血地指出,水电盲目无序发展,将使我们在高污染、高耗能的扩张型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与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水电无序开发和盲目建设,已使我国水电发展目标和现实之间形成了严重的二律悖反。没有完善的规制系统,环境监管很难成为引导和规范水电行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传统增长模式惯性的冲击和相关价格财政等制度缺失带来的现实利益面前,强调通过规划环评先行、加强环境监管改变水电无序开发的现状,恐怕只是美好的愿景。

    环境问题,已使水电发展面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而细加思忖,退无可退的又岂只水电行业。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三问 环境 水电开发 陈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