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金融危机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时间:2020-11-14 08:04: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严重影响,会计政策选择正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出发,介绍了企业可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人民币结算和公允价值计量4方面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企业会计;
    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是财务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财务信息质量也将更多地与会计政策选择相联系。可以说,会计政策的选择伴随整个会计过程的始终,其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陷入深度衰退的大环境下,企业可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降低其负面影响。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会计准则等有关法规的范围内,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位、计量的比较分析,从而选择会计政策的过程。
     
        会计政策选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选择不是个别原则、方法的简单汇集,而是一种整体优化,即构成企业会计政策的各组成部分应有内在一致的目标,受统一的政策思想指导;
    二是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的最初确立需要选择,而已有的政策变更也是一种选择。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往往因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会计结果,从而影响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导致各利益集团不同的决策,最终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因此,会计政策选择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相关经济利益集团博弈均衡的结果。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可知,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会计环境和各种社会契约成本因素的制约。
     
        首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良好或恶劣的经济环境会促使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如国民经济良好,物价波动幅度小,经济秩序合理时,企业会采取积极的会计政策。相反,当企业处于一个不良的经济环境中时,会促使企业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与之抗衡。
     
        其次,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企业在处理具体业务时,要以会计基本准则为指导,即要求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的要求。企业如果不能审慎地从法律、法规允许的若干备选会计处理方案中进行恰当的选择,就无法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和实现客观公允揭示。
     
        再次,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还与其生产经营特点有关。企业规模、类型不同,所处的行业、生产经营特点不同,会计信息的揭示范围和要求程度也不相同,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往往有较大差异。
     
        国际金融危机正是从经济环境角度影响会计政策选择。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发的,但它的根源却在于全球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病症。货币本应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以华尔街为代表,在实体经济之外,却形成了一个与之并存的虚拟货币经济。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资金中有97.5%是投机资本,实体经济所需的货币量仅占2.5%。这场危机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秩序的恶性反映,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当然,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于事外。因此,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减少金融危机对自身的影响。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4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即新准则将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仅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3种方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全球经济进一步下滑,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进一步恶化,降低消费能力是在所难免的,全球经济进入了相对通货紧缩时期。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选择“先进先出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会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因为在经济持续低迷时,社会的物价会进入一个持续下降的通道,企业购置和使用的存货也会处于下跌趋势,此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来计价,会导致期末存货价值降低,生产或销货成本增加,期末的会计利润也随之降低,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当然,企业也可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这样可以在经济不稳定、物价剧烈波动时平滑企业的期末存货成本和生产、销售成本,从而使企业的会计利润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与国际会计准则达成了共识,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对同步,这种同步可以使中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得以提高,也可以使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吸引境外投资,有利于减少中国的外贸损失。
     
        三、国际金融危机下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选择
     
        折旧作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税收挡板”的效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政策的选择,也是一个化解企业损失的有效手段。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17条中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因而分摊到各期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同,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
     
        首先,考虑折旧方法的影响。按中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拥有的资产实行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既可以使企业缩短回收期,又可以使企业的折旧速度加快,有利于增加前期的折旧成本,从而取得更多的税收抵税额,使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取得延缓纳税、增加现金流的好处。所以,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不仅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还有效地降低金融危机风险,使企业获得“节税”效应。
     
        其次,考虑折旧年限因素的影响。新的会计制度及税法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只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只要是“合理的”即可。这样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企业便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此来达到抗击风险的目的。
     
        四、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结算政策的选择
     
        众所周知,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表示,将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和8500亿美元的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意味着美国推出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虽然能给美国国内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元资产大幅缩水,长期来看美元将会贬值,成为“软币”。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影响”,加上中国政府及时、准确、有效、大力度地采取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并且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层面没有发生改变,中国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人民币升值的空间仍然存在,人民币相对来说仍然是“硬币”,这就给企业结算带来了一定选择机会。
     
        首先,人民币不断升值无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影响最直接的要数外贸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以相同人民币表示的投资量可以兑换成更多外币,相对减少了对外投资成本,有利于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发展跨国经营。企业通过在海外建厂、建立原料基地、收购和兼并一些海外企业等扩大海外生产规模的方式来回避风险和降低生产成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海外投资步伐。
     
        其次,由于现金(包括现金等价物)是风险最小的资产品种,在人民币升值的环境下,作为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应坚持“尽早结汇,适量持有外币”、“收硬付软”的原则,公司收到外币时,尽快结算成人民币。当然,对于出口、进口额均较大的外贸公司,可持有适量外币以应付日常之需,避免因外币不足所引起的短缺成本的增加,但应注意持有外币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
     
        五、国际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却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帮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放大了经济周期的影响,导致某些金融负债和难变现资产的不当估价与判断。而实际上,公允价值会计旨在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可以及时揭示由于市场风险变化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不偏不倚地显现经济的现实,向投资者提供透明化的信息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公允价值会计恰好承担了这一使命。
     
        首先,公允价值的选择对资金的影响。资金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对筹资的考虑也被企业放在首位。从中国证券市场来看,由于近来国内宏观政策较好,股市处于一个上升的空间,采用公允价值普遍会带来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升高,从而使原本隐藏的价值得以显现。这些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从而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在金融危机下,部分上市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短缺,公司管理者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但是还应当看到,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也会随市场定价的变化而产生波动,这样可能增加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波动幅度。因此,企业在筹资中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可能就要在暴露企业隐性价值的程度和减少企业未来经济指标波动幅度上进行权衡。
     
        其次,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每年净利润的提高是否会导致所得税支出的增加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一规定意味着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已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债务法。根据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只要所得税法维持其原有的计税基础,即使上市公司在会计核算上改按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也不会增加税收负担。因此,企业在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时,不要考虑税收问题。
     
        再次,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收益波动,因此,企业管理层对待金融危机带来风险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政策的选择。如果管理层比较稳健,那么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能性就较小。如果管理层比较激进,那么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能性就较大。
     
        总之,针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各企业应明确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并使其正常化、高效化,以实现最优会计政策组合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参考文献:
     
        1、王妍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5).
        2、衡建兴.新会计准则中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J].时代经贸,2008(9).
        3、卢燕玲.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9).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局党(干)校]  
    相关热词搜索: 企业会计 金融危机 政策 选择 研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